分享

病例分享 | 胃底巨大曲张静脉瘤破裂大出血内镜下治疗1例

 硬化在线图书馆 2020-11-25

术者:白成教授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0医院消化内科

 病史摘要 

患者王某某,女性,31岁,10年前隐源性肝硬化在我院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长期服用青霉胺治疗。1个月前因上消化道出血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结论:胃底粘膜下肿物出血,经治疗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

 入院诊断 

  1. 上消化道大出血

  2. 失血性休克

  3. 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豆状核变性)

 急诊胃镜检查所见 

食管粘膜光滑,未见明显静脉曲张。胃腔内见少量陈旧性血迹,胃底见4.0×3.5cm瘤样结节状曲张静脉团,表面见一直径约0.3cm血管破口,覆白色血栓。

 内镜下治疗 

由于静脉瘤较大,为防止异位栓塞,给予静脉瘤中间及流出端分别应用一枚钛夹阻断血流,然后选4个点分别注射聚桂醇2ml+组织胶1ml或0.5ml+聚桂醇2ml,“三明治夹心法”逐步封闭硬化曲张静脉,观察胃底曲张静脉瘤变白、变硬,无活动性出血。

 3个月后复查胃镜所见 

 经验分享 

1

对于肝硬化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检查时,首先查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无出血点,并及时治疗,若没有发现明确出血点应立即进入十二指肠,明确有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或十二指肠静脉曲张出血。静脉曲张出血后形成血栓头者,尤其是红色血栓头,一定要优先处理,否则很快血栓头脱落再次大出血,影响视野及后续治疗。紧急止血方法是硬化剂+组织胶注射封堵血管破口,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接着再进行注射或套扎治疗曲张静脉。

2

位于贲门部的血管破口,套扎比较困难。可正镜或反镜进行硬化剂、组织胶注射止血。内镜下急诊止血治疗视野很关键,注射治疗一定要快而准,否则胃底出现大量积血或凝血块堆积,导致视野不清,无法找到出血部位。这时可以通过变换体位,改右侧卧位,暴露胃底及贲门部位出血点。也可以将直径约5mm左右软管固定于镜身,前端与内镜头端平齐,外接吸引器,随内镜进入胃腔吸引凝血块,清理积血。

3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直是消化内科急重症,死亡率高,以往内科医生束手无策,外科医生不敢动。随着消化内镜治疗技术发展进步,内镜下微创止血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目前我院消化内科已经成功救治了几十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每当看到生命垂危的出血患者,在我们手中起死回生,心中的那种成就感,由衷欣慰和自豪,让每位医务工作者感到所有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术者简介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210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白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专科建设与医学人文协作组委员

●辽宁省消化内镜质控中心委员

●辽宁省消化病学会委员

技术特长: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急重症的救治,精通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诊治技术,尤其是内镜下微创治疗术,包括消化道大出血的内镜治疗,胃肠早期癌及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消化道梗阻的内镜治疗,胰胆疾病的内镜治疗等。

硬化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