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铁四十团十八连老战友重走襄俞线铁路纪实

 老兵原创之家 2020-11-25

 2019年5月23日回第二故乡重走襄俞线铁路纪实    原铁40团团部驻地四川省宣汉县毛坝镇

       今年5月23日上午参加完18连的战友联谊活动告别了阆中古城的老战们,我们一行6人开始了去万源市的行程。王甲泉夫妻开车从银川市来阆中古城,他是1977年从阿城玉泉入伍的知青,1979年退伍在阿城糖机工作,他们1985年支援宁夏建糖厂后到区物资局搞供销再到下海经商。吳明路夫妻从海南省来,1979年退伍后工作在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退休。邓存柏排长从四川省江油市来,他是1964年12月入伍,17连一排长调18连四排长后任连队付指导员,81年12月从内蒙古科右中旗转业在部队近20年。魏旭滨从哈尔滨市来,1980年退伍后在中国联通退休。襄俞线铁路是我们当年战斗过的地方,2018年我们在湖南省双峰县第一次的联谊会时就怀念四川省万源市的连队生活,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下那里的变化。中午12点先到了宣汉县毛坝镇,排长打听到原来的团部,现在是中学校,要下午才能进去。

我们抓紧时间吃饭,其中一个酸菜鱼又使我们回忆起当年下到后河水中抓鱼的情节。进入学校先要在门卫登记,校领导对远道来的老铁道兵战士表示欢迎,先看到原团部里的运动场,团机关的营房,还有过去红军立的石碑。关于刘湘在万源的红四方面军游击队和刘湘的武装进行斗争参加了长征。在成都市大邑县刘氏庄园和成都市的武侯寺内都有刘湘的生平介绍,他1937年任抗日战争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陆军一级上将,23集团军总司令,亲帅川军出川抗日。使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历史课很深受教育。

在万源市铁八师烈士陵园瞻仰烈士事迹。

       23日下午重走襄俞线铁路一行战友来到万源市,先找铁八师烈士陵园,导航查到地址在火车站上面的山坡处,在老乡的指引下看到了陵园大门,陵园门前有一处办公用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园内的墓碑上没有烈士的籍贯要联系管理员看记录本进行烈士查找。来到哈尔滨老战友的父亲张景洲烈士墓地前,右侧第一排位置魏旭滨和吳明路向墓碑行三鞠躬礼,并在墓前清理杂草以水带酒献上我们的哀思。我们1977年的黑龙江兵都知道40团卫生队有个小兵叫张立军。1976年底八师首长来哈尔滨接新兵,他父亲的战友到家看望铁道兵烈属并进行问,母亲就提出来孩子想去当兵的事,经过接兵领导请示师首长同意后他成为了40团的新兵。老人家是1929年生人,建国前在哈尔滨入伍的老铁道兵战士,转战于朝鲜战场保障铁路运输线和建国后的铁路建设。组建铁八师时他又到了38团任营长。多年的艰苦生活使老人家疾病缠身病故于万源市青华镇,我们哈尔滨的铁道兵40团战友会永远怀念老人家的光辉一生!你在这里安息吧!

  回忆18连在万源市罗文镇的岁月。

罗文车站在75年前是18连参加修建的。驻地营房在山坡上面现在是工务段的宿舍还在用可是去不了,站台房拆除不用了,火车不停站了,我们见状心里凉了很多。可是邓排长像发现了宝贝一样在工务段的工具架前讲述了他当年与18连留守襄俞线时的厉历往事,我们77年的兵到18连时的驻地已经看不到了旧貌,现在全是树木。后河里修建的层层水坝使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水中的山雄伟挺拔。当身旁的火车驶过时才感受到铁道兵战士曾经经历的光荣。

我们一行从万源市到襄俞线上川陕交界的大巴山隧道,他全长5300米,里面全是无渣轨道,一半在陕西省、一半在四川省。当年四川省部分由8师39团2营在那里施工,18连收尾工作3个月我们77年的兵对那里印象深刻。到万源市主要是看望张景洲烈士,解放前的老铁道兵战士抗美援朝的英雄。我和他儿子张立军是多年的好战友。

万源县黎树乡荆竹坝村

       24日上午到火车站送走了吳明路和邓存柏战友我们向大巴山深处官渡镇进发。到了官渡我们迷路了现在是高速公路在这里设立出口去往陕西省镇巴县,俩条铁路在这里设站场运输煤炭和建材发往全国各地。再往荆竹坝走了约十多分钟看到村庄向老乡打听大巴山隧道并说明是铁道兵战士来看看,在老乡的带领下看到了大巴山隧道口。

1977年夏天18连的一、三、四排战士们对隧道里的山水从铁轨中间的无渣道轨中引导到右侧人行道新建的水沟下面。当时的情况是在不影响火车通行的条件下用风抢打眼放炮在人行道上建一条30公分宽50公分深的排水沟再盖上水泥板和原来的道面一致,要穿棉衣服进去一个工作班要忍受火车排出的烟气,照明电灯要在现场从两条电线中用钉子做的针扎到电线里将它点亮,灯亮了再施工,施工面要有五六处这样的电灯才行。经常吃饭是在里面吃等干完活再穿棉衣服出来。那时39团9连和40团18连俩连队上下营房而居住。同看一场电影,共叙一个蓝球场的球技。39团9连是八师有名的钢刀连打大巴山遂道时荣获集体三等功,2017年冬我到江西省扶州市看望邓金初战友和39团9连的胥良生战友相识,讲述大巴山遂道的情缘使我们成为好友,并第一时间向他汇报那里的变化。据他讲大巴山隧道口的陵园是万源民兵配合铁道兵打隧道牺牲了的民兵。当兵的都在万源烈士陵园,1976年9连还牺牲了一位湖南籍的付排长就安葬在万源铁道兵陵园里。40年后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路变宽了,房变高了,人和环境变美了。当年的小学校旧址还在操场大了并建起了荆竹坝村的健身广场。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去县城的公路是双向行驶的水泥路,大巴山里的优质石料日夜不停地运往各地。我忠心祝福第二故乡的人民生活美好幸福安康。

大巴山隧道口处的烈士陵园是为在那里施工牺牲的万源民兵建立的。他们也是部队建制有连、排、班配合铁道兵一起施工。从1970年开始到1975年一直到遂道建好。

铁道兵都安葬在万源烈士陵园,1976年39团9连还牺牲了一位湖南兵是个付排长。 

      24日中午时分返回万源市途中我们又来到官渡镇,这里的山和路都不是我们脑海中的记忆印象,感觉就是一个陌生路人。此时使我又记起1978年夏天在官渡火车站我们为回河北省装火车时战士们忙碌的身影。当年我们40团18连在货场上组成一支火车军列。俩台军车在前一窜黑色车厢在后,浩浩荡荡一路向北的场景。40年了每个人在变官渡镇能不变吗?在官渡镇高速公路收费站附近我们分开行程,互道珍重路上平安!王甲泉开车走高速公路去西安,魏旭滨坐32路公路班车到万源市下午乘火车去重庆市。

责任编辑:梦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