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经典:著名诗人、评论家绿岛 论诗人车夫的后荒地时代

 大家文学网 2020-11-25
      著名诗人、评论家绿岛,现为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华夏新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艺术家》杂志主编,《新国风》诗刊副主编等职。出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等著作十余部。长诗《骨头的硬度》(鲁迅诗传)获“中国当代首届长诗金奖”大赛金奖。
      崇尚自由、独立意志下的心灵写作,强调诗人和他的作品(诗歌)要有社会良知和道德底线。绿岛认为:诗人有维护诗歌尊严和其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和义务,诗人全部的话语权是作品(诗歌),而决非诗歌以外的东西。


论诗人车夫的后荒地时代


绿岛

 

我敢断言,车夫的梦除了诗歌之外,应该就是他生命内部的那片苍茫、雄浑的“荒地”了。而在诗歌这个庞大的命题关照之下,在一个诗人凝重的情感深处,荒地意象的庄重设置对于诗人车夫的全部诗性而言,无异于神性的供奉乃至于宗教意义上的精神跪拜。
于是,荒地就成为了车夫诗歌朝拜的最为圣洁、灵光的处所,并作为心灵与意志的沉重寄托,但无可回避的事实是,诗歌与荒地从此就成为了车夫精神世界的左膀右臂,当诗集《荒地》的成功问世,自当是上述论点的有力而客观的参照,而佐证“荒地”作为巨大情结存在的,却是诗歌与荒地本身互为渗透、交融、濡染之后的真实存在。
在《荒地》近乎恢宏、博大的建构中,车夫曾以诗歌《父亲的烟卷》《母亲》《向太阳问好》《写给你的红纸条》《红酒》《荒地》《香蕉树》《老墙》《一个人在路上》等众多篇什,成功地支撑着诗集《荒地》的艺术高度。
本文所要谈及的,并不是诗人在“荒地”这个黄金时期诸多光芒的辐射与同样诸多情感的关照,恰恰是车夫冷静而睿智地从容走出荒地之后,继而进入一个“后荒地”时代的创作激情与姿态的莅临。
总体上讲,车夫是用一种冷静的、沉稳的思绪去介入不同时期的不同存在的,这种凝重且带有沉郁、忧患意识的反刍与思考,恰恰理性地规避了事物表象的喧嚣与聒噪,使之一颗悸动、勃发的诗心重归于诗性的祥和与宁静,这就给诗人从容走出当下的格局,并为进入一种全新的、前卫的、重塑的、高瞻的创作疆域(姿态)打下了坚实基础和充足的心里预期,这就是我在本文中所强调的诗人车夫的“后荒地”时代来临的具体内容。
应该说(从理论上讲),这一时期的到来,既是对此前“荒地”局面的又一次攀升,也是在艺术上诗人对于自己的一次决绝的突围与涅槃;既是对于过去时的一次果敢地否定,更是一次大踏步的超越自我、重塑自我、检阅自我、洗礼自我的革命性的突破与嬗变。
车夫的诗歌之路之所以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阳光,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具备了这种理性地适时地超越(否定)自己的心性与潜质,而作为诗人自身诸多诗性修养的厚积薄发,将是铸就一个纯粹意义上的诗人存在的前提与可能。

 

近期,在“大家诗歌”网络平台曾连续刊发《车夫的诗》(1-6辑),集中展示了车夫自觉地进入后荒地时期的大量诗歌作品。在认真地阅读之后,欣喜地发现在诗歌中的另一个车夫真实而亲切地存在着。当然,这种存在感是固有车夫沉稳、老成持重且内敛于心,骨子里恰如火山一样激情澎湃形象的延续,也是一个挣脱了重重羁绊自由地驰骋于荒原之上的一匹独往独来斑马身影的洒脱与伟岸。

    

     不可能的梦/我见到我的血流着海水 /我用母亲的针/挑开自己的青筋
——(车夫《蓝》)

 

    那些毫不检点的胡须/应该很长很长/只是每天与日子一起收割/又变的很短很短/隔着昨天的缘分/明天又在持继中分秒必争//从这一天起/我开始萎缩/秋天的命运让那条河渐渐地/渐渐的缺水/两岸近了/像我的左手可以拉着右手/相逢了//虫子和我的生活规律一样/有的飞有的钻进泥土/有的生长在树上/我躲着/关上门窗呼吸自己吐出的废气/从早到晚//忘记了/你的告诫/忘记了/你是女人还是男人
   ——(车夫《告诫》)

 

    遗弃与珍爱对垒/ 往东的水一直想回流黄河/ 泥土含金,砍砸器光滑的表面印有粗糙的罗纹// 瓷,已不是智慧,是火的启示觉醒在土里 //上苍,在祖先的眼里是火,太阳之火,而早先祭祀的却是月亮 /祖先的器物附着祖先的灵动感叹 /与你说话 /和我交谈
——(车夫《古董》)

 

    排列整齐的符号,标志着一行不走的人/ 淘泼白发的泪,落成一年一年的雨 /哭声,缠在长长的脚布里,不露一丝风情/ 好石料呀!牌坊 /扳倒、砸碎、成为炼铁的魂 //消失了 /一串社会岁月的符号 //铁也锈了 /钢也烂了 /不知融为灵魂的石料可曾入土
——(车夫《牌坊街》)

 

    何首乌活了,成了撬开城门的人/ 往日的风呼啸而入 /城下茅房隔内的墙,也通了 /那天 /一把油伞,堵住神圣的风 //野菊盛开的日子 /城门还是那扇城门 /由着一季新出的花,破旧的老城开始打理自己的身价

 

——(车夫《小南门》)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足以展示进入“后荒地”时期车夫诗歌鲜明的创作姿态与独特的语言表述风格。可以说它是“荒地”高度的持续攀援和延伸,也是勇敢地走出“荒地”突破自我,进入又一次全新艺术境界的滥觞。
何首乌活了,成了撬开城门的人。这不仅仅是在写简单的季节的轮换,却是在些诗人当下纷繁复杂的心绪,如此形象、逼真的表述,撬开的就不单纯是一扇城门了,应是天和地乃至人尘封已久的心。其实,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神秘的“小南门”,只是何首乌并不知道它们各自的故事与秘密罢了。或许,只有当我用母亲的针,挑开自己的青筋之后,才发现我的血流着海水,而这一切并不是一场梦(车夫诗歌《蓝》)。后来,诗人终于要和瓷进行一次漫长的交谈,面对光滑肃穆的泛着青光的釉面,有黄河的怒吼声乍起,有怦然作响的泥土沉稳与厚重的足音,还有粗糙的罗纹与斑驳陆离的时光走出,于是太阳之火在点燃,诗人的肉体和灵魂也在燃烧,诗歌的语言走进了瓷器内部,所有的光阴、故事、生命都放佛幻化为一方灵动的瓷,而瓷的生命却在阳光下真实地滑行,诗歌与梦就此复甦。 
 关于《告诫》一诗,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在表现的手法上,也无论是意象的幻化、移动乃至语言的凝练、质感,都让我们在内心的深处感受到莫大的触及。然而,车夫与车夫的诗歌毕竟是内敛、厚重的那种极为庄重的、深邃的审美挖掘与唯美的呈现,而“青铜”的感觉自始至终都承担并主宰(弥漫)着巨大的诗意的扩张,这种效果无疑是凝重而令人沉思回味的,有如铁马金戈或洪钟大吕之声,秋风扫落叶般迅疾、决绝之气势,几近绝唱。但若从诗歌文本的意义上讲,我并不认为诗人在作品中所呈现的告诫,是一种生命轨迹的往复与记忆之外的某种设想或追问。那么,告诫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我以为它是诗人意向化了的带有浓烈个体情感特质的诗意的宣泄,它可以是胡须,也可以是空荡荡的岸,而在这首诗歌中,它显然就是一种绵延不断的与诗人经历、情感、生命在场的痛苦挖掘,尽管这种掘进往复或回顾式的展示带有血泪的痕迹,问题是而所有的文字除了陈述的功能之外,还承担着一种伟岸的诗意构筑的天职之所在,这就是诗人的车夫与车夫笔下与众不同的诗歌,以及诗歌之外的诸多可以联想的情感与事物的关联与探微。  
作品中,意向的铺陈是跳跃的,鲜活的甚至是有些诡异的,结构与情节的铺陈又是起伏的,突兀的,峭崛的。更重要的是,作品中现代的意识与前卫诗性因素的融入与不露痕迹的心迹呈现,让这首《告诫》充满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与昂扬丰沛的怦然作响的生命律动,尽管在它的表述中略有悲怆与沉重的基调,其实,正是这种凝重的底色,才让这首诗歌具有了赋予读者沉思与想像的辽阔空间,我由衷喜欢这首诗歌的凝重风骨与古道热肠的感人气息。
   所以我始终都在强调,诗人车夫的诗歌,是那种凝重、淳朴语言的浸染与至诚、至美大爱情怀互为因果的在较高诗意层面有机审美呈现的结果。他(诗人)坚持本土与唯美的思维和创作立场,始终站在现实生活的视野之上,让情感的浆液在干涸的文字与文字之间肃穆地流淌乃至激烈地碰撞,这种流淌是蠕动的焦灼的状态,而怦然作响碰撞则是质变与裂变的过程。于是,艰难的行进中,我们总能领略(体悟)到诗人内心的苦痛与情感的纠结所发出的隐约的撕裂的声音。所以说,诗人的语言内涵承载着重金属的秉性和沉重的夕阳凝结成殷红血色的味道,近乎于苍凉、更显凝重、铿锵之美,直抵心灵,余味悠长。
行文至此,我想要表达的初衷则是,车夫和车夫的诗歌毕竟是那种有有思想、重量、有品味、有格局的巨大的客观存在(它截然不同于时下轻率、飘忽、卖弄、戏虐、自残的断行文字),以及由这份沉重的力度感而波及灵魂深处对于“痛”的真切触动与觉醒之后的某种跋涉姿态。
基于此,我认为综上所述就是诗人车夫毅然地走出时光的藩篱,大踏步进入“后荒地”时期的创作姿态与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之所在。
本文属一家之言,谬误之处愿与方家商榷。
2019/3/18(北京)



     作者简介:车夫、男,1953年12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安徽省池州市七星墩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池州市文史专员、池州市博物馆顾问、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写作学会调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第二届寻找《中国最美古村》征文大赛启动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说,“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暖方式”,倘若你愿意,何不挑一阳光明媚的日子,寻一古村,享受你的专属时光。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已有近90万个村落消失,它们中有的自然风光旖旎动人,有的文化底蕴深远厚重,为了发现承载历史记忆的古村落,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历史建筑的价值,更为了坚定文化自信,寻找失落的记忆,保护和复兴我们的家园,特举办寻找中国最美古村落征文大赛。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榆次文联 《潇河》杂志社
     协办单位:《中华民居》《天涯诗刊》杂志社、《新丝路》杂志社、《中国西部散文选刊》杂志社、《沃土》杂志社、《中国草根》杂志社 《昆仑文学》杂志社、《文学高地》杂志社大家文学网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中国作家在线网。
     组委会成员:岳根生瞿永生白恩杰 路军锋西玛珈旺大卫 三色堇 大枪、刘志成尚书、岳弢孙振彦黄秀峰 原野任立。


二  、征稿条件


      作品要求以寻找中国最美古村落为主题的诗歌、散文稿件,为作者原创,未在任何场合公开发表过的作品(包括微刊)。诗歌作品150行以内,散文三千字以内。


 投稿方式分为两种


1、网络投稿至大家文学网寻找中国最美古村落大赛专栏,网址:www.dajiawenxue.com大赛专栏。
2、将作品发送到电子邮箱:
995624633@qq.com  1518490247@qq.com
【特别提示】作品标明“寻找最美古村落”字样。
参赛作品在稿件后注明真实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手机号码。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精美纯玉奖牌奖金、名家书画、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2名,精美纯玉奖牌奖金、名家书画、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3名,精美纯玉奖牌奖金、名家书画、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奖10名,精品礼品各一份、颁发荣誉证书。


颁奖说明

 

1、2019年我们将在“最美古村落”举行颁奖仪式;
2、邀请知名诗人、作家以及部分获奖作者参加颁奖仪式;
3、请知名诗人、作家给本地作者授课;
4、举行“中国最美古村落授牌仪式”。


参赛须知


1、主办单位有权将参赛作品在各级媒体上展示和传播,署原创作者名,参赛即视为同意;在作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阅读量和留言点赞也会作为评委打分的依据。
2、 本次征集活动不收参加者任何费用,不退稿;
3、作品所涉及的著作权等一切法律责任均由参赛者负责;
4、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联系电话:18635088668  17733596575

 

、奖牌和样品

 

著名作家黄亚洲为本刊题字(中黄亚洲左白恩杰右西玛珈旺)



著名诗人徐敬亚为本刊题字



著名诗评家谢冕为本刊题字



著名诗人叶延滨为本刊题字


中雷霆右张二棍左《大家》主编西玛珈旺



经典阅读:黄亚洲 周占林  李少君  胡弦 叶延滨 慕白  雷霆 大卫  三色堇 李不嫁 潇潇 杨四平 叶匡政 曹宇翔 汤养宗 周瑟瑟 马永波 雷平阳  沈天鸿 阎安 乐冰  曲近 王俊才 韩玉光 梁志宏 赖廷阶 纪洪平 王猛仁  秦巴子 大枪  铁岭范君  马慧聪 梁晓明 韩嘉川 曹谁  班琳丽 西征  静川 爱斐儿 霜扣儿 王童 匡文留 白恩杰  路军锋 大海  鲁橹  胡茗茗  张靖  李克利 大梁 阿未 大连点点 高伟 川美 辽宁山子 湖北雪儿  蝶小妖  方文竹 付桂秋 朵拉 和四水 王川 姚树森 邓太忠 何金 老丹 吕贵品 施施然 陈广德 雨田  巩本勇 鹰之 宫白云 封期任 散皮 雾都蓉儿  花语 袁斗成 朝颜  曹三娃 姜华  胭脂茉莉 燕南飞 英伦 程红梅  冬雁  金汝平 芷妍  长安瘦马  赵小北  严小妖  汪抒   徐祯霞  徐庶 李解  金铃子 梅依然 铎木 空也静 铄城  白滢(陆续添加中)



             

 感谢您的关注:  《大家》欢迎您   


            

                              

               大家编辑部 


                    名誉顾问


吉狄马加|李敬泽|白庚胜|邱华栋|李少君|李一鸣|成曾樾|叶梅|徐坤|郭雪波|张 柠|张清华|赵兴红|侯波| 张燕玲|刘 年

                                       

                      顾    问


贺敬之 | 李瑛 | 黄亚洲 | 燎原 | 刘川| 雷霆|杨四平|金汝平|朱晓军|孙建军|吕贵品 | 周占林 胡弦|洪烛|潇潇|曹宇翔|罗广才|大卫|周瑟瑟|曹谁 |韩嘉川|马启代|韩庆成|胡茗茗|张桂兴|安娟英|罗永良|梁志宏|路军锋|白恩杰 | 韩玉光 |梁生智 |三色堇 | 慕白|李不嫁| 匡文留 | 黄栋梁|大枪|施秀华|赖廷阶|铁岭范君|王俊才|于江龙


名誉社长 |  路军锋
副  总 编 瞿永生
社       长 |  白恩杰
名誉主编 |  孙振彦 | 田春来 |  蔡玉启  |  原野 释圣静

    

主        编   西玛珈旺
副  主  编    紫       箫   


编        委   |锦上|贺秀琴|徐祯霞 | 碧金雕|伍三权|冯兴龙|松雪远阳|  | 子凡 |张常波 |王耀华|朱建燚



       大家纸刊:《天涯诗刊》《潇河》《昆仑文学》 合作微刊:A诗刊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太原头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