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的时间管理——随笔(一)

 新用户76622756 2020-11-25

     昨天,与学校一位成熟教师交流,闲谈中,我听到了更多的抱怨,其中频率最高的是时间不够。由此,引发我对教师时间管理的思考。

    要清楚教师的时间管理,就得摸清教师的时间分布。对此,我通过粗略地调研,绘制出了教师工作时间的分布图:

    从教师工作时间布局来看,教师每日的工作量是可以预见的。同时这些时间分布,有时存在重合交叉的现象,必然会出现时间布局上的冲突。比如,教师工作日时段的外出培训,其他时间就得为培训时间让步,教师需协调好其他时间上的安排,若没有安排好,或安排有遗漏,即使已经外出,也无法安心培训。有过这些经历的老师必然清楚,这一过程确实是劳心劳力。由此,我们不得不引出一个热门话题——教师的时间管理。

    相信不少老师还有过这样的经历,学校领导交代的任务,因为在微信或电话里交流,存在一些沟通上的障碍,一些细节任务在落实上,出现曲解甚至误解的问题,自己加班加点去做完后发给领导看,才得知自己辛苦做的,原来是无用功,着实让人难受!但细想起来,出现这些问题仅仅是因为沟通不畅导致的吗?其实不然,至少,我们还可以看出时间管理的漏洞。

     时间管理存在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两类,教师主动状态下的时间管理,必然是一个精细和有序的过程。而教师被动状态下的时间管理,则是一个混乱和低效的过程。

    我们且来说说教师被动状态下的时间管理吧。相信每位老师经历过学校开学的忙碌时刻,各种工作计划与安排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去完成,而这些计划与安排多数却是教师在备课的闲暇之余,或挤占生活时间去完成的。开学每位老师的工作计划与安排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期的教学时间,是对教学时间预设性的布局活动,是一项关系到教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工作。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必然会将它归入到教学时间,应该得到更加精细管理与安排。仓促修改、应急完成、三言两语、安排混乱等等,这些工作计划与安排上的问题,也是教师被动状态下一种表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主动状态下的时间管理,必然是主动的管理;主动的时间管理主要表现在:需要充裕的时间规划、细腻的项目思考、周全的任务布置、严谨的节点布局等等。

    不管是教师工作什么类型的时间,它们都需要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去规划,细腻的项目思考。即先做好时间管理上的“热身动作”,比如,学生辅导的时间,我们应该思考好这几个问题:我该辅导什么内容?辅导的哪种形式更适合他?辅导时间与其它时间冲突我该如何处理?该学生的辅导成效如何评价?辅导地点安排在哪比较适合?等等。也许有老师会想,我一个辅导任务,那有那么多闲暇时间去思考这些呢?事实上,这些思考都是辅导时间进行前的“热身”,是学生辅导前的准备工作。这些时间非事务性时间,只需要我们细腻地思考即可。若我们没有充分热身准备,就会出现学生辅导时间管理的漏洞,即辅导走形式,无实效的严重问题,这种走形式无实效的辅导次数若多,不仅加重教师时间管理上的负担,更为导致学生时间管理上的低效与偏见。

      从教师工作时间管理的份额来看,其中教学时间,培训时间,辅导时间占据绝对多数,而科研时间与反思时间着实偏少。因此,教师对时间的精细管理也是一个时间权衡的问题。那教师如何在众多时间安排中,实现时间权衡比例的最佳呢?(见教师的时间管理——随笔(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