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媒体过滤了的世界

 终身跨界 2020-11-26

今天的主题是与新闻媒体有关。

首先声明,对新闻媒体没有任何恶意。本文仅仅是对生活的反思。

新闻媒体也是商业模式中的一种,喉舌除外。

既然是商业,就会追求收益。这也就导致了媒体的乱象,吸引眼球被传播是第一需求。于是乎,娱乐新闻满天飞。

我现在几乎不看任何新闻,原因至少有四条。

第一,人们总是高估当前低估长远。眼前发生的很多事,不仅对我们的影响没那么大,而且还没来得及经受时间的检验,没来得及有所沉淀,是很难真正看清。比如一个新技术问世,媒体马上惊呼这个技术要改变世界,我们的生活将变成什么什么样。历史无数次证明,新技术在短期没有那么乐观,但在长期真的会改变世界。反倒是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现在才真正显示出影响力,而且也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才是真正值得关注和了解的。所以看新闻不如看旧闻。有机会去扒一扒几年前的事件和当时媒体的报道,再看看现在的结果,一定很有趣。

第二,媒体乐于报道的奇闻逸事,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发生概率极低。刚刚发生过一次,就意味着我们这辈子再也不可能遇到一次了。这样的事件,关注他干嘛?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下,让很多人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这样的事情就在自己身边,早晚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当然,有其他特殊意义的事件除外。所以关注奇闻逸事不如学点概率统计。

第三,很多事件的真相,媒体要么不知真相,要么不愿报道,要么不能报道。过去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一些被媒体报道的事件。看着当时有些媒体捕风捉影、暗自猜测的内容,只感到哭笑不得。我了解的事件是这样的,其他的事件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如果我们总是以媒体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对世界的看法早晚会严重失真。所以看新闻不如了解第一手资料,多交几个可以深入交流的朋友,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来了解世界更靠谱。

第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很多媒体根本不会报道,也不可能报道。还好我发现,书里面的内容,比新闻要丰富的多。很多当年不能报道的内容,多年后都会出现在书里。所以,看新闻不如看书。

如果我们知道了什么,取决于媒体想让我们知道什么,那我们根本不可能有独立的判断。

现在尤其是不看某条,大概已经半年没打开过了。这个产品的逻辑在我看来犹如药物和毒品。你喜欢看什么,就拼命给你推荐什么。一方面让你在上面浪费大量时间,一方面让你的视野仅限于自己喜欢看过的内容。长时间这样下去,会没有害吗?这样的产品创新在我看来,价值观上是有瑕疵的。等于最后帮助用户消磨了时间,降低了智商,让用户深陷“所知障”。

我现在每天几乎不看任何新闻,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会对发生的大事有所耳闻。原因在于经常看的几个微信群总会有热心朋友各种分享和分析,偶尔看看就够了。真遇到特别重大的事件,花十分钟大概了解下总体情况就差不多了。当然,对于自己从事的行业和职业,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关注动态,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个公众号主题很少针对新闻事件。这样的好处是,过一年两年之后,现在写的内容还会值得看、有价值。

今天最后要给朋友们的建议是,稍微远离一点新闻,你才能有更多的时间,你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最后是每天都有的一段话:      

如果关注了这个公众号,那就请定期来看看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觉得写得挺不容易,那就请点赞。     

如果觉得公众号的内容有共鸣或者有错误,那就写下你的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