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木香草堂 2020-11-26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初四一大早从酒店匆匆赶到五洲汽车客运总站。到那里才得知去大埔湖寮镇的车这里没有,都是从江南汽车站发车。工作人员好心告诉我坐8路公交车可以到江南汽车站。不到半个小时公交车到了江南汽车在,司机师傅热心地告诉了我方向,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了一辆开往湖寮镇的农村公交车,伸手拦了下来。此时是早上七点半。

 

      接近九点半我就到了湖寮汽车站。刚下车就被人拦了下来,问我去哪里,我不理,他就一直跟着,实在不好办,就是去花萼楼,他张口就说350元。我没再理他一直走到门口,突然就看到了开往花萼楼公交车,9点50分发车。哈,太惊喜了,一直以为这段路没有公交车呢。赶紧又跑回车站候车室存包。9点50,车准时出发了票价15元。还有一对从广州过来的夫妇,也去花萼楼。司机师傅特别好,告诉我们他的车中午一点半从花萼楼返回,千万不要错过,否则当天是没有车再回湖寮了。路上司机师傅还特地停了一下车,说是花萼楼那边没有吃饭的地方,让我们在路边买些吃的带上。我和广州的那位妇女飞快下车,去买小吃。结果一车人就这么等在车上,顿时就被大埔人热情朴实感动了一下。

 

      车没开出多远,路堵上了。看来大埔的旅游相对于梅县要热不少。走走停停地快十一点还没有到。肚子开始咕咕叫,早上就没吃什么东西,赶紧把买的笋板和春饼拿出来吃了。第一次吃笋板,真心好吃。车继续在山路上开着,好像翻过了一座山后,终于到了,这时已经差不多十二点了。下车时,司机又一次嘱咐我们几个人,一点半之前必须回来。

 

      我生怕时间太紧,一路疾走,买了门票进去后,才发现这个花萼楼不大,里面游人不少,顿时有些许失望。但好在保留的极其完整,外观几乎没有太多修复,景区周边也没有各种商贩,比起福建的土楼来,少了些商业化,还是挺令人欣慰的。

 

      土楼一共三层,中间的空地上有一个用石头铺成铜线图样,上面几乎被鞭炮的纸屑盖住了,加之游人多,我放弃了拍摄,旁边有一口老井。直接上楼梯到了三层,沿着廊走了一圈,从各个角度尝试着拍全景。三层转了一圈,又到了二层直接转一圈,人越来越多,只好下到一层看了看房间,有一个供奉神灵的地方,墙上挂着介绍花萼楼十大特点的牌子。还有的房间里面放着些以前用过的东西,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就这样,也就四十分钟,花萼楼就被我逛遍了。

 

      我出了门,想找一高一些的地方拍一战花萼楼的俯视全景图,一问人家,说是要爬到山上去,看着那远处的山我泄了气。围着花萼楼周边转了一下,也就紧挨着土楼的房子还是老房子,其他都是新房了。

 

      实在没的看了,我突然想找找有没有吃饭的地方,因为下午要去百侯镇,怕是没有时间吃饭了。走到一户人家门口,问人家哪里能吃饭,说是这地方没有饭馆,可以领我找一家人去做。问我几个人,我说就一个人,他马上说,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在我们家吃吧。家里刚好在吃饭,都是回家过年的子女以及亲戚朋友,给你加副碗筷就行。我来前就有个愿望,希望能在当地人家吃一顿年饭,看看人家的年饭是什么样的,我就没客气答应了,想着吃完了饭留些饭钱。

 

        蘑菇鸡汤一碗下肚,鸭子、青菜、炒米粉各吃了不少,家里的女主人一个劲地让我多吃,说是全是自家种的菜,养的鸡鸭,还说大米也是自己种的,一定要我尝尝。儿子媳妇平时都在深圳打工,平时家里只有老两口。问土楼里住过没?儿子说从小在那里长大,天天上上下下跑,还说,要是你没进去的话,他带着我可以免门票。终于放下了碗筷,想给人家掏饭钱,死活不收,说是我们也是经常出门在外的,常常会受到别人的帮助。我千恩万谢地与女主人道别,她说千万别客气,她的儿女也经常在外,知道在外面的辛苦,说吧,还给我砍了半截甘蔗要我尝尝。我就举着这甘蔗向车站走去。司机师傅已经等在那里了,说你们谁要肚子饿了,我有面包。我赶紧说我在人家吃了饭,人家也不收饭钱。司机师傅告诉我,这里就是这样,只要不是特意给你做的,都不收饭钱。他说他第一次跑这条线时,也不知道这里没有饭馆,也是在人家吃的饭,也没有收钱。质朴的大埔人。

 

      其实在一个地方最打动你的未必是那些景色,而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无偿地向你伸出了手。

 

 

     

2、站在三层正门处看土楼全景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3、用手机拍摄的全景照片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4、土楼后身,可见土楼外围着一圈土房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5、通向大门的地方立着广东第一圆楼——花萼楼的牌子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6、土楼外还有一条小水沟,想必是用于防火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7、土楼中间可见一口老井,里面还有水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8、直接登上三层看到的景色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9、各个角度拍摄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10、在三层拍的,可见外面的山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11、在二层拍摄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12、三层拍摄的另一个方向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13、二层拍摄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14、可见中间地面被鞭炮纸屑所覆盖,那下面就是一个用鹅卵石铺的铜钱图案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15、每个房间门口都被布置得非常热闹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16、其中一间房子里看到这个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17、还有缝纫机、犁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18、可见一层的屋顶保留十分完好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19、它们静静地待在角落里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20、几乎隔几个房间,就有这样的楼梯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21、中间的地面用石头铺设得十分平整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22、供奉神灵的地方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23、旁边有花萼楼十大特点的介绍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24、各色旗帜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25、正门入口处看向土楼里面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26、上一张同位置望向外面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27、土楼外围还保留了一圈土房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28、用石头铺就的地面已被磨得光滑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29、土楼的后面
2016春节粤东游——广东第一圆楼(大埔花萼楼)

补充资料(来自网络):

 

花萼楼位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距县城有45公里,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

其设计精巧、结构独特,显示了客家人圆满、团结、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广东土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花萼楼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共有三环,内环为一层30个房间,二环为二层60间,外环为三层120间,共有210个房间。楼高11.9米,楼的墙体用生土夯筑而成,底层宽2米。顶层宽1.3米,楼顶为木梁灰瓦。楼的第一层不设窗,第二、三层墙上设有内小外大呈三角的枪眼,整座楼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大门框用厚而宽的花岗岩石板组成,大门板钉上坚厚的铁皮,这些门窗设施是为抵御外人侵扰而特意设计的。楼内有面积为283.4平方米的圆形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铺成,中心装饰着一个直径3米的古钱币图案,寓意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的心愿。天井一侧有口古井,用于防火和生活之用。楼内还有砻、碓等常用生活设施。整个土楼布局合理、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现楼内还住着十多户林姓人家。2000年10月,客家土楼千人茶会在这里成功举行。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前来考察后,认为该楼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条件。目前,大埔县正积极准备相关材料,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花萼楼是民居建筑造型艺术中最粗犷、最典型、最富魅力,属世界著名的四大民居建筑之一的古建筑。花萼楼构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08年,距今已近400年的历史。该楼占地面积2886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背靠虎形山,面向梅潭河,周围群山环抱,碧水环绕。该楼与天地浑然一体,圆的外形与天穹呼应,本色的黄土墙与大地密接。墙体厚度为1.2米,用土夯实;楼顶木梁灰瓦,楼高三层,层内加开两个半层,顶层外墙开窗,内设有一环形回廊,宽度为1.2米;里外三重,内底外高,最高点达11.9米;楼内可供28户人口生活住宿,各户可单独上顶楼,通过回廊,户户通连,公共梯口设在大门右内侧,全楼共有房间210间;楼内天井占183.6平方米,全用鹅卵石铺成,中心有一个圆的古币图,直径达3.8米;天井南边有一水井,深达18.6米;楼内房屋正中为大厅,是合族议事的地方;大厅对面是该楼的唯一大门。门框用宽而厚的花岗岩石板组成。门板钉有厚厚的铁皮,门顶设有一个蓄水池,二楼不开窗,多处设有枪、炮眼,供灭火、防盗之用。花萼搂构建匠心独运,按易经八卦形态设计,玄藏天机,文化内涵丰富,包含着客家独特的建筑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