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便聊——有精神动力的偶像才是真正的偶像

 奉啸敏 2020-11-26

2020年的126号,清晨起来,父亲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孩子,黑曼巴科比走了。

2020年的1126号,清晨起来,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告诉父亲,一代球王迭戈.马拉多纳走了。

其实,老奉只是一个伪体育迷。

所有的体育节目,对足球、篮球赛事关注得较多。

曾经有一段时间,晚上六点,只要在家,一定会打开央视体育频道收看《体育新闻》。

所以,对科比这个名字当然不会陌生。何况,他还有“你知道凌晨四点洛杉矶的太阳吗”这样的名言。

而对于球王马拉多纳则关注得更早。

一是源于他的名气,二是确实看过他的世界杯。

1986年太早,对于我们这些农家子弟来说,世界杯离我们太遥远。

那个上帝之手,只是一种传说。那个一人过五人的视频,也只是后期的回忆。

1994年,临近大学毕业,有条件,也有兴趣观看世界杯了。

可惜,那一届的阿根廷队,不怎么样。老马,也是英雄迟暮,日薄西山。

而此时的科比,还没有进入大众视线呢,当时令我们景仰的还是那个篮球之神乔老爷子。

既然是伪球迷,我所关注的自然是球赛本身。

那个球精彩不精彩,那场比赛打得是不是够悬念和刺激。

对于科比当场得了82分,或者50+,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哪怕就是他为了跟教练和队友赌气,全场没有一次出手,也不觉得奇怪。

名人,自然都有一点个性和脾气的。

而那个老马,吸毒,持枪,驱赶记者,执掌国家队,带小女友,则更在意料之内。

没有个性的老马,肯定会泯然众人。

所以,你说科比走了,我也不觉得怎么特别痛心。毕竟他只是一个陌生人。

每年空难那么多,遇难的科比宛如我们国家的交通事故中丧生的一个普通人。

那天早上,我把科比空难的消息告诉儿子,儿子也只是稍微震惊一下,并没什么特别的激动和难过。

马拉多纳逝世的消息,则是凌晨两点在今日头条上刷到的。

当时,稍稍心痛了一下。

科比不是我的偶像,他也不是。

为什么老马的逝世,令我稍稍心痛?也许是师者的虚伪,我曾多次在课堂上把马拉多纳讲解给学生听。

当然,肯定也讲过洛杉矶凌晨四点钟的太阳。

学生是需要偶像的。

他们需要一些前进的精神动力。

科比的精神动力就是每一球都拼,就是一种领袖风采,就是凌晨四点钟的太阳。

老马的精神动力就是为国而战,就是率真,就是危难关头敢于挑起国家的重担。

总体来说,就是一种敢于担当。

这里也包括那个小皇帝詹姆斯,那个篮球之神乔丹。

也包括那个后来做了总统的足球明星维阿。

他们都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

区别只在于前面两个走了,后面的还在享受着粉丝的追捧。

中国的国情有点不同,除了中国女排,很难有特别让人激动和敬佩的精神动力。

而且,中国女排还只是集体的精神动力,很难谈得上个人魅力。

其他的明星,无论是演艺明星,还是体育明星,或者是学术明星,也是很难有精神方面的动力。

粉丝追捧的往往是流量明星,又称小鲜肉,别说什么精神动力,看起来往往还男不男女不女的,阴阳怪气,甚至作呕。

你说莫言吧,于敏吧,袁隆平吧,他们确实有莫大的学术成就,可是他们的身上又缺少那种让人主动追捧的娱乐性。

所以说,就我们国内的青少年来说,要想找一个恰当的,可以追捧的,又有精神动力的明星,其实不容易。

想要达到科比和老马那种个人领域所能达到的高度的那种有精神引领的明星,更难。

你看,已经身为中国乒协主席的刘国梁,还被他人嘲讽为“不懂球的胖子”呢。

虽然嘲讽的梗来自一个日本球迷,可是有多少中国青少年把刘主席当作精神动力?

这似乎也能说明一个问题。

2020-11-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