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言评世丨正在消逝的古村,还有我们永不消逝的追随

 乡土宁海 2020-11-26

巧言评世:正在消逝的古村

还有我们永不消逝的追随

卢 巧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在呢?我敢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依旧会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十四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依旧是个大问题。

昔日的辉煌

从前,中国的文化是由一个个村庄的文化组合起来,村庄又往往与宗族紧密相关。每个宗族,每部族谱,就是一段曾经真实存在、跌宕起伏的文化史。

然而,当下,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个个分崩离析的乡村,亟待买卖、日渐荒芜的土地,等待分钱、赌博消遣的村民,在当下城市潮流的冲击下,乡村与城市差距越拉越大,村民永远不懂城里人的城会玩,他们满怀向往,期待,就像围城外的人想要进围城里去。 

茶院乡许家山石头古村

然后,有的村民通过苦读,走出了村庄,接着发誓融入城里人的生活圈,不让他们察觉他们身上还有一丝一毫乡土气。

有的则去大城市讨生活,忙忙碌碌,风吹雨晒,大家报以同情的目光说:可怜的农民工。泛滥的同情,背后是鄙夷,是隔阂,是拒绝,拒绝他们走近这个城市。

久而久之,火急火燎想要融入城市的村人忘记了他们原本生活的家园,那个世代沿袭的村庄曾经是多么美好,多么值得骄傲,曾经是多少唐宋诗人叫嚷着要归隐的桃源之地。

而城里人偶尔也会来,浮光掠影,挖点野菜,玩闹嬉戏一场,却并不曾真正见识村庄的美好与悠久。

桑洲镇麻岙陈家三台古宅

后来,这片乡土上,出现了一批人,他们摇旗呐喊,抱着满腔情怀要拯救乡土文化,要恢复这些村庄的昔日繁华,要让世人惊叹村庄的厚重与壮美!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历史都基于乡村,那些打着乡土旗号的城里作家,隔着城市厚厚的围墙,有几人真正触及到乡土的灵魂?

而我们乡土宁海就是在看到这样的现况,怀着拯救根基的伟大梦想,应运而生。起初是一位白发高中教师皓首穷经,翻阅县志宗谱,遍访古村古迹,付出所有心血,未得半分利益回报,反倒一群人的质疑打击揶揄泼冷水。

他的学生,也就是我,感念恩师教育之恩,大学毕业后应邀参与。

岔路镇叶岙自然村一偶

在这过程中,不断有人受到感动,参与。我们发现了有的古村曾经出过宋代丞相,有的古村曾经是方孝孺被诛杀十族的诛连地,有的古村曾出过为鲁迅治病的国医,有的古村则有着神奇的山水,有的古村则有精致完整的深宅大院……

一位位深藏闺阁的绝代佳人,一座座闪耀光芒的惊世宝藏,一段段尘封遗忘的惊人历史,一场场与传奇的邂逅……


哭泣的老宅院

我们乡土宁海在行动,在壮大,不断有同怀梦想的人加入进来,我们只是个民间团队,甚至不成方圆,但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让更多人认识到乡土文化的迷人独特伟大!

德不孤,必有邻。我们正在行动,亲爱的朋友,你们在哪里?

无名无利的开端,辛苦遭逢,毫无回报,但为了梦想而开始,会走得更高更远。

正在消逝的古村,还有我们永不死去的追随!

(题图:晨曦中的前童古镇。)

摄影:周衍平

编辑:白溪钓翁

审核:水东居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