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解读: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耳纹AI一侯公子 2020-11-26

这话出自《道德经》第78章,它的原文是: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今译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冲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因此有道的人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配称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难,才配做天下的君主。”正言犹如反着说。

道德经解读: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我读经典

我们看看,屋檐下点点滴滴的雨水,由于它的持续性,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洪水泛滥时,淹没田舍,冲毁桥梁,任何坚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所以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他尽其所能帮助别人、助人成事,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他善于成就别人,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即使功成名就,也像水一样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功成不居,谦逊待人,所以最接近于道。这种看似软弱的状态就是“柔弱”。而只为一己私欲,具有强烈的争夺、侵占之心的态度,乃是刚强的表现。

道德经解读: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人们都是向着有水的地方走。花草树木、鱼虫鸟兽亦离不开水,水它滋养万物,往低处流。但我们人就喜欢高高在上,希望自己的地位、名声能更高、再高,讨厌处低的位置。所以有道的领导者,他的品性像水一样,一切为了百姓福祉,不与民争利,放低自己的位置,表现得很“柔弱”,但却能突破阻碍在百姓生活面前的重重困境,所以百姓都离不开他。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道德经解读: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我们说,一个人处的位置越高,责任越大,要能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艰难困苦,承受别人承受不了的屈辱诟骂。领导者当以百姓为重,一个稍微不好的念头,就可能给百姓造成很大的损害。

比如,一般能够创业成功的公司,领导者都是身先士卒,优先考虑员工利益,自己去承受很多、付出许多,所以员工才能从他的身上看到希望,因此才能齐心协力,坚定信心,一起朝着目标进发。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勇于担当责任,敢于承担屈辱和祸难,这样的人,才配做天下的君主。“正言若反。”正道之言听起来好像反话一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