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米 | 对黑龙江地区玉米市场的调研与思考!

 大数据行业观察 2020-11-26

本文是布瑞克公司 农产品期货网 独家首发媒体转载需授权,禁止私自转载,侵权必追究。欢迎读者朋友圈分享。另:以下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

镰刀弯区玉米改种进度喜人

黑龙江海伦市地处第四积温带的镰刀湾地区,适合大豆生长,是我国今年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地区,因此也是笔者比较关注的一站。今年海伦积极响应国家的大豆扶持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海伦大豆复兴计划,据海伦市粮食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海伦市粮食种植总面积465万亩,其中玉米种植157万亩,成功实现玉米种植面积减少54万亩(较2015年),同比减少25.6%;2016年大豆种植210万亩,种植面积增加40万亩(较2015年),同比增加23.53%;并大力发展菇粮,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据了解,今年国家对大规模玉米改种大豆额外给予了补贴,补贴条件为改种面积达200亩以上,补贴金额为150元每亩,此举也大大推进了大豆种植面积的提高。预计今年将实现玉米产量116万吨,水稻产量74万吨,大豆产量39万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大豆产量较2015年上涨近30%。未来海伦市粮食局计划将继续推进海伦大豆的发展,为此粮食局已经成立“推动大豆产业发展中心”,并研讨出《大豆产业富硒实施意见》。为了推广海伦富硒大豆,扩大贸易规模,海伦市将成立大宗电子平台使大豆贸易更加高效,便利,在相关政策的促进下预计2017年大豆的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

种植效益利于种植结构调整

据海伦市粮食局相关人士提供的2016年农产品作物种植效益表格显示,该地区大豆种植净收益452.4元每亩,玉米421元每亩,水稻796元每亩(不计补贴),我们可喜的发现该地区大豆的种植收益已经接近并超过玉米,这一点对种植结构改善工作的推进有很大的意义。在种植收益预期的推动下,玉米改种的工作将更加顺利进行。除了该种大豆,政府也引导农户打井引地下水该水田,同时重视深耕当地如菇娘、高粱、土豆、瓜菜等优势经济作物以提高农民的收益,种植结构改革在当地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在种植成本的细分上,大豆方面每亩总成本为267.6元每亩,其中种子25.6元每亩,化肥52元每亩,农药及叶面肥25元每亩,机耕费105元每亩,人工60元每亩,按当地今年减产后300斤每亩的平均单产计算,每斤大豆成本0.892元每斤(自有地,毛粮)。玉米方面每亩总成本为470元每亩,其中种子60元每亩,化肥112元每亩,农药及叶面肥25元每亩,机耕费155元每亩,人工100元每亩,按当地今年减产后1114斤每亩的平均单产计算,每斤玉米成本0.42元每斤(自有地,干粮)。

玉米大豆难逃单产下降

在当日的行程中,我们对途径的绥化北林区前许文屯、和平村的农田进行了田间调研,调研发现,随着我们的行程一路向北,作物的单产明显下降,所测玉米平均株高仅237厘米,远远低于呼兰地区平均307厘米的采样数据,穗棒长度明显偏短,仅为15.3厘米,并且出现近五分之一的瞎尖,所测每个穗棒的玉米平均粒数仅为392粒,远小于700-800粒的正常水平,玉米减产情况可见一斑。大豆方面,我们途径的前许文屯地处第四积温带,据当地正在收割的农户介绍,今年天公不作美,在种植刚过后出现了大量降雨,导致豆苗被淹,而在8月份经历了近1个月的干旱天气,这对当地的大豆单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去年当地较好的地每公顷能达到4300斤的产量,而今年顶多4000斤,减产7%-10%。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海伦地区,据当地粮食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当地大豆单产同比减少近20%。

玉米库存积压较为严重

从当地国储粮库了解到,当地玉米库存积压较为严重,共存放近10万吨玉米,其中含1万多的2013年陈玉米,当前出库价格为30元每吨,后期有计划新建仓库补充仓容以缓解当前的仓容紧张。在粮库周边的贸易商处我们了解到贸易商已经开始收购当地新豆,收购价格在1.6-1.7元每斤(毛粮),去年同期在1.9-2.1元每斤,芽豆价格较高,能达到2.3元每斤,目前当地农户暂无屯豆惜售意愿,另外,现下运费较往年有明显的上涨。

调研总结与思考

今年玉米取消国储收购,农户在预期会收到每亩70余元的直补和150-170元的粮补后,担心收粮主体空缺,今年玉米收割后的卖粮意愿预计将比较强烈。国储收购取消,东北主产区自主对当地所产的玉米消费能力相当有限,当下物流费用显著上升,东北价格优势被弱化,那么未来至少7000万吨的过剩玉米如何消耗,这一问题极端尖锐。算上每亩约230元的补贴,按亩产1400斤计算,将给当前0.42元每斤的自有地种植生产成本带来0.16元左右的价格下调。在当前供需矛盾下,玉米难言底部,且供应压力将在11月中旬玉米大量上市时体现更加明显,大连玉米期货701合约有望触及1350。

今年东北优势产区受气候原因影响,单产明显降低,但种植面积增长迅速,按5年内玉米种植面积缩减5000万亩的预期,未来玉米种植面积尚有2000-3000万亩的下降空间,大豆种植面积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将持续增加。2016年预计产量已经调整到1300万吨上方,未来极有可能国产大豆年产量站上1500万吨,同时,随着国产豆产量增加,非转基因的大豆油、饲用豆粕将显著挤占进口豆的市场份额,并且俄罗斯非转基因大豆进口又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未来我国进口大豆数量有望持续下调,甚至重回8000万吨以下,而当前美豆的丰产预期逐步走实,被不断调升的需求端将面临考验,难以保持持续乐观,美豆价格难再现趋势上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