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好消息 | 政策利好 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效益提升

 大数据行业观察 2020-11-26


11月份以来与寒冷天气相比,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及加工“热度”不断提升,似有“冬天已过,春天还会远吗”的感觉,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国家政策托市,吉林、辽宁两省(市场传言黑龙江省补贴标准或已确定)相继发布采购补贴政策促使其开工率不断提高,企业加工效益逐渐提升,与此同时,深加工企业下游产品淀粉价格稳中上涨,而酒精价格虽有下滑,但整体加工利润仍处于较高水平,具体分析如下:

加工企业收购价稳中有涨

对于东北产区而言,11月份以来在不佳天气、物流紧张特别是深加工企业采购补贴不断发放等因素支撑下,当地深加工企业收购价稳中有涨,截止目前,黑龙江绥化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1380-1400/吨,吉林长春地区玉米收购价1420-1460/吨,与上周末持平;梅河口地区玉米收购价1490-1520/吨,比上周末上涨10/吨;通辽地区玉米收购价1480-1510/吨,与上周末持平;呼和浩特地区玉米收购价1450-1470/吨,比上周末上涨20/吨。另据市场传言,黑龙江省深加工企业收购补贴或已确定,虽然深加工企业称尚未见到文件,但是对于补贴额度给与确认。据了解,黑龙江省对符合条件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在潮粮收购期内收购新产玉米将获得300/吨收购补贴,但要求企业收购价提高至1440/吨,截至目前省内企业暂未执行该价,仍均维持1400/吨报价,后续若价格提高,对于深加工本地及周边价格有所提振,但是深加工企业未波及区域仍将受市场供需主导。

对于华北产区而言,目前华北产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库存整体偏低,且担心未来天气状况不佳,企业继续上调挂牌价,补充库存,以山东省为例,截止目前山东寿光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1750-1780/吨,比上周末上涨10-20/吨;潍坊地区玉米收购价1760-1800/吨,比上周末上涨10/吨;滨州地区玉米收购价1720-1740/吨,比上周末上涨10/吨;枣庄地区玉米收购价1750-1780/吨,上周末持平。另外中央储备粮直属库自1111日起收购中央储备玉米,其中潍坊报价1820/吨,库点为青州、昌邑岞山、高密柴沟;泰安报价1760/吨,库点为宁阳磁窑、东平接山,均要求二等以上净粮,水分14%、超14.5%以上拒收,杂质1%以内,霉变2%以内,不完善粒8%。此收购价格均高于当前市场价,但是由于山东分公司中央储备玉米补库量不足10万吨,并且布局近10个地级市,量少且质量控制严。另外外界传言山东分公司要收150200万吨一次性储备玉米,最终确定指标数量远没这么多,并且国家已确定全部在东北收储,综合来看,此收储行为对于玉米现货市场影响有限。

业开工率及加工效益提升

11月份以来东北地区酒精行业开工率逐渐恢复,尤其是东北深加工企业开始享受采购玉米补贴后,开工率增加更是明显,截止目前,东北酒精行业开工率已经达到87%的水平,其中吉林省酒精行业开工率更是超过90%,此前不考虑补贴,东北酒精加工利润尚可,考虑补贴后酒精加工利润更是高企,因此刺激东北地区酒精企业降价促销。据测算,不考虑补贴,目前吉林四平地区酒精企业加工1吨玉米理论盈利167/吨,与之相反,华北酒精企业开工仍显低迷的特点。目前华北地区酒精行业开工率仅47%,受10月以来玉米成本提高影响,华北酒精行业开工率呈现出小幅下滑的特点,由于产出有限,目前华北地区玉米酒精价格相对坚挺。后期来看,由于东北酒精行业开工率及加工利润高企,将对整个行业带来冲击,国内酒精价格预计将弱势运行。

据了解,目前国内淀粉行业逐渐从前期库存极为紧张的环境中走出,但仍处于淀粉库存恢复阶段,在全行业高开工率下,淀粉库存增长速度较快,预计11月中下旬可恢复至正常水平,截止目前,全国淀粉行业开工率达到76%的水平,比上周提高3个百分点。10月以来东北地区淀粉行业开工率持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年内最高开工水平,同时国内淀粉价格稳中有涨,其中吉林长春地区淀粉出厂价为2000-2080/吨,河北秦皇岛地区淀粉出厂价为2220-2250/吨,均比上周上涨30/吨,短期内淀粉价格可能仍受库存偏紧影响而坚挺,但11月下旬后淀粉价格预计将开始松动。

综上所述,近期东北深加工企业有国家政策支持,其收购积极性和加工效益均有提升,正如之前笔者分析的那样,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已逐渐成为市场收购主力军和价格走势风向标,而对于华北产区而言,由于缺乏相关政策支撑,其价格走势更多受制于自身供需基本面情况,同时对于年前玉米供应形势我们还需看物流和天气的变数,毕竟东北降温降雪也是双刃剑,一旦降雪过多,可能导致物流不畅,届时玉米市场走势分化将趋于明显。此外短期来看,随着新玉米上市增加,企业生产量提高,预计国内玉米深加工产品还有一波偏弱调整的行情出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