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为什么灭不掉西夏?如果没有辽国,北宋可以把西夏灭两遍

 萧武在此 2020-11-26

西夏盘踞定难军,也就是宁夏一带,是在宋朝开国之前的事。宋朝开国之后,李继迁在982年归顺了北宋,时在北宋太宗时期。但这个归顺只是名义上的,仍然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从此之后,一直到李德明时期,叛服无常,时叛时服,一会儿归顺,一会儿独立。北宋也曾在剿抚之间来回摇摆,但是多次出征,败多胜少,逐渐接受了现实。一直到仁宗时期,李元昊大胜北宋之后,正式宣布独立。北宋先是用兵进攻,始终无法击败西夏,最后议和,承认了西夏的地位。

这倒不是说北宋国力不够彻底消灭西夏,而是因为北宋错过了消灭西夏势力的最佳时机。而这个时机就出现在李德明越过六盘山,控制河西走廊之前。在此之前,如果北宋能和甘州回鹘交好,用兵得法,还是有机会消灭西夏的。但这个时期北宋的主要防御重点在辽国方面,因为没有燕云十六州,北宋随时都有被辽国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消灭的危险,所以北宋不敢出全力去攻击西夏,每次只能投入有限的兵力和资源。

假如没有辽国从中作梗,或者是北宋接盘时能够全据长城,拥有完整的长城防线,不必在河北屯驻重兵来防御辽国,就可以抽调一部分兵力加入到西线去参加对西夏的战争中去。但问题就在于,北宋始终没有这个机会,辽国始终虎视眈眈,北宋也始终不敢丝毫放松。而辽国也很清楚,如果坐视北宋消灭西夏势力,那么北宋再向河西走廊延伸,逐步向前推进到长城一线,那么北宋就可以全力对付辽国了。所以,辽国始终对西夏采取庇护政策。

辽国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原局势的混乱,而辽国之所以能够得到燕云十六州,同样是因为中原局势的混乱,不同的势力都希望远交近攻,都在拉拢辽国,而辽国也是有意在每个中原统一政权即将完成统一的时候,故意扶植一些反对势力,来牵制中原政权,辽国就可以从中渔利。比如后梁时代,辽国曾经和盘踞山西的李克用势力结盟,后唐时期,辽国又和盘踞燕云一带的赵氏势力结盟,北宋初期,辽国一直扶植盘踞山西的北汉。

北宋初期,在平定全国其它地方之后,就开始着手进攻北汉。北宋多次出兵进攻北汉,都因为辽国的救援,不得不放弃。到太宗时期的979年,北宋经过长围久困,终于攻下晋阳,消灭了北汉。这次因为北宋做了很充分的准备,所以辽国并没有及时救援北汉,导致北汉被灭。北汉灭亡后,宋太宗乘战胜之威,马上就转兵进攻辽国,却在高粱河之战中被辽国击败,宋太宗乘牛车仓皇南逃。这是自高平之战中后周击败辽国以来,辽国第一次在大战中战胜北宋,双方攻守形势就发生了变化。

但北汉灭亡之后,宋朝全力进攻辽国,也让辽国有了唇亡齿寒的感觉。虽然辽国在高粱河之战中击败北宋,但北宋此时仍然处于攻势一方,辽国也感到压力比较大。也就是在此后不久,西夏宣布归顺了北宋。因为消灭北汉之后,北宋的势力就和西夏正式接触了,西夏必须做出选择。但这时候辽国选择了支持西夏,利用西夏来牵制北宋,以使北宋两面受敌,不得不分兵应付,不能全力对付辽国。在北宋正因为和西夏的战争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辽国就趁机派遣使臣出使北宋,敲诈北宋,迫使北宋提高了岁币数额。

到宋神宗时期,北宋和辽国的态势比较稳定,于是北宋开始在西北方向发力,不断派兵进攻西夏,压迫西夏,一度占领河湟一带,拓地千里,在战略态势上已经对西夏形成了全面的压力。一直在北宋灭亡之前,都还在持续的对西夏用兵,西夏已经被压迫得非常局促,如果不是东北局势有变,让北宋看到了消灭辽国的机会,而能改让北宋继续持续进攻西夏,是完全有可能彻底消灭西夏的。辽国灭亡之后,金国突然灭了北宋,西夏也就解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