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去之人的夙愿不是复仇,而是和平——《西线无战事》读后感

 新用户1606Lek8 2020-11-27

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我打开了这本给予我极大震撼的小说——《西线无战事》,它让我在习以为常的安宁与和平中,一瞥战争之残酷。

“这本书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他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却还是被战争毁掉了。”如果说二战是因为希特勒的个人野心作祟,继而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反击而爆发的一场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的话,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几个列强为了争夺世界霸主地位而互相攻击,最终演变成了世界大战。和二战中自发上前线保家卫国的战士不同,一战中的青年们完全是被自己的国家连哄带骗弄上战场的。虽然和二战中的青年一样,他们是为了国家而战斗,然而这种“为国而战”却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受到当时当局者的蛊惑,于是他们被推上战场,为了当局者那可笑的利益而战斗,而他们的一切,也就在这战斗中被摧毁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年仅19岁的主人公保罗与伙伴们本该和我们一样在教室中嬉戏喧闹,埋头书卷,却扛上了沉重的武器,步入人间炼狱一般的战场:弹片横飞,一个不小心便削下人们的头颅。机枪轰鸣,人们如成熟的麦子般倒下。空中的战斗机一刻也不停下飞行,投下成片死亡的阴影。坦克如辗过一只蚂蚁般从人们的躯体上开过,带着一片血痕。军医院外,残肢与尸体如山般堆积,招来苍蝇盘旋。虽说未身临其境,已让我的心紧紧揪在一起。“战争把我们的一切都毁了,我们已经不再是青年了。我们不愿再对这个世界发动进攻,我们是逃兵,我们躲开自己,躲开我们的世界。”保罗的这番感慨令人深思。曾经的美好,如今全都变得黑暗无光,世界坍塌,支离破碎,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是战争!是那该死的,可诅咒的战争!保罗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死去,他虽躲过了炮弹,坦克,飞机,机枪,毒气,寒冷,饥饿……却在精神上早已死去。从他亲手杀死第一个敌人开始,他就已经对活下去没有动力了。

随着时间进入一九一八年,一战的硝烟逐渐散去,黑夜也慢慢地有了黎明的前兆。然而保罗却在这个时候倒下了,在马上就要等来和平的这个秋天里倒下了,他倒在了西线,倒在了战争结束前的西线战场,当初和他一起在这块土地上征战的人们也都已不在,那些青年早已倒下。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他们倾尽全力倾尽生命换来的,仅仅是军需处板书上的一句“西线无战事”,他们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得到,没有人关心他们的生死,他们得到的仅仅是被列强争斗而改变的人生轨迹,仅仅是被拖上战场成为列强争斗中的炮灰。仅此而已。他们也曾讨论过战争为何发生,并不是政治家、军事家口中保卫民族、保卫国家的伟大信念,只是因为那坐在会议桌前的人们一句轻轻的话语,因为人性之中难以克制的贪欲与进攻性,死神便接管了欧洲大地。

当今世界,一把达克摩斯之剑悬在人们头顶,世界级的大战可能不会出现了,但还有很多很多地区和国家燃烧着战火,还有很多青春的,年老的,多彩的,平凡的生命凋零在枪下。和平,万人高呼,万人期待,我也将加入他们,祈祷或者高呼。

合上书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思绪万千。走廊中同学们的打闹嬉笑清晰可闻,而遥远的枪炮轰鸣之声仿佛也传入了我的耳中。和平年代的你我,是那么的幸福健康,但这个世界上依旧有很多人身处炼狱之中。想到这,我愈加渴望和平,渴望这个美好的世界处处开满鲜花,处处溪流清澈,处处都有和平鸽起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