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晚风吹过,又怀念起在邦加海边的夏天

 印尼视角 2020-11-27

加四面环海,美丽景色不亚于巴厘岛。尤其海产丰富,孕育着出色的马来菜系传统。

绿色的2个岛屿就是邦加-勿里洞省

像邦加的老鼠海滩(Laut Tikus),由于很少人前往,仍然保持原生态景色。而邦加(Bangka)省会槟港(Pangkal Pinang)砖窑港口(Pangkal Balam)附近的Ketapang渔港,供应丰富海鲜。

邦加的老鼠海滩

槟港附近的渔港


01
印尼经典咖喱鱼

邦加多海产相当闻名。下图为制作鱼松(Sembelingkung)过程。它是用马鲛鱼(青岛、大连称鲅鱼(读巴))肉加上香茅、黄姜粉及椰子汁干炒成。味道好,耐储存,是邦加人出岛出国馈赠亲友的传统食品。

有一次在澳门几天,一直想光顾东南亚菜馆,因为据说澳门的东南亚华侨比香港还多,尤其缅甸华侨,他们经营的菜馆小有名气,但就是找不到,感到有点无奈。

回到广东的居所后,太座兴致勃勃,一大早就奔市场,以60元大洋买回一条一斤半的大海鲳,虽然贵得很,但比香港估计得的120元的价格,还是便宜。然后拿出他早已在香港调制好的咖喱酱,烹制一顿典型的印尼邦加咖喱海鲳,令我胃口大开,还加饭超标,如此下去,想不胖都难。

我太太(堂客、媳妇、屋里的、统称太座)烹制的印尼邦加咖喱海鲳,味道十分正宗,完全可以在中国开连锁店

之所以称其为“典型的印尼邦加咖喱海鲳”,因为邦加还是雅加达的一些餐馆,餐牌或墙上的广告,标上“Makanan laut khas Bangka”(典型的邦加海鲜菜肴)字样,标榜它是做邦加菜系的餐馆,以吸引顾客。

太座的烹调技术乃印尼娘家祖传秘方,是典型的邦加马来族菜肴技术,本属秘不示人的知识产权。但为了酬谢广大读者的厚爱,经常来本公众号逛逛,所以在此全盘托出,供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欢,有什么问题欢迎免费咨询。哈哈!

邦加海鲜咖喱酱配方(Resep makanan laut khas Bangka):

南姜(印尼文Langkuas,香港的日本食品店或国内的太平洋南洋食品超市有售)1根;

黄姜(印尼文Kunyit,即中药姜黄晒干前的新鲜根块)2根;

去皮的红葱头6个;

去皮的大蒜1个(小个的2个);

大红辣椒2个(怕辣的可用不辣或微辣的辣椒);

虾膏2个饭勺的量(印尼文Terasi,马来文Belacan。产自南洋最佳,来自港澳及广东台山地区的也可以)。

烹调程序:

1.将上述6种材料,放入搅拌机磨碎备用;

2.将海鲳洗净,横切成块备用;

3.取出适量咖喱酱(1斤鱼约用三饭勺),置入锅里,开火,加点植物食油翻炒;

4.先把酸角加水搅拌,约2个大汤勺,加入锅里(酸角的印尼文Asem,云南最多,也叫酸豆);

5.置入海鲳鱼块,将咖喱酱汁浇在鱼块上面,煮熟即捞起,置入碟子慢慢享用。


02
印尼沙拉
南洋气候炎热,使人胃口不开,但水果产量丰富,提供了制作沙拉的天然食材。沙横的菠萝最有名,故该地又称菠萝城。其镇徽也是个大菠萝。当地人利用它来制作RUJAK(沙拉)。材料来源于菠萝、莲雾(JAMBU)、沙葛(MANGKUANG),切块拌以事先调好的酱料即可食用,既消暑又健康。
莲雾(JAMBU)

值得一提的是,RUJAK好不好吃,酱料是关键。其成分为花生酱、虾酱、红糖、醋、辣椒粉及各种香料,如KETUMBAR香菜籽粉(芫茜籽),研磨调匀。

印尼沙拉RUJAK


03
印尼特色海鲜佳肴

香港入夏以来,闷热的桑拿天令人胃口不开。东南亚四季皆是夏,整天出汗,影响食欲,难怪其菜肴香辣为主。加上天气热不好放,多数煎炸,因为不缺油,棕榈油、椰子油很丰富。

椰子汁咖哩杂菜(嫩菠萝蜜Nangka等)

印尼著名的Ikan Kakap(红鲷鱼),油炸之后,加上浓重的咖喱酱料再煮
印尼爪哇一家华人经营的饭馆以崇尚自然出名。一进餐厅,吃饭,夜晚迎着习习海风,非常写意。饭厅里有水池,养着好多价值不菲的锦鲤。 



左上:咖哩螃蟹、左下:罗望子(酸角Asam)煎鱿鱼(墨鱼)、右图:咖哩海虾

这是沙爹(SATE),竟用香茅梗代替竹棍,此物在印尼屋前屋后遍地皆是,物移则贵,香茅在香港每条值5-6元港币。

亲们,疫情结束后,假如您有机会来印尼,别忘了按图索骥,享受我们介绍的印尼佳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