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暗花明又一村”VS“一目了然”,东西方园林大不同

 dingwenbei 2020-11-27

去欧洲旅游,第一次看到西方园林,完全不能想象竟是这个样子,与中国园林毫无相似之处,整个是两个概念。若非亲眼所见,难有如此亲身体验。

西方以巴黎凡尔赛宫的皇家园林最为典型,中国则以苏州园林最为经典,中西方有诸多有趣的不同。

首先,西方园林建在一块规整矩形的平面上。

而中国园林往往建在依山傍水之处,随形就势,高低错落。即使无山无水,也要平地挖湖造山。甚至用太湖石造成假山,山中有洞有石阶,能登临,宛若天然。

西方园林整个规划成几何图案,小路多是直线交叉,或标准圆弧,构成矩形、圆形,半月形,星形。一眼望去便一目了然。

中国园林则讲究曲径通幽,就跟野外自然形成的小路一般。而且讲究园中套园,咫尺方寸间也要造出“别有洞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西方园林中把花草修剪成方墩,或整齐的篱墙,各色花卉与绿草构成种种几何图案,织成一块块花毯,人工意味明显。

而中国园林则花草完全随其自然,保持野趣。

凡尔赛宫设计类似几何图案

中国园林设计崇尚自然,曲折掩映

西方园林中,树木修剪成锥塔,高低大小一致,整整齐齐排列有如军阵。

而中国园林中的树木完全保持自然野生状态,不修剪,不排列,高低不一,疏密有致。既有高大的千年古柏,又有新生小树。

在西洋园林中往往有迷宫,或用砖墙,或用绿篱,弯来折去,增加趣味。它的文化渊源很明显来自希腊神话中的“米诺斯迷宫”,那里关押着牛头人身怪物“米诺斯的牛”,后被雅典王子忒修斯用毛线指路,进入迷宫,杀死了“米诺斯的牛”。迷宫文化体现了人类的数学和游戏智慧。比如圆明园的西洋楼遗址中有一块万花阵,就是迷宫,我跟女儿曾在里面游玩,差点儿转不出来。

中国古典园林则没有这种迷宫文化。

西方园林中的建筑往往是一些布置在中轴线上的高大宫殿之类,厚重的石料,巍峨的体量,对称的结构,建筑往往是园林的核心,园林不过是建筑的附属。

而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则讲究小巧多样,亭台楼阁,廊桥轩榭,散点分布,若有若无,若隐若现,造成类似山野村舍的自然效果。中国园林往往不以建筑为核心,而以辽阔的水面为核心。如北京颐和园、北海、龙潭湖、陶然亭、紫竹院,皆如此。廊桥轩榭多为附属于水景的小建筑,倒影为其生辉。

说到水也大不一样,西方园林中的水景往往做成规整的水池,长方形,圆形,面积都不是很大。

而中国园林则不同,水面一定要保持自然湖泊的形状,面积大小不一,大者如西湖、昆明湖、福海,水面辽阔,往往还有小岛,做成蓬莱仙山的效果。小者也许只有一汪小池,但也决不方正规整。

西方水池中一般不会有动物。

而中国园林不同,池中有鱼,有鸭,有水鸟,多了许多自然生机。

西方园林中的水池用石料砌成整齐的边,而中国园林则为自然坡岸,顶多散布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块。

西方水池中往往安排有喷泉,以人工动力定时喷涌,就连圆明园里的西洋楼也搞成十二生肖喷水。

中国传统园林决无这种人工痕迹的喷泉,而是从假山上流下几股小小的瀑布,长短不齐,造成山野效果,讲究小桥流水泉声瀑布。

西方园林中大多有雕塑,多为人像或神像的石雕,这些雕塑往往是园林中艺术的精华所在,极尽精美。中国传统园林中决无这类雕塑,能与之相比的是太湖石,太湖石讲究“瘦皱漏透”,决无人体雕塑那样的明确定型,而是奇形怪状,或像牛像虎,或似人似云,给游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正如西方园林中的雕塑那样,某些著名的太湖石往往成为整个园林中的灵魂。

凡尔赛宫中的雕塑

东方园林有许多“题额对联”起到“画中有诗”的文化点睛作用。如《红搂梦》第十七回写到贾元春即将省亲,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各处亭台楼阁要题额刻对,否则“偌大景致,若干亭檄,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于是,贾政带着众清客和宝玉一路游赏,按其景致,题额对联。可见,题额对联是起“画龙点睛”之作用的。比如著名的“西湖十景”就是最好的例子。

岳麓书院的这副对联名满天下

西方园林似乎没有这样明显的文化标题,不过他们的每一座雕塑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古希腊或古罗马神话或古代传说,中国游客很难闹清楚,而西方人一看便知其文化内涵。比如太阳神阿波罗和月神迪安娜之母拉多娜的一组大型雕塑,就展示了拉多娜因饮水解渴被农民阻挡,便把他们都变成青蛙这样一段神话。

凡尔赛宫大型雕塑蕴含着一段变青蛙的神话故事

总之,中西园林之不同,全在其文化渊源的不同。

西方表现的是“人定胜天”,一切均出自明显的人为,一定要跟大自然明显区别开来,要体现出人的伟力,设计师的设计之功。

中国人则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一切顺从自然,尽量贴近自然,不露人工雕琢痕迹,进入园林就好像处在天然野外似的。

西方园林处处表现科学与数学,尤其是几何学。它的中轴线,放射线,对称图,从空中看下去,简直就是几何作图板。它的建筑或水池,也都体现着黄金分割比例。就连西方的菜肴,也是用几何图案来美化。

中国园林几乎看不出任何明显的数学比例,虽然它的建筑肯定也符合建筑的数学规律,但从表面上看不出来。

西方园林往往是显贵们奢华、财富和力量的展示,是人类创造力的张扬,所以它要处处显露出改造自然,设计人间天堂的理念。

而中国园林却往往包含着士大夫退隐山林的精神寄托,所以它要营造一个闹中取静,师法自然的小环境。

中国人进入园林中,心境会很自然地静下来。坐在小亭中四下张望,每一面都会构成一幅不同的山水画。走在山水之间,沿着小径散步,会有“步移景异”“一步一景”的动态变化效果。而西方园林则不会,一进园便一览无余,无法形成多变的画面。也没什么“清心静养”的雅趣,只会叹服和敬仰人类的创造力。

中国园林适合作画、钓鱼、休闲、谈情

中国古典园林多由画家设计而成,所以才能呈现出处处有山水的,江山如画的效果,如果坐在里面画一两幅画也颇有意趣。而西方园林只是建筑的附属,用来衬托建筑的宏伟,它并不适合于画家作画。西方画家如果想画风景画,只能去真正的田野森林,决不会在园林中作画。

时至今日,东西方园林都在相互借鉴学习。中国园林中也出现了雕塑、喷泉,和规整的水池,甚至带有西洋味的园林建筑小品。而西方园林也开始理解中国园林的妙处,理解自然野景的趣味,有时甚至将中国古典园林整体仿移至西方,使之耳目一新。(图片来自网络)

文/闲云若海

朗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