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滴耳那些事儿~

 上海药讯 2020-11-27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方阅

听,是耳朵最主要的功能,也是个体与外界沟通交流、感受大自然的重要方式。

2019年3月3日,也就是明天,是第19届全国“爱耳日”。

“爱耳日”的宣传教育活动历经19年,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爱耳、护耳意识,有效地减少了听力残疾的发生。本次爱耳日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条爱耳小知识: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情绪稳定。

2.不要习惯性的掏耳朵。经常用棉签或挖耳勺掏耳不仅易将耵聍推向耳道深处,还会损伤外耳道引起发炎等状况。

3.避免噪声。减少佩戴耳机时间、长期处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要做好职业防护等。

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如果病情需要使用。

5.谨慎游泳。患有耳部疾病的人游泳时应格外小心。

6.避免耳部外伤。耳朵很脆弱,一个耳光都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7.如果出耳部不适现象,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引发耳痛的疾病排行榜TOP3: 外周耳炎:

如果发现向后拉拉耳廓,疼痛加重的话,则外耳道炎可能就比较大了。一般会和上呼吸道感染一起发生。也会因为进了脏水,比如游泳、洗澡,或者挖伤耳朵造成。

治疗目的:消除炎症。

治疗方法: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可配合口服抗生素。滴耳的方法同耵聍软化法,只是用量减少,一般2-3次/日,2-3滴/次。具体用量请遵医嘱。

治疗时间:一般疗程为7-10天。

引发耳痛的疾病排行榜TOP2:分泌性中耳炎:

这里,先让大家有个初步的认识。

如果发现病人有以下两种情况,就应该高度怀疑:1、近期感冒,鼻炎发作病史,发作后几天开始耳痛。2、感觉耳朵被纸闷住了。虽然它也叫做中耳炎,但是与大家观念中向外流“水”的化脓性中耳炎不同。它的“水”都聚集在鼓膜后方的鼓室内。不往外流。【划重点】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在诊断治疗方面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分泌性中耳炎的病根不在耳部,而和一个叫做“咽鼓管”的通道有关。它在哪里?进入鼻孔,往里走,走到一堵大墙前,左右张望一下,旁边有两个小门,那就是咽鼓管在鼻腔入口了。

治疗的目:控制感染,解除阻塞,重新开放鼻腔后方的咽鼓管开口。

治疗方法:首选药物治疗,一般为能够收缩鼻腔粘膜的滴鼻液,喷鼻剂,促进黏液恢复及排出的促排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话,可能需要咽鼓管吹张,中耳腔抽液,中耳腔置管,腺样体切除等。

治疗时间:要安安心心、不急不躁的用药,有时感冒咳嗽已经好转,但是耳闷还是存在,声导抗检查鼓室压力还是负压。

该疾病治疗时间较长,一般疗程为2-4周。

引发耳痛的疾病排行榜TOP1:耵聍栓塞

这个一眼望去,不明觉厉的名称,翻译成“人话”,就是“耳屎太多,堵住耳道”了。不要觉得可笑,根据我多年苦逼急诊经验,这种情况的发生率是最高的。

治疗目的:清洁外耳道。一般不建议直接掏耳屎。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先使用软化剂软化。医院配置的碳酸氢钠溶液或者滴耳液,都可以通过浸泡软化耳屎。一般2-3小时滴一次,每次滴到外耳道口,将耳廓向后下牵拉几下(儿童),让液体充满整个外耳道,保持耳道口向上,浸泡五分钟。浸泡后,有液体流出可擦干,不需要用棉签伸入外耳道清理。三日后,再返回门诊,由护士用生理盐水的进行外耳道冲洗。浸泡的越松软,冲洗的效果越好。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