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最美不过

 五月华语 2020-11-27

     连续听了四天的讲座,五个专家都很有特点。第一天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周军,第二天是华中师大的陈默,第三天有两个专家,上午是犹太后裔沙拉,下午是周慧玲,第四天是孙云晓教授。人人都有特点,人人都有个性。周军教授是心理学博士,侧重理论,重点讲解历奇辅导;陈老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大量的病例或者案例热热闹闹;第三位老师沙拉,70岁,没有演讲稿,没有ppt,都是讲故事;第四位,69岁,激情四射,妙语连篇;第五位,63岁,悠闲淡定,理论联系实际。

     每个专家我都很欣赏,最欣赏的还是那位70岁的老人。

    首先,她很有感情。我是错过她的开场的,因为是在分会场,加上刚开始的转播效果不太好,我并没有很快明白她的话,直到我听到一个词“契约”。在中国,或者说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个词是几乎不用的。我再仔细看了一下她的脸,这的确是一张不同于亚洲人的五官搭配,但是,她的表情又告诉我她是中国人。我们很多时候判断一个人的国籍,不是看她的五官,而是表情。在美国看到太多和我长着一样五官的亚洲人,但是,她一张口就知道她不是亚洲人,因为五官制造的表情才是最关键的。她的声音渗透着强烈的感情,我认真听到第二句的时候,眼里就有泪了。需要承认的是,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打动的人,但是,前提是真的有感情。那时,我对她一无所知,仅仅两句话就让我流泪,足以说明她的感情真实、真挚而强烈。

  其次,她通过讲她自己的故事来讲观点,传达理念,这一点和我的报告很相似。我认为,所有的观点都应该有论据支撑。说话讲演和写论文还有点区别,讲演的直接听众是面对面的,所以,大家能否听得下去也取决于讲演是否有趣。世界上的故事太多,但,真正对一个故事有发言权的莫过于本人,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与其讲陌生的模棱两可的道听途说的别人,不如讲真正参与的真实的自己。通过一件事,自己成长也罢,收获也好,都是鲜活的。沙拉一共讲了15个故事,在这里,我暂且不来整理她的15个故事,她每个故事渗透一个道理。如此生动,更有说服力,大家听得都非常投入。

   第三,她是如此地有修养。演讲过程中,只要有一个人鼓掌,她就会停下来说谢谢。她说了不下20遍的谢谢。演讲结束后,除了在主会场她和学员一起照相,她还专门到分会场和大家照相。我也是在那个时候,有幸见到了她本人。很多人在挤着和她合影,我就敬了她两杯水。没有太多期望的我和母亲去吃饭了,回来的拐角处又碰到了她。我给她介绍我的母亲,她对我母亲说:“你的女儿很优秀”,还主动邀请我和母亲和她一起拍照。

   第四,她是真正的教育者,为全民做真教育。参加会议的老师带孩子的不少,孩子们在会场大声说话的,来回走动的。有些专家也很不满,间接提出了意见,可是带孩子的人几乎没有搭理,依然跑闹不止。沙拉是不同的,她直接制止了孩子们的行为,并对家长直接提要求,她的会场秩序最好。我想起在美国的教堂里,无论孩子几岁,都非常的安静。他们穿的非常得体,温文尔雅,一看都很有教养。我曾问我的father ,他告诉我,他们一直教育孩子应该知道什么场合怎么表现。

   在美国,如果有人发现孩子受虐待,邻居可以随时打电话报警,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不仅仅属于父母,更属于国家,人人都有保护和教育的权利。一个行为不太规范的孩子也会有人指导他,教育他。

   她是多种文化的融合者,她是多国信息的集结者,我看到了一个自身非常有修养、有情感的用心讲故事的真正教育者,世上最美演讲不过沙拉,非常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