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齊斎微书话|什么是真的“好书”?

 tcfzhf的图书馆 2020-11-28

       真的好书,不在于薄厚,而在于是否对这个社会有用。
        经世致用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追求,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也,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从这一点上来讲,从古至今,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一直没有改变,不要因为知识分子发发牢骚就不爱国,知识分子内心里面一直爱着自己的国的,因为真的爱,所以才会找出来各种不足以进一步完善它。
       每当国破山河在的时候,再窘迫的知识分子也不忘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古代的不胜枚举就不说了,进入近现代,“学以致用”依然是知识分子最迫切的思想体现,比如钱穆先生所著的《国史大纲》,就是在抗日民族战争节节败退民族情绪极端低落的情况下,为了唤起民族自豪感而作;再比如史念海先生的代表作《中国疆域沿革史》,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吞我东北、列强虎视眈眈,我边疆地带受到严重的威胁时,受顾颉刚先生之命所作,目的很简单,也是唤醒国民对自己国家和国土的认知感和自豪感。
       如此好书,不胜枚举,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在社会转型的大时代中更能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其实这些书都不厚,多则六七百页,少则二三百页,甚至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就像这本儿《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一样,小32开前后不过260页,但却在改革开放之初,对指导人们认识黄土高原的历史与现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生态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史先生在书中指出:黄土高原并非是自古就为不毛之地,曾经也被茂密的森林植被覆盖着,但由于过度开发无序开采的人为因素,最终变成了这样的沟壑丛生荒凉沧桑,既然曾经是森林,就能再次成森林,经过40年的变迁,而今的黄土高原早已不是人们心目中那种尘土漫天、沙尘狂飞的状态了,而是放眼过去皆为绿、沟壑之间全成荫了。
       本书的写作即受到当时陕西省省委书记马文瑞同志的邀请,目的很明显,作用也很突出——为了绿水青山,为了祖国的大好山河——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存在价值。

        忘了真的好书,不媚俗,不迎风,不阿世,不脱时,不离世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