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耀:紫韵传情翰墨香

 泊木沐 2020-11-29

呈祥献瑞真国色

68×68cm

紫韵传情翰墨香

——观林耀花鸟画展随想

文/李丛

南国正值入冬之时,天气微凉,百花凋零,但此刻“明盛艺苑”展厅里的紫荆花却开得正旺。我所说的“紫荆花”,是指画家林耀笔下的紫荆花,它们比现实中的紫荆花更具生命力。

紫气东来

50×96cm

素闻林耀早年师从潮籍国画名宿杨思园先生,杨氏是民国时期与刘昌潮、李开麟、陈大羽、林受益、王兰若诸家一起毕业于上海美专的一代国画名家,因以画牡丹而闻名,在当时画坛有“杨牡丹”之美誉。林耀有缘随名师习画,懂得师其法而不师其技,师其神而不师其形,因此另辟蹊径,把描绘对象最终定格在紫荆花这一独特的题材之上。

紫韵

50×50cm

紫荆花不但姿色优美,而且可入药除病,其实它还是清华的大学的校花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市花。晋代文人陆机有诗云:“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后来又演变成兄弟之间分而复合的故事。据南朝吴钧的《续齐谐记》记载,传说南朝时期,京兆尹(汉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长)田真与兄弟田庆、田广三人决定分家,当别的财产都已分置妥当时,却发现院子中还有一株紫荆花树尚未处理。当晚,兄弟三人就商量将这株紫荆花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没想到第二天清早,当兄弟三人前去砍树时却发现这株紫荆花树枝叶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零。田真见此状不禁对两个兄弟感叹道:“人不如木也!”于是,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来,从此和睦相处。而那株紫荆花树好象颇通人性,随之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机。故此,紫荆花自古以来便成为家庭美满、兄弟和睦、骨肉情深的文化象征,深受文人墨客所喜爱。

紫气春风润香江

138×69cm

算起来,林耀精研紫荆花已有好些年头了,尽管紫荆花这个题材在历代画家中偶有表现,但毕竟不像牡丹、荷花、紫藤、梅兰竹菊等传统题材那样喜闻乐见,而将它作为终其一生的创作对象者,以及历史上专门画紫荆花并闻名于世的国画家,就更是凤毛麟角了。面对任何一种不太成熟的绘画题材,要发掘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美学体系终究是极其艰难的,毕竟没有太多的“前车之鉴”的范本可以参考仿效,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林耀在“创业”之时所遇到的种种困扰都是在所难免。

紫气东来

68×68cm

林耀笔下的紫荆花,总共有三个特点:一是构图饱满,繁而不乱,哪怕大幅巨作,也能控制得游刃有余;二是注重骨法用笔,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力求线条苍劲且富有韧性,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他在线条上凿出来的那种狠劲;三是溶入西洋技法,设色大胆,浓艳厚重,带有强烈的金碧辉煌的现代装饰味道。他擅长用奇崛拙辣的枯笔拉长线,穿插于各种水乳交融、色彩斑斓的块面之间,再通过笔端的皴、擦、点、染,将西方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熟练巧妙地运用到构图中去。他的画面永远给人呈现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的积极心态,观其画,总有一种汹涌澎湃、痛快淋漓的郁勃之感。

紫气东来

50×50cm

除了擅画紫荆花之外,荷花和梅花也是林耀不厌其烦经常表现的题材,他笔下的荷花注重布局,以气势跌宕之态取胜,有时用大红胭脂没骨凃之,有时以墨色铁线勾勒而为。梅花则画得仓润饱满,色泽亮丽,并且基本都是处于盛放状态,与其一贯的浓烈画风可谓一脉相承。至于其他各种藤类花果,如葫芦、紫藤、木棉、玉兰、竹子等题材,他照样可以信手拈来,各成妙趣。

品香图

50×50cm

尽管近年来林耀在山水创作方面数量相对较少,但这一类型的佳作依然也频频出现。他的山水画基本上都是现场写生,取材有别于传统山水那种专门描绘深山老林的古老模式,而是深入都市,哪怕一座建筑,一架小桥,甚至一间破屋,皆是他所描绘的对象。他的画既有传统又有当代,比较符合广大群众的审美意趣,通过繁杂的层层积墨和大胆用色,使画面看起来十分拙辣凝重,又营造出一种通透幽深的意境。

秋枫长青

138×69cm

林耀是生活中的智者,平时在公众场合言语不多,不善表现,唯有与挚友一起品茗论道时,才能让人感受到其清醒和理智。毕竟他的心思只专注于对艺术的探究,其他琐事对他而言纯属多余。因此,我们有理由看好林耀的未来!

2014年11月28日

雪虐风号愈凛然

68×68cm

朝阳照耀相辉映

180×97cm

雄立

60×66cm

日啖荔枝三百颗

68×68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