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这9大好处你千万不能错过!

 吴守立国学智慧 2020-11-29

“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

这句话是说,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这将对他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细数中国土地上历来名家,无不饱读诗书;放眼民国时期,大师辈出,皆少不了背诵国学经典的经历。

《古文观止》

胡适在十一岁就可以独自看古文书了,三岁在私塾读书培养了他对国学经典的阅读习惯。他虽倡导新文化运动,却在家教自己的孩子《古文观止》。他看过《纲鉴易知录》、又读《御批通鉴辑录》,并点读《资治通鉴》。这是他研究历史的第一步。

钱钟书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具智慧的头颅”。他精通多国语言,擅长经史子集,人称“博学鸿儒、文化昆仑”。钱老先生的父亲是20世纪30年代的四大国学大家之一,也是来自家庭的熏陶,形成了钱老先生取之不尽的文化财富。

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理应博通地理。殊不知他从小就读《唐诗宋词》、《论语》、《孟子》。他说:“中国的哲学,对我这一生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远比那时候我的父亲教微积分,找一个家庭教师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

每个人小时候看过的书,都会成为他身体或精神的一部分。

让孩子从小读经典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1、读经典的孩子专注力会得到提升?

  内心的宁静、安详是专注的前提。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静心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2、读经典能很大程度增加识字量?

   小学的教学大纲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认字量是2500字。一部《道德经》五千言,不重复的字1800,论语不重复的字1399个,加起来多少?3199个字,两部书就把国家教学大纲计划的小学认字量给超过了。

  而我们的孩子晚上写,认生字,背课文哪一天是晚上八点之前做完的?哪一天不是早上七点起床的?如果我们的孩子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六年,只是认了2500个不重复的字,而且这些字没有生僻字,没有高难字,都是以小猫钓鱼为起点的简单字。六年的付出...心酸吗?值得吗?

       所以,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教育,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迷信学校的教育。再好的老师,也没有四十六颗心,去一一面对每一个孩子。有一天,孩子问题重重的时候,别人从来也不会说这个孩子没有学校教,只会说什么啊?对了,没家教。

    《千字文》有一千个字,《论语》是一万六千字,《道德经》是五千个字,《易经》是两万四千字,一年孩子背完了数万字,认字已经不是一个问题。

3、读经典的孩子会爱上阅读?

  因为读经典习惯以后,产生对文字的喜悦心,对文言文产生亲切感,会让孩子强烈爱上阅读。湖南吃辣椒长大的孩子,长大喜欢吃辣椒,北方吃面长大的孩子,长大的主食还是面。人生最初进入习惯的吃的,学的,文字,都会成为一生的习惯。

4、读经典能让孩子的阅读速度飞速提升?

  是的,所有的孩子读经以后都会不同程度地提升阅读速度,爱上阅读。50%的读了经典的孩子阅读速度能够一目十行!

  大家都知道一句生活中的话:“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难走的是上坡路还是下坡路啊?读经典的孩子,读书的起点比别人高,是一开始就站在高岗上看世界。读了很多的经典,来读白话文,不是就是可以一边哼着歌谣,一边走下山的路吗?不但一目十行,还能即时记忆,恍如照相机,一页页把白话文照下来。

  读经典的孩子,拿到语文书,一个学期的内容,正常来说是一天可以背完的。

5、读经典可以帮孩子减负?

  中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分数”是紧箍咒。孩子们疲于奔命,小学六年,每天都在写字。这样的孩子,是没有自己的童年的,因为他们“朝起早,夜眠迟”,周一到周五白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晚上要练琴,做作业,周六到周日奔波在各种兴趣班。白天在学校稍有不慎,老师家长两面夹击。老师电话,信息, 一来,孩子就是犯了错误的小绵羊,由家长老师磨刀赫赫,真的是很可怜的!

  而读经典的孩子由于很深的理解力,对语文,数学,各科的理解力更强,学得更加轻松。

6、读经典会让孩子成为记忆超人?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尤其在13岁前,具备某些超强的能量。正常坚持读经典一年的孩子,无论古文还是现代文,基本上能够读两遍,背出来。这是科学,是因为一年的时间磨练了脑细胞,培养了立即记忆的能力,孩子具备这种能量。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记忆力过目不忘,别小看了这个记忆力过目不忘,在我们中国的应试教育的现状里,这个是抵御应试教育摧残孩子的法宝。这样考什么都行,我的孩子背书像打开流水的水龙头,想开就开,想关就关,多么顺其自然,没有心理压力。单词要背,句子要背,物理公式要背,数学例题思路要背,更别说政治,历史,语文这些 了。如果通过两到三年的训练,孩子养成过目不忘的习惯,是给了孩子一根神奇的魔术棒,解开了现代教育的枷锁。

7、读经典的孩子作文写得好?

    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作文自然就好了。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8、读经典的孩子更懂得担当?

  读经典的孩子的人生观是从小树立的,一个目标执行力很多年,也没有改变过,自然懂得承担。

  举个例子:读经典的孩子与不读经典的孩子成人后去拜佛。一个孩子说:‘佛祖,请保佑我事事顺意,家人平安吧。’这是推卸责任啊,佛没有办法去承担每个人的责任,如果有,那就是迷信了。

  读经典,有内功的孩子长大会知道,其实佛是科学,不是迷信,佛法是最大的哲学,他会求佛说:请保佑我有能力保证我的事业顺利,家人平安吧。他会知道,责任是自己的,佛保佑他付得起自己的责任就好了。所以读经典的孩子当然懂得担当。
9、读经典是与圣贤为友?

     大家都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亿万身家有亿万的圈子,千万百万有他们的圈子,蛇鼠是一窝的。那为什么印度的贫民窟那么多孩子走向美国的硅谷?往上去看,都有一个让孩子阅读的父母。你的孩子不能跟奥巴马做邻居,没有关系,巴菲特不是孩子的叔叔,没有关系,与老子,孔子不处同一个年 代,没有关系。因为这些伟人,圣人都会立言,著文。背诵他们的文章,是孩子们的心灵鸡汤,是进入到这些伟人心灵最深处的旅行,天天与伟人相处,孩子们不成为有大智慧的人,成为杰出的人都难啊!

在广东卫视的某档节目中,6岁国学才女李尚荣的表现惊艳四座。

  她所认为的国学似乎是一把钥匙,能指导他解决问题。

小尚荣说过一句令成年人自愧不如的话:国学教育不昂贵,但很奢侈。没有长时间的学习,是不会体会到乐趣的。

这句话的确来自这个小女孩,而其中散发出的强大的气魄和自信,那是她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来的。

我们无法断言小尚荣的未来会成为什么样,但一个充满自信、道德高尚的人,一定更得到世人的尊重和推崇

你的孩子学习国学经典了吗?如果开始了一定要坚持哟,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国学经典的乐趣与魅力,如果还没有赶快抓紧时间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