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逐渐被遗忘的节日 下元节 ,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就分别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祖先,并祈求水官排忧解难。 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十月十五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时节,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人们会焚“金银包”祭拜祖先: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给逝去的人们寄去思念并祈求美好的祝愿。先人们若收到了“金银包”,说明世上还有人挂念着他们,而被记住的先祖也不会消逝。 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供奉先人的牌位和遗像,回忆起有关他们的一切,向他们致以真挚的想念,同时心中蕴含对在世之人的希冀。在祭祀的过程中,仪式感架起了活在当下的人们和已故去之人的神魂交流的桥梁,仿佛只要彼此想念,他们就不曾离开...... 口中吃得清和味 豆泥骨朵 下元节也有其独特的节令食品,以北京为例,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豆泥骨朵”就是“豆沙包子”。这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早在几百年前的明代,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 糍粑 客家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下元节这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的食俗。糍粑是以上等糯谷蒸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糍粑的食用方法很多,佐料也很讲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等。 米果 神农氏在潮州被称为“五谷主”,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潮汕地区祭祀五谷主,要蒸制一些象征农具、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大米为主要原料的米果便是其中之一。 文采风流今尚存 意境绝美,辞藻精妙的古诗词往往能跨越时空,沟通古今之人、天地万物,从而唤醒人们记忆深处的声色影像。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描写下元日的诗作,看看古时是如何过下元节的吧! 七绝·下元节 路人拂晓到郊南,行色匆匆祭下元。 送上纸衣能取暖,阴间先祖也知寒。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 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式微式微,胡不归 道教中的三元节,上元节主要是祈求天官赐福,中元节是祈求地官赦罪,下元节则是解厄、荐亡。这三个节本来是互相独立的,不论宗教意义还是节令意义,都有各自的特色。然而问题就在于,它和中元节的习俗有着细微的重叠。所以这个宗教节日扩展到民间后,就慢慢趋近于中元鬼节了。 现代社会,并不是人人都信传统的鬼神之说,但是很多人依然年复一年地在某些日子里,选择祭祀逝去的先人。这不仅代表的是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生死观,也寄托着生者对死者的追怀、念想。 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也应有相应的进步。我们要做的不是抵制西方外来文化,更不是数典忘祖、崇洋媚外,而是在坚守自身文化阵地的同时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因为不论是中西方抑或本土外来,都同属于人类文明,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本就该互通共享,顺着历史潮流奔涌的大趋势传承下去。 中国有许多的关于敬天法祖的节日,清明、寒衣、中元、下元、端午等等,其中饱含着流传千年,温情脉脉的“生死观”:自然有春生冬藏,世界有诞生灭亡,兴衰荣辱,岁月轮转,生死轮回间,我们的记忆与情感将永不消逝,纪念过去同时祝福未来。 历史就像永不褪色的胶片,留住的是画面,更是不灭的精神火种。缅怀历史,只有留住精神才是最好的纪念。 就如村上春树所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 E N D · 图片来源 | 网 络 文字撰写 | 林埮曦 图文编辑 | 林埮曦 责任审核 | 吴悦、施唯一 指导老师团队 | 朱皆笑 杨尧均 侯雅贤 刘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