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学术思想与治疗不孕症的经验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0-11-29


邓福霞(Tang Fuk Ha)

广州中医药大学

摘要:目的:刘敏如教授是我国第二届“国医大师”,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至今六十余年,学术见解独到﹐临床经验丰富。本论文旨在:一、全面和深入整理研究刘敏如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症精华。二、在全面了解刘敏如教授的学术思想的前提及基础下,分析刘敏如教授从2007年至2016年治疗不孕症的门诊病历,研究刘老临床治疗不孕症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特色。因此,本研究对继承及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富有价值与意义,把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宝贵的经验薪火相传,有益于学术的传承、发展及升华。方法:一、通过对刘敏如教授著作、医案、论文、科研成果、编审的教材、教案、以及以往带教的研究生的论文等,结合跟师随诊,整理研究刘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症精华。二、收集刘敏如教授2007年-2016年在东华医院─香港大学中医药临床教研中心专科门诊治疗不孕症时所使用的处方,运用SPSS 2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对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总结刘敏如教授治疗不孕症的用药规律,并研究其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特色。结果:一、刘敏如教授系统地进行中医理论整理,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为建构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及临床实践作出巨大贡献,包括:发展中医学生殖理论,首先提出“脑-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作“补肾中药对女性生殖轴影响”的系列研究,从不同侧面基本证实了补肾中药复方对调节“脑—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确实有效,确立“肾气为根,保阴为本”的学术观;补遗月经周期调节的中医观,从实验验证了月经周期气血变化呈月节律、月波动的现像,提出“月亏勿泻”、“月满勿补”的中医调经治疗原则;提出崩漏、痛经病机新论;提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观,建议确立一个中医病名为“胞宫脂膜瘀阻诸症”,以体现病证关系和内在病机联系,以利研究;生理带下的机理充实;泌乳与肾的生理关系的新识;产后“多虚多瘀”的科学验证与新药研究;归纳受孕条件中医观;建立与发展新病种,如“女阴白色病变”、“盆腔疼痛症”、“盆腔瘀血综合征”、“经断前后诸证”、“骨虚症”、“天癸早竭”等。临床治疗上富有特色:衷中参西,承前纳新;药物为主,身心并调;三因制宜,灵活化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重视一般,研究疑难;药食同源,防治同步。

治疗月经疾病,择期论治;对治疗症瘕、多囊卵巢综合征、血证、妇科痛症、带证、妇科热症、妇科的厥证、痉证及绝经前后诸症丰有经验及独特心得,屡获良效。

二、本研究共收集了刘敏如教授在2007年至2016年之间,在香港东华三院东华医院—香港大学中医药临床教研中心中医专科门诊治疗不孕症的患者共158例,共统计158张处方,使用中药167味,共计2519药次,平均每张处方用药15.08味。

从药物使用的频率分析,使用频次和频率较高的前11味中药分别是:山茱萸、白芍、山药、枸杞子、熟地、菟丝子、川牛膝、当归、淫羊藿、鹿角胶、龟板胶。从药物药性归纳统计显示,使用药物以性平的最多(占31.15%)。从药物归经统计显示,使用药物以归属肝经(占30.2%)及肾经(占20.8%)的最多。

从药物种类统计结果显示,使用药物以补益药最多(占53.9%),其后依次为活血化瘀药(10.9%),清热药(10.5%)。而补益药当中,补阳药、补阴药、补气药、补血药分布比较平均。

聚类结果显示,刘敏如教授治疗

不孕症的核心药物是:山茱萸、山药、枸杞子、熟地、菟丝子、川牛膝、淫羊藿、鹿角胶、龟板胶,以上都是补肝肾的药物;2类白芍和3类的当归、川芎,养血活血;4类的枳壳、柴胡理气行气;5类的车前子和6类的茯苓、白朮、炙甘草,利水祛湿健脾;其后药物多为随证加减药物,如牡丹皮清热凉血,黄芪补气。因子分析结果显示

,因子1由左归丸的药物组成,滋阴补肾、填精益髓,说明刘敏如教授治疗重视补肾。因子2由补血活血之品组成,说明血气的充足对治疗不孕症也很重要,“精生血,血化精”,气血和阴精是相互转化的。因子3茯苓具利水渗湿之功,牡丹皮具清热活血活血之效,能祛除湿浊阻滞或瘀热阻滞,又能使补而不滞,又体现刘老治病时“气血贵在流通”的思想。因子4炙甘草、白朮、茯苓,为健脾药物。因子5枳壳、柴胡,为疏肝、理气、行气药。因子5黄芪补气,白芍养血,体现刘敏如教授治疗不孕症气血双补、气血同调。因子7淫羊藿性温,温肾壮阳,车前子性寒,利水渗湿,又为种子类药物,两者寒温并用,有利通调,具促排卵之功。从关联规则分析,药对发掘方面,发现刘敏如教授有以下

经验药对:山茱萸+淫羊藿,山茱萸滋肾阴,淫羊藿补肾阳,共同使用具调整肾阴肾阳之功,助排卵期之阴阳转化,有促排卵的功效;健脾祛湿,常用茯苓+白朮;枳壳+益母草,枳壳行气,益母草活血,气血并调,有助气血的运行,常用于气滞血瘀证或症瘕一类的疾病;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枸杞子补肾阳、益精血﹐五味子补肾固涩,皆为种子,取“以子补子”之义,治疗不孕症;川牛膝+桔梗,共同配用,一上一下,使气血通调达利;牡丹皮+黄柏,除肾热,治相火;山茱萸+麦冬+熟地滋肾阴;橘核+荔枝核+山楂+枳壳行气散结,临床常用于治症瘕一类疾病。结论:刘敏如教授具有鲜明的学术观点,在她提出的“脑—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观点下,认为很多妇科病,包括不孕症,是由于此生殖轴失调引起,因此临床治疗妇科病,刘敏如教授尤重视补肾,以营脑髓资天癸、养精血、调冲任。对于不孕症,其治疗特色为:衷中参西,审因为先;补肾填精,左归丸为主;精血同源,肝肾同治,佐以养肝补血;病证结合,随证化裁;顺应月经,择期论治;用药平和,重视气血的流通;又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身心同调。治疗具有特色,颇有良效,值得借鉴。 还原

关键词:刘敏如;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不孕症;

专辑:医药卫生

专题:中医学; 中医学

分类号:R249;R271.14

导师:许丽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