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策略前瞻:为什么说顺周期还会继续开挂?一文详解:大概率涨到这个时点、这两个细分可能超预期

 xys318y31uf7ah 2020-11-30

1、分析师态度

本周继续看多。

8/11看多,其中招商等尤为乐观,认为12月市场将继续上行,不排除在金融的带领下,蓝筹权重指数出现阶段性快速上行,上证有望突破前高。

3/11持中性观点,代表者国君认为,上半年继续维持3100-3500震荡格局,破局要等到下半年。

中金则认为近期风格转换和A股整体指数走势较为纠结,弱于预期。原因在于市场对于宽松政策退出的影响关注度较高,以及临近年底,整体风险偏好不高。

看多的理由:

1)海外来看,美国为了应对年底补贴退坡,12月有望扩大货币或财政刺激,进一步推升全球风险偏好,加速外资在年末持续增配A股。

2)预计11月经济数据继续验证复苏趋势,并且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将保持平稳,政策实际收紧最早要到2021年二季度。

招商提到,12月需重点关注:

1)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刚刚出炉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述来看,财政货币政策将回归中性,货币闸门重提。需关注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不会出现更严厉的财政、货币、地产收紧信号;

2)欧美疫苗最新进度;

3)大宗商品是否超预期上行,目前很多价格到了2017甚至2011年的高点。

2、顺周期还能涨多久?

本周仍然集体一致看多顺周期,并普遍认为,周期板块行情大概率能延续至一季度。

原因是:

1)当前顺周期行业PB估值普遍都还较低,都还存在提估值空间。分别以过往十年PB的周度数据做分位数,与2015-2017PPI回升周期时相比,本轮的PPI回升周期中,大部分可选消费和周期的PB估值的分位数和绝对值仍然较低。

2)估值有进一步抬升空间是顺周期获取超额收益的必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是盈利的相对占优。周期板块盈利修复顶点可能出现在明年Q1,而科技、医药单季度盈利增速在2021Q2迎来低点,在明年下半年相对景气优势重新体现,更具配置价值。

3)机构低配,受上述影响,年末可能主动增配,进一步强化板块行情持续性。

4)一个新的视角:本周出炉的货币政策三季度执行报告,再提“总闸门”,另外报告显示,贷款加权利率自2019年一季度以来首次回升。广发提到,从历史上贷款加权利率触底阶段性回升的19年Q1、16年Q3、13年Q1、09年Q1来看,随着融资需求回暖和经济复苏信号的增强,阶段性(一个季度左右)周期和金融风格表现更为占优)。

3、顺周期买什么?

1)银行、保险。

逻辑在于:

三季度一般贷款利率已经触底回升,银监会数据也显示三季度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企稳,股份制商业银行净息差率先回升。

安信认为,银行股本身就是属于后周期板块,往往需要经济复苏进程深化到一定的阶段,获得充分的确认之后才开始体现到股价的变化之上。随着贷款利率进入上行通道,投资者将对净息差更加乐观,银行有望进入业绩反转期。

②保险行业目前也已经进入业绩持续改善期:从资产端来看,长端利率持续维持较高水平,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3.30%,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近3.75%。从负债端来看,中国平安与中国太保均非常重视本轮开门红,并已经提早开启。保费同比增速有望在去年低基数下迎来显著改善。

2)化工。

天风提到,从历史数据看,PPI与部分可选消费和周期行业的超额收益相关性较强。未来半年是PPI持续回升的窗口期。虽然PPI回升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疫苗、全球经济、油价等,但PPI的方向明确,且高点基本在明年4月左右。

天风认为,从超额收益的持续性和强度来说,在所有强周期方向中,首推化工、其次是基本金属。

以下为本周分析师详细观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