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古今名人论养生(值得收藏)

 方略书院 2020-11-30

名人论养生

  

作者:许平

能生活在国泰民安的时代真是人生之大幸,可避免生灵涂炭、生命浩劫。

中国古语讲,五福寿为先。健康长寿是人之共愿、人之共想。

现代医学科学已经证明,人的寿命长短一方面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卫生医疗水平的制约,一方面受遗传、生活习惯、个人嗜好及心理因素等诸方面的影响。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元气是天生的,是父母给的。但这个元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消耗掉的,要想活得更长久,就应尽量减慢这天生元气消耗的速度。这就涉及到养生的问题。

什么是养生呢?

养生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养生呢?这里我搜集了二十条古今中外长寿名人的养生心得,供大家参考。但愿朋友们能从中受益,健康长寿!

1、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惫和痛楚。(马克思)

2、基本吃素,饭后百步,遇事不怒,劳逸适度。动为纲,抑喜怒,少量酒,多吃素。(毛泽东)

3、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苇素)

4、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巴普洛夫)

5、天地间,万事万物,唯善可以养性,唯善可以延寿命。(石成金)

6、我除了注意饮食起居,经常散步外,还有四个字:心情舒畅。这也可以说是我长寿的“维生素”。一个人顶要紧的是保持精神上的健康,力求让自己永远在乐观、豁达的状态中,其他都是次要的。人到无求,心自安宁。……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谢冰心)

7、胸襟坦荡,光明磊落,气量大;不要生气,要争气(指勤奋治学,勇于钻研,有抱负),与人为善。放得下,睡得香,吃得下,拉得出……什么烦恼都忘了……胸中无己寿自高。(刘海粟)

8、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美色淑资,幽闲娱乐,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车服威仪,知足无求,所以一志也;八音五色,以悦视听,所以导心也。凡此皆以养寿。(彭祖)

9、善养生者,则治未治之病。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每学淡食。咸多促(短)人寿。早饭清淡一碗粥,夜饭少吃莫教足。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数而多,多则难消化,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人之当食,须去烦恼,食上不得语,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数百遍,扣齿三十六,津令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饱食则卧,食不消成积,乃生百病。(孙思邈)

10、怒盛偏伤气(愤怒太过偏伤人体肝气),思多太伤神(思虑过多容易伤人的精神)。神疲心易役(精神疲惫心易劳倦),气弱病相侵(脏气虚弱病邪入侵)。

勿使悲欢极(悲喜不要过度),当令饮食均(饮食需均匀有规律)。再三防夜醉(防止夜间醉酒),第一戒晨嗔(早晨起来切勿嗔怒),夜静呜云鼓(夜深人静做呜云鼓功),晨兴嗽玉津(早晨醒来做嗽玉津功)。

妖邪难犯己(病邪难侵身体),精气自全身。若要无百病,常须节五辛(必须节制辛辣食物)。安神当悦乐(安定神志应经常喜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不要认为寿命长短是受命运的主宰),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平常人也能达到本来应享有的天年)。(孙思邈)

11、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各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华佗)

12、善养生者,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嘴嫉。六害不除,即便一心向往养生,口念真经,也难保长命百岁。 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要少吃,劳动勿过度。冬日早晨不空肚子,夏天早晨不吃饱;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冬天不过于取暖,夏日不过于贪凉;不露宿于星月之下,不睡卧时露肩头。(葛洪)

13、老人血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平生遇事未尝心动,故老而不衰。拳拳奉天理,坦坦息心机。(陆游)

14、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抱朴子)

15、酒多血气皆乱,味薄神魂自安,夜漱却胜朝漱,暮食不若晨餐,耳鸣宜须补肾,目暗必须治肝,节饮食自然脾健,少思必定神定,汗出莫当风立,肠空莫用茶穿。(任源)

16、养我心,静我性,静养心性常安定。养心寡欲是良方,孟子之言真足训,莫将嗜欲累心思,富贵功名皆幻境。知幻境,即知命,行止快乐无偏病。(石天基)

17、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欧阳修)

18、是以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不得已而用药,则择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服而无害者,则五脏和平而寿命长。不善养生者,薄节慎之功,迟吐纳之效,厌上药而用下品,伐真气而助强阳,根本已空,僵仆无日。(苏东坡)

19、养生用食补,治病当用药攻。五谷养之,五果助之,五畜益之,五菜充之。(张子和)

20、少烟多茶,少酒多水,少食多嚼,少盐多醋,少肉多菜,少糖多果,少怒多笑,少烦多眠,少衣多浴,少说多做,少欲多施,少车多步,少停多练。(戴洪龄、李明湖)

21、静中养生。(庄子)

【作者简介】许平,江苏靖江人。曾从军20年。爱读书、爱思考、爱生活。曾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