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许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官要学范仲淹

 方略书院 2020-11-3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为官要学范仲淹

作者:许平

读过《岳阳楼记》的人可能对下列一段话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和感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范公的忠君、爱民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他“先天下”的为官理念。

“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自隋唐起,封建社会的官员大多是经层层科举选拔入仕的,为官后理所当然要替朝廷服务。封建社会家国一体,国也是家,家也是国,不过这个家不是寻常百姓的家,而是皇帝之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抛开忠君的封建思想不说,在一家之国、一家之臣的封建社会,能具有“先天下”的为官理念实在令人景仰!

欧阳修留有“画荻课子”的典故(将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练字),范公则留下了“划粥断齑”的成语。少时生活的艰辛磨炼了他不屈的意志;立志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尽忠,为民谋福是他终生追求的目标。他少年时曾讲:“他日中不惟显官,当立盛名于世。”想出人头地,当更大的官是他的理想,但这个理想不是图个人扬名、发财而是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更多的好事、实事。

下面,让我们抹去历史的尘埃,追寻他人生的轨迹,看看这位千年之前的伟大爱国者、百姓的守护人有怎样不同寻常的人生。

他为了科举及第,不顾家境贫寒,发愤苦读

范仲淹二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继父家也不富裕,但很支持他读书。母亲在他六七岁时便教他识字,他十岁入私塾读书,后来又到离他家五十里外的“醴泉寺”,向满腹经纶的主持慧通大师求学。二十三岁时他入读应天书院,期间他“昼夜苦读,五年未尝解衣就枕”,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他“以水沃面,食不继,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并常以颜回自称。为了让身体不被贫苦的生活而拖垮,他每日闻鸡起舞,强健筋骨。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七岁时终于高中进士,步入仕途。

他全凭卓越的政绩,一步步“升迁”

考上进士后的范仲淹,刚开始干的几乎都是无权的闲差,六年间,自先后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文林郎,在从九品、从八品卑微的仕途上蹉跎。虽做不成事,但作为旁观者,他能发现问题。在宋真宗乾兴元年,他斗胆上书言政,提出了一系列革故鼎新的主张,可惜的是回信没有见到,天子“驾崩”的死讯却传来了。

辗转六年后,他被调到泰州海陵西溪镇,做了一名八品的盐仓监官。官不在高,有事可做就行。他发现海堤年久失修,每遇大风、大潮,海水倒灌,淹没盐池,卷走百姓,每年损失无数,便“管起闲事”,上书上司,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朝廷同意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兴化县令,主持这一国家工程。机会到手,如何将效果放大、好事办好?于是,他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经过三年的苦战,一道绵延数百里的捍海堤堰终于修起来了。这道堤,被当地百姓称之为“范公堤”,百姓对他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据说兴化有不少灾民,竟跟他姓了“范”。这一年,范公三十六岁。

“风尘三十六,未做万人英。”“小试牛刀”的范公,此时迫切想做更大的事。毕竟早已过而立之年,先事业,后成家。直到这一年,范公方结婚生子。

辛苦的付出换来了丰厚的回报。随后,他被任命为大理寺丞,官位虽没迁升,但已跨入京官的行列。

正在他雄心勃勃想大干一场时,其母亲病逝,他不得不回家守孝(为期三年,当时叫“丁忧守制”)。闲不住的范公在这三年间干了什么呢?他去做“义工”去了。在晏殊的邀请下,他去应天书院执掌了三年的教务,不拿学校一分钱的他却为学校做了很多大事。他首先为学校确立了“天下同文”的校训;随后他提出了“明体之学”,强调德才兼备、德行并重,由此推动了书院学风从对功名的追求向经世致用转变。这是不得了的成就,他的教学指导思想不但在此后造就了大量政界与学界的精英,而且还以应天书院为平台,直接开启了宋学。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从来没有白干的事。在他即将重返大理寺就任时,出于投桃报李,晏殊推荐他为秘阁校理。由此他第一次走进入了天子的视线。当时宋仁宗尚未亲政,朝廷的实权在那个垂帘听政的刘太后手中,刘太后的擅政让他的心时常发堵,于是他上书要求皇上亲政。得罪权贵的范公第一次尝到了被贬的滋味。他被“下放”到中府通判。

俗话说,前面的路是黑的。任何事情都有失有得。三年后刘太后逝世,仁宗皇帝亲政。范公很快得以重用并视为股肱,于是他又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官拜右司谏的范仲淹,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件载入史册的事: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接着便是蝗灾,范公第一时间去了现场,并将灾区实情向皇帝作了汇报,动了恻隐之心的宋仁宗及时下诏开仓赈济,使很多百姓免于饥馑。

接着耿直的范仲淹又因卷入了皇帝的“家务事”而被贬谪睦州(在今浙江)。他每贬一地都会造福一方,他在睦州时,创设府学,惠泽乡民,卓著的政绩让朝廷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四十五岁时,范公移知苏州。这个现在“膏腴千里,国之仓庚”的鱼米之乡,在那时正是洪水泛滥之地。于是,范公再次向朝廷上书兴修水利,“以拯民困国虚之急”。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写了一篇重要的治水文献《条陈江南、浙西水利》。空谈误国,只有实干才能利国利民。朝廷批准之后,他“亲至江浒,督浚白茆、福山、黄泗、浒浦、奚浦、茜泾、下张、七丫等满仓浦,导诸邑之水”,他治水的“范公闸”至今尚存。在他离开苏州时,“今岁各平,秋望七八”。因治水有功,他再次被调回京师,并得到了重用,任开封知府。

到了京师“市长”任上,他雷厉风行,大力整治冗官、冗员充斥的官僚机构,严惩腐败,剔除种种危害百姓的弊政,于是开封府“肃然称治”。然而,好景不长。不久,范公又因涉及他不该关心的“皇家私事”再一次被贬千里之外(饶州)。

不甘闭嘴的范仲淹再一次吃了嘴上亏。这一次到饶州他本人不仅经历了千辛万苦,而且还赔上了夫人性命(夫人李氏因受不了潮湿的气候,不久病死在饶州)。其好友梅尧臣劝他从此要“拴紧舌头,锁住嘴唇,只管吃喝,别管闲事…”。可他就是不听,还提笔写了一篇《灵乌赋》,赋中自比有灵性的乌鸦,“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看来,这就是范公与生俱来的秉性,为了江山社稷,他仍要冒死上谏。

假如没有北宋西边那个叫李元昊的契丹头领“闹事”,可能范仲淹的仕途生涯到此也就该结束了,或许他将终老鄱阳湖畔。然而,机遇再一次垂青了他。

国难当头,朝廷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范仲淹,派他到大西北去抗敌。期间,担任副帅的他巧施离间之计,除掉了元昊麾下战斗力最强的两员大将,然后就地招兵,训练打造了一万八千名精兵,构筑堡垒,步步为营,最终打败了契丹军,并达成了和议,使北宋再次恢复了和平。此战中,不是主帅胜似主帅的范公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西北战争胜利后,范公达到了其仕途权力的顶峰,被任命为参政知事(权力一度超过在位宰相)。接下来,著名的“庆历新政”在他的推动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庆历新政有十项重要的改革主张,基本上都是针对时弊的,应该说绝大多数都切中了北宋政治要害。然而,由于触犯了既得利益者,最后改革还是“流产了”,但这一改革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指明了方向,作了很好的铺垫。(当然,王安石变法也失败了,如果这两次变法,那怕有一次成功,宋朝的历史都有可能改写)

变法的失败,使得范公一贬再贬(邠州、邓州、颍州),最后病逝于赴贬谪之地(颍州)的路途中(徐州)。

为官近四十年,官至宰相,按理说范公应积蓄下不少钱财。可历史记载,他病逝时家无余财,一家人只能借官屋暂时栖身。他的钱哪去了?概括来讲有三个去处:

一是助学,他在贬知杭州时,将多年的积蓄在苏州买了一千亩良田,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赈恤的助学机构——范氏义庄,供很多贫寒子弟读书;

二是赈灾,他所到之处,只要百姓有灾,他就捐出部分奉金来接济;

三是赏军士,在大西北抵抗契丹入侵期间,他将朝廷赏赐给他的金帛,全部分发给了一线作战将士。

“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能将,在朝廷为能臣。”这就是范仲淹一生的仕途生涯。用现在的话说,范公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范公的死讯传开,朝野上下一片哀痛,连远在西夏甘州、凉州等地的少数民族,都为他逝世而连日斋戒。凡是他曾为官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像丧父一样哀悼恸哭,连宋仁宗也悲戚唏嘘,并亲书褒贤碑……

为官到此地步,古今真的为数不多,范公死而无憾矣!

一代伟人毛泽东年轻时曾盛赞范公说:“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德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

范公既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者,也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人。

为官之人向范仲淹学什么?

学习范公,一是要学习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二是要学习他不畏强权、敢于直谏的胆气;三是要学习他心系百姓、救民于水火的情怀;四是要学习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慷慨赴国难的豪气;五是要学习他既能坐而论道、又能起而立行,“知行合一”的作风;六是要学习他不惧困难,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

为官者若都能有此境界,国有福、民有望矣!

【作者简介】许平,江苏靖江人。曾从军20年。爱读书、爱思考、爱生活。曾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