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山东淄博临淄区:齐文化经典故事——田横五百士

 海曲上人 2020-11-30

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国历史博物馆中,一幅巨型油画展现于观众眼前:画面左侧一男子着红袍、挎长剑,昂首挺胸,拱手向前;右侧的人们一齐望着这男子,有的握剑,有的捋袖,有的招手,神情或悲愤,或哀叹,或忧伤。这是画家徐悲鸿创作的《田横五百士》,画面中的红袍男子叫田横。

在今山东青岛即墨有座田横岛,岛上有田横墓碑。田横的塑像高高耸立,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深邃、坚定、刚毅。

田横是何许人呢?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呢?田横(公元前250年——前202年),秦末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人,齐国田氏宗族。秦末农民起义中,其堂兄田儋、堂侄田巿(音fu)、胞兄田荣先后在临淄称齐王,他皆为大将,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后侄儿田广为齐王,他又任相国,总揽朝政。

汉军攻齐时,因与汉使郦食其签定了“和平契约”,田广、田横解除了历下(今山东济南西)战备,致使韩信率汉军偷袭成功,大败齐军于历下。田横性情耿直,重信誉,眼里容不得沙子,因汉军背信弃义,处汉使郦食其以烹刑。

公元前203年,韩信一举攻破临淄。田广退到高密,与楚国大将龙且组成齐楚联军,田横则逃至博阳(今山东泰安泰山区)。后潍水之战,韩信击败齐楚联军,杀死楚国大将龙且,又擒杀齐王田广。在群龙无首时,田横自立为齐王,率兵与汉将灌婴在嬴地(今山东莱芜西北)交战,被打败后逃到梁地(今河南东北部),投奔了彭越。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自立为帝,分封彭越为梁王。在梁地避难的田横担心被害,就带领他的部下五百多人逃走,退居海岛(即今山东青岛即墨田横岛)。

刘邦做了皇帝之后,两次派特使带着大赦令,到海岛去宣召田横来洛阳。宣布大赦田横,并承诺郦食其的弟弟郦商不会报复,还告诉田横:“田横若来到洛阳,大者封王,小者封侯;若不来,就发兵剿灭。”

田横明白,如果拒绝刘邦,势必会引来汉军发兵围剿,他个人生死是小,恐怕五百多名宾客都要遭殃,便不顾众宾客部下的反对,只带了两名随从随使者前往洛阳。行至距洛阳三十里的尸乡(今河南偃市市西)时,田横住了下来,对使者说:“作为臣子的在见皇上之前应该沐浴,请允许我在这里沐浴之后再去见皇上。”避开使者以后,田横对他的两个宾客说:“我和汉王原来都是王,二人平起平坐,现在汉王做了天子,而我成为俘虏要对汉王称臣,这是人生中最大的耻辱。此外,我杀了郦食其,却要和郦食其的弟弟同朝做官,即使郦商害怕天子权威,不敢报复我,我内心能不感到惭愧吗?再说,皇上之所以要见我,并不是真心要封我官,不过是想看看我长什么样子而已。现在皇上就在洛阳,距离这里不过三十里。现在砍下我的脑袋,送到洛阳之后,颜色不会改变,皇上还能看到我的真面目。”说完,挥剑自刎。两位宾客想阻拦已来不及了,只好按照田横遗嘱,砍下首级,快马加鞭,送到洛阳宫中。

刘邦看着田横那容颜未变的头颅,一则是喜,一则是叹。喜的是心中的隐患终于消除,叹的是田横那种宁死不屈的刚烈之气。他凝视着田横那凛然不屈的面孔,流着泪说:“唉,田横真的了不起,一个平民百姓,兄弟三人(田儋、田荣、田横)相继为王,称雄一方,也称得起大贤了。”刘邦按王礼厚葬了田横,拜田横的两位宾客为都尉。但是,刘邦没想到,葬礼刚刚结束,那两位宾客在田横坟旁各自挖了一个坑,同时自杀,随田横而去。五百宾客悲痛欲绝,到田横坟前祭拜之后,也全部自尽。后人为了缅怀田横和他的五百名宾客的气节,就把田横栖身的海岛命名为田横岛,一直沿用到今天。

田横以及追随他自杀的五百壮士,千百年来一直是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象征。韩愈、郑成功等都有颂扬田横的诗作传世。清代史学家陈廷敬《咏汉事六首》其六赞颂田横:“田横能得士,高义陵千秋。横来大者王,横来小者侯。慷慨五百人,不与韩、彭俦。富贵苟不乐,沈殒遂所求。至今沧海上,天风激清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