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作战篇中说,要兴兵作战,需要做好物资准备,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还要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前后方的军队开支每天要消耗千金。打仗,首先要做好物资准备,所有战略物资中军粮尤其重要。支持长期战争的粮食从哪里来?中国古代发明了屯田。屯田制最早发明使用于汉武帝时期,为了长期支持对西北匈奴的战争,汉武帝调发大批戍卒到西域屯田,主要方式为军屯,即屯田主要在军队中施行。到了汉文帝时期,朝廷改革推广新政,大规模组织罪犯、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东汉末年,战争连年不断,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地和荒地,屯田的劳动力大多是战场上的俘虏。后来,曹操屯田又分为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五十人为一屯,不隶属郡县地方官管辖。屯田的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分成;使用私牛,官民对半分成。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士兵屯田,六十人为一营,士兵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屯田制也有弊端,设计实行不好会造成剥削严重加剧,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又要种地又要打仗,更加艰苦。曹魏后期,屯田剥削量日益加重,收获粮食分配比例竟达官八民二。再加上屯田的土地不断被地方豪强侵占,屯田的农民不断逃亡,屯田制逐渐被破坏。曹魏咸熙元年(264年),朝廷宣布废除民屯,兵屯继续存在。兵屯制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的兵屯制又称府兵制。唐朝建立初期,军队延续使用的仍然是南北朝时期的府兵制。府兵制下的官兵们,平时既要种田又要操练,可以不给国家缴纳赋税。到了战时,府兵需要自备武器调往指定战场。唐朝王朝统治的地盘太大,军队一旦出动经常一年二年回不来,府兵的田地逐渐荒废。到了唐玄宗中期,朝廷改革发明了一种新的兵役制度,这就是十节度使制度。十节度使制度将天下分成十个战区,每个战区的司令就是节度使。十节度使掌管战区内的军事、政治、土地、赋税、人口等战略资源。虽然节度使手中的权力扩大了,一个节度使无法单独对抗中央。但是,唐玄宗太麻痹大意了,为了对付西北方不断袭扰的游牧民族,让安禄山任了三镇节度使。因为战争的需要,唐玄宗把地方财政支出权和人事任免权都交给了节度使,从此节度使成了独立的小王国,不再听命中央政权。安禄山指挥的军队超过20万,而唐王朝能直接指挥的军队只有10多万人。 唐王朝直接指挥的军队大多是由贵族子弟组成,这些纨绔子弟花天酒地,很少操练,只在军队里熬资历,根本没有战斗力。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的叛军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东都洛阳和首都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带着杨贵妃逃往成都,大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走向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