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江作协】黄乃顺︱龙江湖概述

 陈晓春 2020-12-01

 

龙江湖概述

文/黄乃顺

五十年代初,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省里为了发展水产养殖事业,准备筹建一个示范养鱼场,经过多方考察最后选中了位于龙江县东华公社境内的两个自然湖泊,并命名为龙江湖。也就是现在龙江湖渔场的一大一小两个湖泊,当地人习惯称大泡子和小泡子。

当时我父亲黄宝喜在景星县三区任副区长(现山泉镇), 被调去当场长,负责建场工作,同时省里还派去养鱼技术员于国栋同志。由于新建的示范养鱼场是省直企业,该场被命名为《国营黑龙江省龙江湖示范养鱼场》。六十年代后划归地方,改叫《龙江湖渔场》,一直延用至今。

时间久了,在人们心目中《龙江湖》这三个字即是地名,又是场名和湖名。

据我父亲后来回忆说,他和于技术员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选场址。他们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当地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两个湖泊的地理位置经过仔细勘测,最终把场址选在南邻东华大队,北近两个湖泊的中间平缓地段。

新盖起的办公室门前,挂上《国营黑龙江省龙江湖示范养鱼场》的牌匾。从此,亘古的处女湖有了名字,龙江湖示范养鱼场也开始了它的历史使命。在完成基础建设,一切都走上正轨后,我父亲调回龙江县商业局工作。

一九六二年我父亲在景星五金站工作,再次被调到龙江湖示范养鱼场当场长。这时我已经在景星二小上一年级了,全家人随父亲一起搬到那里居住。所以我的童年都是在那里渡过的,可以说那里也是我的第二故乡,直到现在我还眷恋着那里,经常向熟人打听那里的人和事。(为了在本文叙述方便,以下都简称龙江湖吧)。

我刚搬到龙江湖时年纪尚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龙江湖那段时间的发展历程,还是略有记忆,虽然不能详说,也能做个简单的概述。

龙江湖场区的东侧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小山,山南头逐渐慢缓为平地。北坡的山头陡峭,像一条巨龙高昂着头静卧在那里注视着前方,守护着神圣的龙江湖。山的东边是方圆几十公里的湿地,和绰尔河大坝接壤,湿地北边是头站公社的二龙大队。场区西边也是十多平方公里的湿地,当地人称西洼子,它和小泡子有水渠相通,洼地里充沛的水源常年不断地流进湖里。

为了解决给大泡子里注水问题,又在东华大队东侧的河道上,人工挖掘一条长达十多里地的水渠,清澈的河水一年四季流进湖里。在水渠靠近龙江湖地段,修有两处育苗池,场里经常派人到外地学习养鱼技术,并从多地引进种苗,繁殖和改良湖里鱼类品种,选择一些能适应当地水域环境的鱼苗放养。

龙江湖的一大一小两个泡子各有特色,大泡子的水底是黑灰色带有碱性的粘泥沙水很混,水生植物也很少。而小泡子水质清澈如镜,湖中茂密的芦苇塘郁郁葱葱,到了夏天成群的野鸭子和各种水鸟在芦苇塘里筑巢产卵繁育后代。

小泡子里的水浅些,很适合下挂子和打喂子。所谓打喂子,就是把一小块豆饼用绳绑在竹竿的一头,把绑豆饼的一头插进水里,鱼闻到豆饼的香味,都聚集在一起吃豆饼。这时一个工人轻轻地把小船划到竹竿跟前,另一个工人站在船头上,瞄准露出水面的竹竿抛出旋网把鱼扣住,再慢慢地把旋网和鱼一起拎上船,还真有点像歌曲《洪湖水浪打浪》里唱的那样富有诗情画意。

在大小两个湖泊相连的地方叫沟口,有一条水道相通,在水道上边架有一座木桥,它是进出龙江湖的必经之路。沟口离家属区有几里路,夏天工人们打鱼时就住在那里,没有菜吃时就划船到芦苇塘里捡点野鸭蛋炸酱吃。

东北寒冷的冬天,大地冻的七裂八瓣,一道道深深的裂痕纵横交错,湖面也冻成了厚厚的冰,空旷光滑的湖面存不住积雪,晶莹剔透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远远望去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在这寒冷的冬天,附近屯子里的人都开始猫冬了,龙江湖的工人却开始做冬捕前的准备工作。他们要在春节前这段时间多打几网,多捕些鱼,多增加一些经济收入。

打冬网可是个艰苦的活,早上四点多钟天还黑漆漆的,几十号人坐着三四辆马车出发了。为了多坐人,每个马车都用粗木杆搭成跨杠。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滴水成冰,工人们身上都穿着老羊皮袄和厚厚的大棉裤,脚上穿着毡嘎达或棉胶鞋。

黎明前万籁俱静,星星似乎也冻的直眨巴眼睛。只有马蹄踏在石子路面上,发出哒哒哒的清脆声。偶尔马蹄的铁掌还会和石头子划出点点火星,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更增添了清晨的寒意。

到了湖面上,天才刚微微发亮,几个工人用冰穿打一个大的冰窟窿,先把两根十多米长的走杆插进水里,两个工人用走钩划动着引导渔网前行。那时候没有绞盘机,只能靠人工一个冰眼一个冰眼地拖着鱼网往前走。两片鱼网向外扩张走个半弧形,最后在出网口合在一起拉出水面。

出网时是工人最激动的时刻,辛苦一天就要看到劳动成果了。尤其要是打出红网,工人们脸上都挂满兴高采烈的笑容,看到冰面上活蹦乱跳的鱼,在落日的余辉下银光粼粼。他们甩掉老羊皮袄,卷起狗皮帽子耳朵紧张地忙碌着,被冻的紫红色脸上冒出细细的汗珠,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在六十年代,龙江湖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多种经营的综合性企业,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和一排排整齐的家属住房,在办公室门前的广场上还有篮球场,又是省直企业,用现在时髦话说叫三权在上,工人是工资制,工人和家属都吃国家供应粮(又叫红本粮),医药费实报实销。这在当年是很让周围农村羡慕的,附近村子的姑娘找对象,都愿意嫁给龙江湖的小伙子。 

龙江湖在发展渔业的同时,还利用周边草原和湿地水草肥美,是天然牧场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省里也特别重视和扶植龙江湖多种经营的发展。特地从泰康县调拨三十多匹苏杂马(俗称大洋马),顾名思义可能是苏联马杂交的品种吧。这些马匹高大膘肥体壮,经过几年的繁育,为三门峡.六九.头站.靠山.八百垧等场输送了大量的种马,为当地的种马繁育和畜牧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同时期又从新疆购进两百多只绵羊,那时我还小,听去接羊的工人说,这些羊都是新疆细毛羊,是用飞机运送过来的,还路过火焰山呢。当时我对啥是新疆细毛羊不感兴趣,只是觉得路过火焰山还是挺神奇的,因为火焰山有美丽的神话传说。

由于牲畜不断增多,每年都需要大量洋草和饲料,洋草(碱草)还好说,当地草原上碱草丛生,秋天组织工人多打洋草(用釤刀割草),一垛垛洋草足够牲畜吃上一年了。青储和玉米高粱等饲料却都得从三门峡农场运回龙江湖,这就需要运输工具,省里又从富裕县给龙江湖调拨一台"热特"(大胶轮)。这台苏制的热特让龙江湖的生产如虎添翼,不但用它运输饲料,还能把常年捕捞的鱼及时送到城里卖钱,又从城里拉回来生产资料。在当时城乡还不通公交客运的年代,龙江湖的人进城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随时坐上热特就走了,那时候还没有客货混载这一说呢。

由于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马群和羊群数量不断增多,经上级批准,决定在头站建立一个畜牧分场,(现头站马场),把在龙江湖饲养的马和羊全部都迁移过去。新建的一栋栋马厩和羊圈标准整齐。满山片野奔跑的马群和在白云下慢慢移动的羊群,时不时传来的羊咩咩马嘶鸣声,大有风吹草低现马羊之景,蔚为壮观。

这时的龙江湖今非昔比已是总场了,下属三门峡分场和头站分场。杜书记在龙江湖负责渔业生产,我父亲在头站负责畜牧业生产,万付场长在三门峡负责农业生产。在当时这农牧鱼三场,搞的有声有色如火如荼,成就了龙江湖的辉煌,

虽然时光流逝,岁月沧桑,湿地变稻田,但那大小两个湖泊,却像永远镶嵌在那里的两颗璀璨明珠。风沙的磨砺,抹去它曾经的印迹。龙江湖在历史上抒写了自己的篇章。


作者简介

黄乃顺,龙江县人。已退休,闲暇时喜欢看书,时不时动笔写下所思所想,文字积累无数,喜结文字上的朋友。现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