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纸媒,停滞的十年!(2006—2015)

 蓝媒汇 2020-12-01
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无论承载的新闻理想,还是可观的收入,纸媒在上一个十年,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十年。在1995至2005这十年,纸媒一家独大,一纸风行,笑傲传媒江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昨天本公号推送的《怀念纸媒最好的十年(1995—2005)》)。

以十年为一节点,2006至2015这十年,称纸媒是停滞不前的十年,并不为过。

十年来,纸媒从业人员薪水大多没变。

十年来,纸媒的生产经营模式没变。

十年来,纸媒的用人机制、体制没变。

如果说1995至2005是纸媒激情如火的时代,那么从2006至2013这一时期,则可称为是纸媒的成熟稳定期,2013至今,可称为是阵痛下滑期。

全国各地的知名纸媒,无论是在发行量,还是广告收入,在2006年前后大多已经达到高峰。直至2013年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前,在随后的这六七年间,纸媒虽然没有像上一个十年那样野蛮生长,但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无欲无求,享受着通过早前打下的品牌影响力贩卖广告赢利模式的红利。

在这六七年间,虽然几大门户网站获得了巨大发展,但因为国内经济的高速成长,门户网站分抢的市场蛋糕,并不对纸媒构成多么大的威胁。相反,双方凭借各自的内容及技术优势,实现了很好的共赢。

由于缺少直接的竞争对手,纸媒在享受市场红利的同时,开始懈怠并失去创刊时那样的进取和斗志。人员开始臃肿,懒人开始变多,高高在上的心态也随之而来。加之众所周知的媒体大环境,纸媒的管理层开始从以往的报人身份,开始向官人转换。内部争权夺利,屡见不鲜,自保、退缩成为不少管理层的选择。

在此背景下,纸媒拥有最大优势的内容,开始下滑注水。舆论监督式报道,日渐稀少甚至消失,街头小巷、鸡毛蒜皮的社会新闻,依然像创刊时那样填充着不少版面,真正有价值的深度报道,越来越难看到。

于是,不停改版、自建网站,成为这一时期纸媒应对新闻疲软的常用手段。而纸媒们建立起来的网站往往极为简陋,只是“物理式”地将视频、文字、图片简单地进行堆积,无论是从审美和操作来看,都很少最终赢得市场。

纸媒错失互联网PC时代,现在来看充其量只是埋下了隐患,并不足以致命,但错失移动互联网风口,则是彻底宣告了纸媒由盛及衰时代的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