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如何清理油船在海面上的漏油吗?

 327829082079 2020-12-01

    你知道原油泄露会造成怎样的灾难吗?你知道如何清理这些漏油吗?


    图注:艾克森瓦尔狄兹号油轮(Exxon Valdez)1989年在阿拉斯加州海域触礁,溢出1100万加仑原油,污染1200多哩长的海岸线。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一起原油污染事件。艾克森瓦尔狄兹号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航行时触礁,原油泄漏导致成千上万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近二十年的清理仍然无法恢复美丽的海湾。

    原油泄露对于野生动物来说是一次毁灭!图为工作人员在拯救一只被漏油污染的海鸟

    你知道原油泄露会对海洋造成什么样的灾难吗?你知道如何清理这些讨厌的漏油吗?你知道一次污染会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吗?

    据美国能源部提供的信息显示,2006年全世界每天消耗的石油达到35亿加仑。这些石油中有百分之六十通过海上运输到达目的地。幸运的是,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船舶业开始繁荣起,针对溢油事件的严格处罚和良好的船体设计减少了溢入大海的原油量,不幸的是,溢油事故还未能彻底避免。

    1990年到1999年十年间,每年平均有15万吨的原油流到世界各地的海洋里。这种情况在2001年尤为严重,当时一周内竟发生了5起溢油事件。

    1989年3月发生的艾克森-瓦尔狄兹号油轮(Exxon Valdez)事故引起了美国公众对溢油问题的关注。当时瓦尔狄兹号上有1100万加仑的原油流进了威廉王子湾,造成附近无数飞禽死亡,大量海洋动物受到溢油污染遭受灭顶之灾。随后这艘船的所属公司被罚款25亿美元,然而美丽的港湾永远无法复原,美国政府被迫出台专门的法律严厉惩罚漏油事件。此后,人们开始关注溢油清理工作。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巨型油轮并不是发生原油泄露的唯一罪魁祸首 水下石油管道、海上钻井平台、海岸石油储存和炼油厂都存在发生原油泄露的危险。 如此棘手的百万加仑溢油清理工作是怎样进行的呢?

    海浪大小、水流的方向还有天气因素会影响到清理人员到达现场的速度,而人员的到场速度又和清理原油的方法息息相关。当石油流到水中,会漂浮在水面并形成薄薄的一层,之后散开并在水面形成大片油彩。如果清理人员在一两个小时内赶到现场,那么就可以采取围堵浮油和溢油吸除法进行清理。即:用长长的具有浮力的围堵栏和深入水下的裙体围住溢油,避免污染进一步扩散。此时清理船就能很容易地把水面的溢油吸入存储器。

    此外还有吸附剂法,即用巨大的海绵吸附溢油,之后再运用现场燃烧技术对石油进行焚烧。不过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会产生空气污染,因此不大会用于海岸附近的溢油清理。

    上述方法适合用在交通顺畅和远离城市的溢油事故发生地。然而很多时候情况复杂得多,现场通常脏乱不堪、危险重重、并且伴随有空气污染。溢油会漂浮到岸边,威胁到野生动物的安全。这种情况下,清理人员就要另想它法了。

    溢油的澄清受阳光、海浪和天气因素的影响。溢油最终会被蒸发殆尽。所以某些情况下,专家们对溢油可以放任不管。如果溢油不会威胁到动物、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清理人员会让其自然分解。原油一般情况下是漂浮在海水上的,大多数时候在清水中也如此。但质量较重的原油则会沉入水中和一些细小微粒诸如沙粒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焦油球。这些小的焦油球往往外表坚硬,内里柔软。因为它们都是单个的,较为分散,不会像大片的溢油一样对环境造成威胁。

    清理热带地区的溢油时通常都会使用分散剂,分散剂里的化学物质会加速溢油的分解。它先分散水面浮油,使油珠溶入水中从而快速地被水生系统吸收。但因使用的化学物质本身具有污染性,海洋生物吞食后再进入食物链,造成污染进一步扩散。2007年一份以色列调查报告显示,分散剂和原油的混合物对热带珊瑚礁的污染比原油本身还要严重。

    当溢油事故发生在海岸线附近,或沿海地区,例如油轮搁浅或炼油厂溢油,清理过程会更为棘手。清理此类溢油时要慎之又慎,使用的清理方法也更为精密。清理岸上溢油的方法之一是采用生物制剂。对溢油抛洒磷肥和氮肥可以催生微生物,从而把溢油自然分解为诸如脂肪酸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岸上发生的溢油事故会污染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清理人员用移动假人和气球驱赶这些地区的野生动物,不过这不能完全使动物避开污染的威胁。

    科学家虽有办法降低受污染动物的死亡率,不过对鸟类、水獭、海象等海洋哺乳动物来说,但是拯救形势似乎还很严峻。令人鼓舞的是,自瓦尔狄兹号溢油事件发生后,这类事故的发生率有了明显下降。然而,不论清理工作如何成功,溢油事故对环境的破坏仍然存在。瓦尔狄兹号溢油事故发生19年后的今天,威廉王子湾地区至今还受到溢油分解物的污染。25亿元的赔偿已经无法挽救当地的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色,在经济利益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我们更应该有长远的眼光。今天的清理,无法还原一个美丽的海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