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金英作品《邮票的情愫》(备选作品)

 作家驿站 2020-12-02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作家驿站》欢迎您

       本平台为: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文学专号》杂志选稿基地



邮票的情愫


    文/吕金英


我们70后,60后,甚至再往前出生的人们,对邮票都有叙不尽的情怀。


余光中的《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


不光是乡愁,那个年代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靠一枚小小的邮票来维系,来传递。


在那个没有发达的网络,只有书信传情的年代,一张张花花绿绿、方寸大小的邮票却发挥着最大的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


她是一条红线,不知道牵住了多少姻缘;她又是一座座友谊的桥梁,使得多少同窗好友更加情深义重。



我清楚地记得,贴一枚8分钱的邮票就可以寄一封感情饱满的书信。最快也要一星期到达对方手中,再等回信还要一星期,虽然很慢,但是有期望,有盼头。
唯一有点小失望就是,每次拿到信件时邮票基本都不存在,都被爱好集邮的给取下收藏了。


在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一条微信几秒钟,再回个微信又几秒钟,就别说等半个月回信了,就是多等半小时不回信息,都会心急如焚,大发雷霆,大闹一场。


邮票已然失去了往日的实用价值,甚至现在的90后,00后对他极其陌生,爱好集邮的更是寥寥无几。然而邮票还像一位受过勋章的老者一直存在着,且更加受人尊重与爱戴。


每每发行一个新票种,众多集邮爱好者就会起早贪黑的去排队,尤为一年一度的生肖邮票发行场面最壮观,每年的1月5日正式发行,从3日晚9点开始排队领号,4日凭身份证带着3日领的号码取正式的号牌,5日拿着号牌才能取到真正的邮票。无论是刮风下雨,都抵挡不住票友们的热情,浩浩荡荡的几百人有序地排成长龙,大家互相交流集邮心得,唠唠家常,也不觉得时间过得慢长,反而觉得这样拿到手的邮票更有意义。当拿到新邮票的那一刻,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乐此不疲的笑容。


邮票包含了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还有自然景观。图案不只是花虫乌兽,树木山河,还有各种书体的名家字贴,画作,从古代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书都发行过邮票。



每一枚邮票都有他存在的价值,都是名家力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对某一件事情,某一个活动记念的一种方式。


已发行的“一带一路”邮票、“抭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邮票、“航天”邮票⋯⋯还有值得期待的,今年即将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票种,都是值得珍藏的。


1980年发行的𤠣票,是我国首次发行的生肖邮票,黄永玉先生的开山之作。2016年的生肖猴票,同样是黄永玉先生的收笔之作。


今年的生肖猪票是极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韩美林”的作品,同样也是36年前第一伦生肖猪票的设计者,曾设计绘制过多个票种。


当你喜爱上邮票,对他仔细端详欣赏,把玩的同时,你会发现,和我们读书旅行一样受益非浅。同样可以增长知识与阅历,饱览风景名胜,了解历史,一样可以提高自身内在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作家档案


  吕金英,笔名金鹰,黑龙江省铁力市神树人,热爱生活,喜欢旅游、摄影和一切鲜花美景。17年9月20日发表第一篇文章后,多篇文章陆续发表于网络平台,获第五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作品入编《2018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不谈风云,无关政治,用心灵之笔描写生活之美。

 

投稿说明
        1、本平台欢迎微信公众平台原创文字,体裁包括: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
        2、投稿必须以“文章+体裁+作者简介+照片”的方式投稿,投稿邮箱:   1146596930@qq.com
        3、投稿必须关注“作家驿站”微信公众号zjyz5225,并加主编微信ygx5225以付稿酬。
        4、稿费支付方式为: 赞赏总金额的50%;赞赏费低于10元(包括10元),阅读量低于100,无稿酬。有播音朗诵的,作者40%,播音者20%,平台40%。配音自愿,需要请投稿时注明。
        5、稿酬支付日为文章登出7日后,请及时与主编联系;超过稿酬支付日,视为主动放 弃。
        6、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7、本平台刊发文字,可往贵州《神韵》《百姓瞭望》报纸、湖北《洪湖文学》杂志、黑龙江《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文学专号》杂志推荐。


 金牌主播名单
        雪峰(团长) 岁岁平安   陆小青
          素兰  一弓   芝兰于室   秋子


 注:文内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提醒,我们马上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