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如是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振鑫,欢迎大家收听我们的内参,每天10分钟一网打尽最重要的市场热点,把握资产配置风向。 欢迎大家通过小助手加入我们的社群,我们在群内会定期答疑和直播,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和评论。小助手微信号在正文的文稿最前面。 昨天市场大涨之后,今天盘中沪指迎来年内新高,但之后市场走势出现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07%,深证成指涨0.22%,创业板指跌0.57%。行业层面,家用电器领涨全部行业,涨幅超过2%。电子行业涨幅达到1.3%。 此外,采掘、地产、钢铁等周期板块涨幅也居前。前期领涨的大金融和新能源汽车板块双双回落。顺周期板块集中上行,以经济和盈利回升推动的行情仍在持续。 最近会员们问的问题很多,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大家的焦虑,大部分的焦虑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牛市走到后期,成批量的优质投资机会已经过去了,剩下的只是结构性的机会,而这个结构性的机会主要集中在顺周期板块,而其中大部分是传统产业,有点下不去手,不像科技医药买起来那么舒服,而且弹性确实也没逆周期的成长板块刺激。 第二,牛市后期波动加大,尤其是高估值板块的局部风险是很大的,稍有不慎,可能比熊市亏的还多,毕竟现在很多板块的估值都处于历史高位,波动起来基本就是绞肉机。 怎么办呢?其实没有太好的办法,为什么叫牛市后期,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最舒服、最赚钱的时候过去了。 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承认并且接受这一点,不要想着连续三年赚牛市的快钱,这别说现在不可能,放到中国经济最强劲或者放水最给力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我们这个月会发布2021年的年度策略,届时也会给大家做系统梳理。 在此基础上,逐步的把投资的风格切换过来,从追求收益弹性转向追求安全边际,什么叫安全边际?说到底就是业绩,只有业绩的持续增长是可以穿越周期的,靠流动性和估值推上去的上涨都是暂时的。 什么样的公司最有安全边际?就是那种即便你在市场最高估的时候买进,它都有足够的能力去穿越周期。 所以今天我们就开启一个新的系列专题,看看从2015年的高点到现在,哪些公司真正的穿越了周期,这些公司有什么特征。 今天第1期我们先做个总体梳理。 从2015年市场的最高点开始计算至今,上证指数跌幅达到32.6%,没有再出现类似2015和2007那样的大牛市。但在这段时间里,同样出现了表现优异的个股。 在经济增速整体下行,A股震荡的背景下,这些个股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实现了翻倍的涨幅,有的甚至达到5倍、10倍。 所以我们这个系列专题就帮大家梳理一下这些穿越周期的公司,并分析一下他们的特质,这一方面可以作为牛市后期投资的一个参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筛选未来可能出现的十倍股。 首先我们来确定优质公司样本。 考虑到2015年以后上市新股基本没有受到熔断影响,而且可回测的时间长度较短,代表性不强,因此把这一部分公司剔除。剔除后共有2550家公司作为全部样本。 为了尽可能避免择时,我们从两个维度来进行筛选,一是2015年6月大盘高点至今累计涨幅,二是2015年6月大盘高点至今最大涨幅。根据以上两个标准,各取前5%的公司(累计涨幅1倍以上,最大涨幅5倍以上),这两个标准筛选出来重合的共计85家公司,占全部样本的3.3%。 这些优质公司的股价表现非常惊人。 自起始日以来累计涨幅均值2.9倍,最大涨幅均值9.3倍。从累计涨幅来看,最高的是牧原股份,为9.3倍。5倍以上的有13只股票,占全部样本的0.5%,涨幅3倍-5倍的有15只股票,占全部样本0.6%,涨幅1倍-3倍的有57只股票,占全部样本2.2%。 从最大涨幅来看,最高的是智飞生物,为23.6倍。涨幅20倍以上的有3只股票,占全部样本0.1%,涨幅10-20倍的有24只股票,占全部样本0.9%。涨幅5-10倍的有58只股票,占全部样本2.3%。 从节奏来看,这些公司在牛市中涨幅更高,熊市中回撤更小。 回顾2015年6月以来优质公司和全部A股在两轮牛熊市中的涨跌。2015年6月-2016年1月熊市中,优质公司vs全部A股跌幅为-36% vs -52%。2016年2月-2018年1月牛市中,优质公司vs全部A股涨幅为128% vs 37.5%。 2018年2月-2018年12月熊市中,优质公司vs全部A股跌幅为-13.6% vs -32.5%。2019年1月至今牛市中,优质公司vs全部A股涨幅为280% vs 67%。可以发现,优质公司不止在牛市区间涨幅更高,在熊市区间也有足够的安全垫,跌幅明显更小。 从行业分布来看,优质公司主要集中在消费和科技领域。 其中食品饮料公司最多,达到16家,占比19%。其次是医药生物,达到12家,占比14%。电子行业有9家,占比11%,电器设备有6家,占比7%。 周期行行业中也涌现出一批优质公司。其中化工行业有11家,仅次于食品饮料和消费,占比13%。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分别有4家,汽车有3家,机械设备、有色金属2家。 和我们前面讲的一样,优质公司之所以能穿越周期,最重要的动力就是业绩过硬,两个核心标志:一个是净利润的稳定快速增长,一个是明显跑赢市场和同行的ROE,这两个指标基本可以反映赚钱的能力。 从2015年到2019年,这85家公司平均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2%,中位数为30%,明显高于全部A股的9%。高业绩增速的核心是高营收和高毛利率。 从营业收入看,优质公司2015-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值 29.2%,明显高于全部A股的 15.5%。从毛利率看,优质公司毛利率平均高达41%,明显高于全部A股的19%。 当然,高业绩增长首先与行业分布有关,但进一步看,如果落到行业内部层面比较,这些优质公司的业绩表现同样明显高于行业整体。 优质公司分布最多的食品饮料、医药、化工行业净利润增速全部大幅领先于同行业水平,2015-2019年优质公司与所属行业均值分别为26%vs17.5%、31%vs9%、16%vs9%。优质公司2015-2019年ROE均值为15.6%,同样高于全部A股10%的水平。 赚钱能力没问题,但还有一个问题绕不过去,就是估值的问题,尤其是牛市后期估值肯定普遍偏高。但从这85家公司来看,高估值并没有拖累他们的上涨。 首先,这些公司上市时的估值就非常高,很多上市前就是明星公司,上市首日估值就达到平均53倍PE,说明市场一开始就对这些优质公司抱有很高的期待。 其次,2015年6月高点,85家公司平均PE为98倍(剔除负值),同期全部A股PE为32倍。但随着后续公司稳定的业绩增长,高估值并没有上涨到失控的地步,只是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目前这些公司平均PE为89倍,同期全部A股PE为23倍。与2015年高点相比,优质公司的股价虽然上涨了很多,但平均估值不升反降,表明盈利的增长是股价增长的主要原因,公司内生增长动力较强。 我们对这85家山顶上走出来的公司基本面做了一个梳理,大家可以去文稿的表格里查看,表格比较长,大家如果看不清楚可以去会员社群里下载,或者联系助教获取。 后面的系列专题里,我们会继续对这些公司进行详细分析,寻找这些公司上涨的原因,从中提炼出一些共性的基因,大家可以继续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