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此拳由来 提起太极拳,都知道陈、杨、吴、武(郝)、孙、赵堡等太极拳,以上这些太极拳有的间接或直接与陈家拳有关。而此拳就是直接来自陈家,由陈发科亲传。 1、“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名称的由来 洪公自1930年至1944年跟随陈发科学拳15年之久,亲如父子,得发科公厚爱。后又于56年进京看望发科公,在京呆了10个月,期间师徒二人几乎整日试艺,发科公把一、二路拳从头至尾拆讲一遍,每一式如何练、如何用。洪公说这时才知道其师发科公把陈式拳做了改动,比如加入了三换掌等。这应该也是陈拳新架老架的由来吧。 征得发科允许,56年洪公在济南秉承着“怎么用就怎么练”原则教拳。练传武的都知道,古人教拳时练法和用法是分开讲的,而洪公想把体用结合,因此洪公开始按照其师发科公拆拳时的招法对陈拳进行改动。洪公文武双全,直到88年出书前,为表尊师之情,洪公仍坚持将此拳称之为陈式太极拳,但此拳与陈家拳在练法上已有很大区别,当时济南武术圈称呼此拳为陈式太极拳“济南架”,并且实用拳法这个称呼早已在练习者中流传。故待洪公著作出版时,书的标题定为《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后又增加个副标题“十七代宗师陈发科晚年传授技击精粹”。此书洪公共易稿四次,现前三稿存于弟子张(高校教授)手中。 2、“洪式太极拳”名称的由来 洪公晚年,众弟子建议将此拳改为“洪式太极拳”。洪公尊师情切说“我是老师的不成材的老学生”“死后的事我管不到,只要我还活着,就不能改为洪式太极拳”。生前给蒋和刘两位弟子留过手书的“洪式太极”。私以为洪公的理论和拳法已构成独成一派的条件。 洪公生前,众弟子齐心协力参加各种大赛,摘金夺银。洪公110年诞辰之际,由洪家牵头召集众二代弟子商量统一改名为“洪式太极拳”,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备档。但各弟子搁置争议,共同发展。拳名叫法不一,有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传陈式太极拳,陈式洪派太极拳、陈式洪架太极拳、洪式太极拳。 二、此拳特点 洪公一生教拳秉承着不故弄玄虚,不空谈意气,怎么用就怎么练。 有个小插曲,曾有日本人来学拳,省体委的告诉他要留一手,不要全交给日本人。洪公说这个拳手把手的教都不一定会,我一个手就无数个圈,你让我留哪一手?小拇指勾上就有,不告诉你你就不知道。这个故事是我老师在给我讲金刚捣碓的用法时说的,被勾的那感觉真酸爽。 再插一个曲,摘自弟子张群内文字,
此拳大体上有以下特点: 1、缠丝劲与基本功 习练陈式太极拳皆知”缠丝劲“一词,习练杨氏太极拳者皆知”抽丝劲“一词,两派因为这两个词一直争论不休。而”缠法“一词是陈鑫在《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提出来的,书中用词为”缠丝精“即”缠丝劲“,”着法“即”招法“。(由此可见陈杨两家中“六封四闭”与“如封似闭”,“倒卷肱”与“倒撵猴”等式名可能因读音和用词习惯等产生差异,此题外话,暂且不表。)
洪公根据自己研练过程中的感悟,以顺逆缠为基础,将各种缠法归纳总结为“正旋”“反旋”两个基本功。并在眼、身、步、手方面加以细致完善(请条友注意排列顺序)。此拳把眼法放在第一位,把手法放在最后一位,由此可知,缠法不仅仅是上肢或手部的动作,而是全身都有。此拳的基本功就是划圈,圈中包含有太极拳的“十三式”,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个手法,前进后退的步法,左顾右盼的眼法和中定的身法及各种腿法。 这两个正反旋极其精致细腻,能够产生“收即放”“合即出”的效果,洪公留有口诀”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每一动都有其人体参照标准,绝非泛泛而划。再插一下嘴,当年金刚旺每次出差来济南,都要求洪公独自带其至大明湖进行指导,不愿到洪公拳场去。洪公曾想“把你爷爷交给我的东西还给你们陈家”,条件只是要一个师徒名分。 洪公还精炼出一个练腰裆的基本功,同时对脊柱有很高的要求,正所谓暗换腰裆神不知。篇幅有限,暂且不表。 2、不站桩 此拳不主张站桩、蹲桩,洪公主张身法就是“太极桩”,拳架就是活桩功。 3、敛臀泛臀之别 有的练拳强调丹田,有的强调命门,洪公特别在意尾骨,也可以说他老人家把这里看做是太极的重中之重,洪公经常把它形容成行船的舵,舵掌管着行船的正确方向,尾骨掌管着太极发力的正确方向。洪公语,“你用力,我掌舵”。教拳时,学生理解不了的话,洪公就在练拳的过程中让他们摸自己的小尾巴。我的老师在我刚学拳时也经常拿着我的手去摸他的小尾巴。 其他太极拳要求敛臀,而此拳无此要求,洪公当时开玩笑说:杨拳如撒尿,陈拳像屙屎。 此拳尾骨长强穴微向后翻,而非敛臀。即尾骨要合住,掖胯时不能撅腚,也不能往里收,而是稍微外翻一些,小腹微微内收,胯尖微微向里裹,这样裆就开圆了。 注意看小腹下沿和臀部 4、关于陈拳抖弹劲 那种浑身瞎抖乱慌,连中线都丢了的,一拳出去颤三颤的都是套路党。 洪公认为人体是个精密的机器,任何一个地方的螺丝松动都会影响机器性能。 5、关于棚劲 太极练棚劲,劲要走螺旋。螺旋分二式,里缠加外缠。 6、关于发力 我老师存的洪公手稿中有这么一段:
7、关于重心 沟里的老架重心来回在两腿之间转换,而洪公主张全身的一个重心要经常保持在腹部,做到随遇平衡。任何步法变换,尽管有虚实,但重心总是保持在腹部,决不是移至某一腿上去的。 8、三节循环变化 金刚旺重“跟带稍”,主张丹田核心说,即以丹田为核心,一动无有不动,节节贯穿;(还提出个“误差”的概念,说误差越大,气的流量越小;误差越小,气的流量就越大,缩小误差就是为了达到一气贯通。此是后话,不表) 陈照奎高徒张志俊重“稍领跟”,主张“梢节领劲,两头卷曲”; 私以为两人的主张属“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此拳中三节循环变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由稍至根的同时也有由根至稍,而不是单纯的单向运动。 9、收肘贴肋 其他太极拳要求腋下虚悬,有夹鸡蛋的,有夹馒头的,我大吃货国估计只要能吃的都能偷偷夹起来。而此拳收肘时贴肋,但不能夹死,定式时腕在肩外,肘在肩内。一来护肋,二有他用。 10、腰如车轴,力由脊发 习拳者皆知“腰如车轴”,“立如平准”,不能来回转换重心,腰随重心左右移动,此拳要求腰劲只能中正地旋转,裆劲下榻,走∞字。洪公针对此精炼出来的锻炼腰裆的基本功很明确的阐释了“力由脊发”的特点。 11、步型 此拳很重步型,一个步型一个裆劲,没有一个步子是空的,抬腿即有用,步型的变换关乎腰裆之劲。 12、转关 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此乃拳之妙处,不丢不顶,化即是打,多赖于此。看到某V说引进落空是撤步缓解对方冲力再顺势上步带偏或打对方,这样的话拳王阿里的蝶舞蜂刺就是很完美的太极拳。须知缓解了对方的的来力就没法再借对方的全力了。我和我老师试手时,加力愈大出去的愈远,不再多说。可惜为了生计已辞别恩师,不能再时常受到老师的耳提面命,聆听老师教诲了,不成器的学生定会加倍努力练习,不负老师心血。 13、“把法” 有人说此拳拿法居多,其实化发打拿并用。此拳吸收了“沾衣十八跌”“金刚十八拿”、燕青拳、三十六把擒拿等,但却不是以拿法为主,太极不动手,动手非太极,关于拿法,并不是用手去满把抓拿对方,而是一种“把法”(下图左手),抓上去你就跑不了,乖乖跪倒求饶吧亲。 左手把法 以上大体是此拳特点。 一本散为万殊,万殊归为一理,陈鑫云: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此拳学起来不容易,改起来也很难,老师说他们当时跟洪公学拳后没完没了的改拳,后来洪公跟他们讲自己学拳三年后,给其师陈发科打金刚捣碓看,一抬手,发科公一口浓浓的河南腔说:“哎(二声),你这个金刚捣碓这回算是打对咧!” --------------------------------------------人有品,拳亦有品------------------------------------------------- 再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洪公的“三不歌”不忧 岂是儒冠误,固穷君子风。人各有真乐,原不在穷通。我生高原上,忽落泥涂中。衣常旧且弊,食每叹釜空。室惟哑妇伴,子女各西东。虽欲通情愫,奈何耳已聋。食贫无烦言,两情自融融。曳尾喜自由,不羡供养丰。 不惧 天时有变化,炎热与酷寒。地理有变化,震地与崩山。人事更多变,风雨飘小船。多变何足畏,全在一心安。由中无所愧,形神自得全。祸福原相倚,生死一偶然。不须苦忧虑,行乐且加餐。 不生气 世途多矛盾,不外是与非。是非理虽定,彼此更共之。人强理则高,人微则理低。真理何从别,但看公与私。理真便自得,较辩反多歧。内刚而外柔,动定自咸宜。易经有古训,义莫大于随。诗书皆美味,适口沁心脾。拳法若山水,乐此能忘疲。我有无弦琴,我有无声诗。不需丝与竹,心平同悦怡。物我皆有情,真诚感犬鸡。胸中养天和,百岁犹短期。 图中为洪公点烟者为弟子孟,已于2016年6月11日去世,当年共辞世3位洪门巨擘,哀哉痛哉。 学拳时听说洪公及众徒酒量很大,旱烟不离手,食量惊人。老爷子爱开玩笑说:我的徒弟都是酒囊饭袋。笔者练了几年,饭量确实增大。 最后,发科公与洪公师徒镇楼 我曾向台湾某面相大师专门请教,其言此乃大智慧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