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冈山八角楼的灯光

 红星故事 2020-12-04

   关注军旅警营,阅读更多美文

  “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

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

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

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

这首“八角楼的灯光”是五十多年前响彻大江南北的红歌,是我中学时期最喜欢的歌曲之一。歌中描绘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和毛主席的光辉形象至今难以忘怀,八角楼也成了我心中向往的革命圣地。

  这次到井冈山,是我们继探访韶山、上海一大会址、瑞金、泸定桥、延安后的第六个“红色景点”。第一时间便打听出了八角楼的所在位置,第二天一早直奔目的地,想先睹为快。

奇怪的是转了一大圈硬是没找到八角形的楼。找当地老俵们打听,他们手指着极普通的赭黄色土砖结构的二层小楼说:“这个地方就是!”可是这个楼的外形与附近普通民居毫无二致,与心中的八角楼形象相差甚远。门楣上还写着黑色的“谢氐慎公祠”五个大字,混淆视听。

  半信半疑地进了大门,里面是一个大堂,有七、八十位穿着当年红军服装,戴红五星、红领章的人坐在几棑长条凳子上听课。一打听是某地党员干部培训班。这个阵势完全出乎大家预料,进大门的二十多个参观者都以为走错门了,悄悄地退了出去。

最后只剩我一个光杆司令还是不太甘心,硬着头皮穿过听课人群来到讲台前。这才发现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门,出了这个小门是个后楼。有一个木制小楼梯,光线昏暗,既窄又陡。沿着木梯爬上去,看到一个牌子,上书“八角楼”三个字。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政军机关和红军后勤部设在茨萍,是根椐地的指挥中心。毛主席的办公室兼卧室就在茨萍的八角楼上。        

       闻名中外的八角楼仍保留着八十多年前毛主席居住时的老样子。外形与八角形压根不搭边。之所以叫八角楼,只是屋内顶棚有一木质天窗,倚中医八卦之原理,修成了与众不同的八边形。        

       若不是亲身来到了井冈山,登上了八角楼,还真不知道不仅是八角楼的大名,连红军佩带的八角军帽的创意均来源于这个其貌不扬的八边形天窗。

  八角楼的墙壁上,保留了一些当年红军留下来的标语,内容是 “消灭屠杀工农的国民党”、 “消灭新旧军阀战争” 、“打倒中国国民党”等等。虽然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和战火硝烟,但在江南山区的明媚阳光下字迹依稀可辨。

传说这些标语是毛主席的妻子、时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妇委书记的贺之珍带领红军战士书写的。

这位号称永新一枝花的17岁姑娘,曾经率领几十人死守南城门,两枪撂倒两个国民党攻城突击队的指挥官,成了红军女英雄。

贺之珍由于特殊原因深居简出,少为人知。墙上遗留的标语不仅是当年红军战斗生活的写照,也是这位巾国英雄留给公众视野的活生生的宝贵资料。

  外屋摆放着一张老式八仙桌,上摆两个木盒、两个瓷碗、五双用竹子随意削成的简易筷子。墙上悬挂着的是毛主席与贺子珍当年井冈山时期的照片。 仔细观看遗留文物时有幸看到了当年毛主席和贺子贞在井冈山象山庵结婚时的菜谱一张,现抄录如下:

主菜有:粉巴泥秋、笋仔酸菜、清蒸石拐、鱔片腊肉、米粉鹅、酿豆腐、烹蛋、油炸肉丸、鱼肚、野鸡石耳汤。

果碟有:酱姜、南瓜籽、柚子皮、酸酒葱头、米果薯片、炸豆饼  。

  我爬在当年毛主席用过的办公桌上仔细观察那盏竹筒铁盏青油灯,看起来特简陋,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从未见识过。  

一截熏黑的竹筒上面放个铁皮盏,注入青油,放一根棉制灯芯。点着以后隔一会儿需向上拔拔灯芯,定期用剪子剪断烧硬的灯芯头,加注新油。其火苗不大,亮度仅及烛光的一半水平。

按当时红军使用灯油的规定,夜间团营连值班室和领导工作时可用三根灯芯。可毛主席一直都是只用一根灯芯。

  当年八角楼的灯光经常是彻夜通明,毛主席就是在这盏青油灯前披着一个破线毯伏案疾书,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陆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宁冈调查》、《永新调查》等光辉著作。

这一系列的重要文章全面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经验,深刻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从农村包围城市” 的光辉思想,为中国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毛主席的卧室里有床架子、快要散架的旧木椅和简易茶几、黑色书桌、一条长凳。墙上挂着水壶、草帽和布袋子,书桌上还有石质砚台、书本、纸张。这些物品都是毛主席当年在这里居住时用过的物品,根根身边人员的回忆按原样摆放的。

当时毛泽东同志已担任中央苏区党政军一把手,率领10万红军,领导60个行政县 。如今我所看到的他的居住环境、日常用具、结婚菜谱都完全出乎预料,让人感慨万千,肃然起敬:毛主席确实是我党发扬艰苦奋作风的光辉典范。

  在叶坪革命遗址参观时还看到了挂在树杈上的一坆未爆的炸弹。是国民党定点斩首为目的,派飞机轰炸时遗留下来的,离毛主席旧居二楼的办公室兼卧室的窗户仅两米远。

可见当时处于国民党围剿中的红色根据地多么艰难,毛主席所处的斗争环境多么凶险。正如老话所讲,他们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在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

假如当时国民党空军空投的这颗炸弹不是臭弹,落在树上正常爆炸,那么毛主席的旧居将夷为平地,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红都瑞金我还专程去看了沙洲坝的“红井”。此地原来是个严重缺水干早的地方,老百姓祖祖辈辈喝一口臭池塘里的水,体弱多病。  

红军入驻以后毛主席带领战士们破除迷信,揭穿谣言,挖出了沙洲坝有史以来第一口水井,广受欢迎,被称为“红井”。

可惜被来犯的国民党部队野蛮填埋,老百姓不服,国民党一走就重新挖开。在井旁特意立了一个木牌,上书“吃水不忘挖井人,心中想念毛主席”几个大字。

打井人已乘黄鹤去,但是红井、标语还在。我也自己动手,从“红井”中打上来一桶水,仔细品味,清凉微甜,心中充满了对毛泽东这位世纪伟人的怀念之情。

毛主席一生艰苦奋斗,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可敬可佩;而如今党、政、军内一些蛀虫贪污腐败,骑在百姓头上做威做福,可恶可恨。理应全党共诛之,全民共讨之。


  回首以往,井冈山八角楼的灯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成千上万的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终于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应牢记在心。我们今天的一切的确来之不易,应当加倍珍惜。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我坚信,八角楼的灯光将永放光芒。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毛泽东思想将继续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