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现这种情况,你的基金就该换了

 脊康中医黄医生 2020-12-05

大家好,我是格子。

出现这种情况,你的基金就该换了

基金投资不适合短线投资,手续费高,赎回时间长,和他本身的产品特性有关。所以,一般我们建议大家在做基金投资的时候,尽可能的偏向于长期持有。

但是长期持有不代表要死扛傻抗,也不代表不闻不问的放在那,我们需要定期对基金进行基金诊断,出现问题的话呢,要及时进行基金的更换。

基金长期投资的核心不变,那如何去看基金是不是该换了呢?

一、主动管理型基金

假如你手里的基金是主动管理型基金,通过基金经理的管理获得超额收益,所以说,核心在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变更的话,我肯定是要想想,是不是基金该换了。

基金经理,更换和更换还不一样。

如果说莫名其妙给换成了新人,那二话不说带着钱撤。

如果说只是从两个基金经理变成了一个基金经理,主基金经理还在,打辅助的换人了,那问题一般不大。

可是如果说,两个基金经理中,主基金经理撤了,换成了之前打辅助的基金经理,这种一般我是不会继续持有了。将新人带出来了之后就不管了,谁知道副手有话语权之后,风格会不会大刀阔斧的改,风险厌恶的理智人一般不会跟你玩养成游戏。

除了更换基金经理,我们之前还讲到一种情况,看到就撤——

基金踩雷。

无论是股基还是债基,尤其是债基,踩雷的基金二话不说直接拉黑,换掉!

无论是大量赎回的压力,还是后面可能会继续踩雷的预期,都将会降低我对这只基金的感观。

上面的事件平时需要注意,但是看基金是不是要换,还是集中在每次季度报、中报、年报出来的时候。

看什么呢?

比如说基金规模。

规模是不是过大了?是不是往年十亿规模,今年忽然百亿了?这种基金我们就要想想是不是要换了。

规模一般在10亿到100亿之间为佳,过大的话往往会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当基金规模过大,就会导致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与基金规模不匹配,这也会成为基金业绩不佳的重要原因。

比如说投资风格。

风格是不是从大盘成长忽然变道去搞了中盘价值?

投资风格可以在季度报中披露出来的重仓股中看出一二。

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能力圈,成熟的基金经理普遍对自己的能力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

所以我们普遍认为,投资风格经常漂移是没有定性的表现。

但是这个东西有的时候也要辩证的去看,比如说王崇,2015、2016年风格偏向于中小盘成长,到了2017、2018年持股风格比较均衡,2019年相对又更加偏向大盘成长。我们也不能说不好,因为市场风格本身也是在变化的,基金经理的偏好也要基于市场认知,这没什么不对。

比如说持有人结构。

机构持有占比太高不好,太低不好,最好的是,机构持仓不多,但是机构持仓规模慢慢增加。

太高的话会面临巨额赎回的压力,大幅赎回很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太少说明机构不看好这个基金。机构在默默买入基金,一方面表示对后市的看好,一方面也标明机构对这个基金的内部评级在提高。

二、被动指数基金

被动指数基金又分为纯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

纯指数基金就是被动复制指数获取平均收益,所以基金跟踪误差是第一位的

量化技术上的问题,误差当然是越小越好,如果跟踪误差过大,二话不说,换掉。

如果说是指数增强型基金。

指数增强型的基金大家还记得吗?

在被动指数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动管理的部分,常用的策略有打新增强、股指期货增强、多因子增强等。

既然增强,这就要和跟踪的指数,没增强的,做对比了,如果说长期都没有超额收益,那就是光搞策略,一点用没有,只是在多扣我们的手续费(指数增强基金一般比直接指数基金费率高)。

更不要说有些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不稳定,甚至还不如指数收益良好,那就真的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二百五了。

啥用没有,光糟心了。这种情况还不如换掉,换成纯指数基金。

格子闲话:

基本上就是上面这些需要转换的情况,还不快去看看自己的基金是不是要换掉了。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基本上同一个基金公司的基金可以进行基金转换,跨基金公司有的也可以进行基金转换。

优先使用基金转换能帮我们省不少手续费,别说我没跟你讲。

关注格子说财,带你学会基金理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