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望安杯”首届全国征文大赛079号作品】叶帆||暖暖的冬日 (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0-12-05
暖暖的冬日



作者:叶   帆
    主编:非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几场雪下完后,温度急骤下降到零下28摄氏度,路上的行人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
看着外面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再看看坐在活动室里专注地做着手工的孩子们,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好像外面纷飞的雪花和他们没有关系。的确,室外的降温真的与他们无关,孩子们离园时,接他们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也是带足了保暖装备——大衣、口罩、手套、帽子,他们根本感觉不到降温。看着一个个让家长抱着或牵着手离开幼儿园的孩子,我的思绪也跟着走得很远......
那个让妈妈牵着手的雯雯是我小时候的影子吗?不,那绝不是我的影子。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没有幼儿园,已经8岁的我还和弟弟以及邻居的小伙伴在家玩。大人们一上地干活,我和弟弟就拿着铲子在粪堆上挖坑玩“瞧姨妈”游戏。童年的记忆里,铲子是我唯一的玩具,也是唯一在我记忆中留下幸福回忆的玩具。
儿时的冬天很冷。每到冬天,虽然我的手上戴着爸爸用羊毛搓的毛线编织的手套,脚上穿着妈妈手工做的厚厚的棉鞋,但手上脚上总会冻出许多脓包,手指甲缝会咧开许多口子。每到晚上,妈妈会端来热热的水,让我们姐弟四个泡手和脚,然后拿羊油在柴油灯上烧化滴在指头上的口子上,说是把指头上的口子烫死,这样指头上的口子就不会滴血。而手上和脚上的脓包也会用一种叫冻青的植物的叶子捣烂抹在上面。我想那时候和我一样大的孩子晚上一定都会得到妈妈这样的关爱吧。
九岁那年,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那一种喜悦和快乐充盈着我的内心。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冬天来到,每一次下雪,我就和姐姐手拉着手,顶着寒风和飘落的雪花,踩着厚厚的积雪来到学校走进教室,到教室门口,我和姐姐已经变成一个小雪人,鞋底上也粘上厚厚的一层雪,鞋子也变成了冰鞋。所有的同学都习惯性地在教室门口的门槛上,使劲地把鞋子上的冰雪跺下来。教室里没有刺骨的风了,但我一点也感觉不到热。早到的同学们挤成一堆,围在用土块垒起来的炉子周围,炉子周围一点温度都没有,只有把手放在炉子上面才能感觉到一点热气。为了能烤上火,同学们总是挤来挤去,大多时候,后面的同学总会把前面的同学挤倒。那时候,我的数学老师抓住了同学们的心理,用数学课堂作业做得快、做得对的同学就可以到炉子前烤火来激励我们。对于我来说,能烤上火那真是幸福快乐的事。所以,每一堂数学课,我都第一个做完作业,并且挣上一百分,然后老师奖励我站在炉子旁烤上一会手,手不冻了,身体也暖和了,那时候感觉好幸福!也许就因为贪恋烤火吧,有一次下课,竟然忘记了上厕所。上课刚一会,就想尿尿,但又不敢给老师打报告,实在憋不住了,尿顺着裤腿流到了裤子上、鞋子里。老师知道我尿裤子了,害怕把我冻坏,就把我抱到炉子上,让我烤裤子。炉子的温度太低,裤子上一点温度都没有,不要说烤干了。老师让我回家换裤子,当我回到家,我的裤子和鞋子都冻成了冰壳。记忆中,那时候的我是一个随时让寒冷打败的孩子;也是一个围着妈妈的热被子感到无比幸福的孩子。当妈妈把湿裤子脱去换上干裤子,我缩着身子一下就睡着了,我梦到太阳暖暖地照着我,我和同学们嬉戏在鲜花盛开的绿草地上,快乐极了,那是阳光给我的快乐,那是温暖给我的快乐。
我在和同学们挤窝窝烤火、呵手跺脚取暖、月亮还斜挂在西边就和姐姐踩着雪脚下发出咯吱声以及挨上值日,爸爸就帮我生火的时光里走完了小学五年的冬天。
等待我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冬天呢?
那一年,我十四岁,考入了离家十公里的乡镇中学。作为住校生,不用再顶着凛冽的寒风,飘扬的雪花,踩着厚厚的积雪上学。但冬天来临后,带给我的是比小学更加难以忍受的寒冷。
学校宿舍的炉子也是用土块砌的,炉子和炕连在一起,既可以取暖又可以把炕加热。每天下晚自习回到宿舍,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穿着外套钻进被窝,虽然身子底下的炕很烫,可是外面太冻了,都不敢把手伸出被窝,总是把被子捂得严严实实的。早晨起床,摸摸脸和耳朵都是冰凉的,同学们用值日生提来的热水浇一下冻在牙刷缸上的毛巾,毛巾好像还没有完全融化,拿起毛巾随便擦一下就赶快跑到教室上自习。最害怕的是每到下雪天,早上起来,雪从宿舍墙缝或屋顶缝隙落下来,被子上一层雪沫。
小学和初中的冬天是那样的寒冷,工作后的冬天又是怎么样呢?
20岁的我,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县城幼儿园。冬天,幼儿园取暖用的是铁皮炉子,铁皮炉子的散热性相对好一点,教室里没有我上小学初中那么冷。但因为我刚工作的原因,每天我要早早起来把班里的炉子捅开加上煤,孩子们入园的时候教室温度就会升起来。每一周星期天再拿柴火把炉子给生上火,刚工作的我根本不会生火,有时柴烧完了,煤还是不燃,有时遇到柴不干,怎么都点不着柴,大多时候等炉子生着火,不知是烟熏得我流泪了,还是我为自己的不会生火总会流泪满面;每天帮保育员倒炉灰,以及各班轮流一周三次推人力车去倒煤灰.......这一切让我感到一丝丝的无奈,也感到了刚工作后的冬天的寒冷。
而今48岁的我,有时会把我经历中冬天的一个个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我的孩子总会侧着头疑惑地问我:“妈妈,那时候你们为什么不铺地暖,为什么不买空调,为什么不穿羽绒服和雪地靴.....”我知道该怎样回答我的孩子,但我只是微微笑着对孩子说:“宝贝,你们看看教育改革发展四十周年专题片,就知道答案了!”
时光飞逝,在40年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环境也得到了发展。在校园里,冬日的炉子已经成为历史,孩子们和我沐浴在教育改革的春风里,享受着冬日一缕缕暖暖的阳光。
就让那个寒冷的冬天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吧!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叶帆,甘肃张掖。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文学爱好者,喜欢把真善美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