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义学 2020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对外公布:陕西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一消息,媒体形象地喻为“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而早在2018年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指出:中国防沙治沙就是从榆林走出来的,榆林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创造奇迹,陕西“锁住”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又称鄂尔多斯沙地、毛乌素沙地,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一半面积在陕西榆林境内。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毛乌素地区逐渐变成茫茫大漠。 新中国成立之初,榆林已经成为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当时,榆林沙化土地面积3600万亩,流动沙地总面积超过860万亩,流沙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就是当时榆林地区恶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1959年,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沙漠考察队的基础上组建,并筹建了第一个治沙造林林场——陕北防沙造林林场,随后榆林陆续在长城沿线设立了20个国营林场和10多个国营苗圃。中国防沙治沙,从榆林起步了。 榆林的发展史是一部治沙造林史,榆林治沙造林史也是一部中国特色生态建设创业史。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成立后,治沙专家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摸索出引水拉沙、沙障固沙、前挡后拉等系列治沙造林适用技术,攻克了樟子松引种栽培和大面积造林等多项技术,樟子松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30多万亩。1974年开创性地开展了我国流动沙地飞播造林种草试验,累计完成飞播治沙900多万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市依托退耕还林等工程,按照“全封、远飞、近造”的工作思路,采取人工、飞播、封育相结合,植治、水治、土治相结合等综合措施,相继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陕西省全面治理荒沙”“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等治沙造林行动。在北部风沙区建成总长1500公里,造林175万亩的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块。新建以樟子松为代表的常绿针叶林180万亩,完成“万亩连接工程”52片,初步形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93.24%,荒漠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472万亩,每年发生30多次的沙尘暴几乎不再发生,年扬尘天气由100多天减少到10天以下。 2157万亩郁郁葱葱的树林成功锁住了860万亩流沙,林木覆盖率从0.9%提高到33%,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书写世界治沙奇迹。 实现“绿进沙退”还远远不够。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还指出,“作为自然地貌,毛乌素沙地不是真的消失,只是流动沙丘全部得到固定。这些治理成果还属人工干预,尚需加快沙区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实现自我循环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沙区生态面貌。” 治沙英雄辈出,全国“劳模”涌现 榆林的治沙造林史是一部生态建设人民英雄史。 几十年来,榆林治沙群众凭借坚强毅力、超常的干劲与浩瀚无垠的荒漠和肆虐无情的风沙进行抗争,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牛玉琴是一个从无豪言壮语、绝少慷慨陈词的农家女子。从1985年承包万亩荒沙以来,她贷款雇人,人背驴驮,治沙11万亩。1993年,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拉奥博士奖”。1996年,她受联合国防止沙漠公约组织邀请,登上了庄严的联合国讲坛。 “一生只做治沙这一件事”的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1984年响应中央治理“五荒地”的号召,毅然把家搬到海子梁乡沙漠面积最大的四大号村,带领7个伙伴一头扎进茫茫沙海,演绎了可歌可泣的治沙壮举。30多年来,石光银带领一群陕北硬汉,累计承包造林25万亩,在国营、集体荒沙碱滩上种活了各类植物5300多万株。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林农杰出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全国治沙英雄等60多个奖项。 不仅仅是石光银和牛玉琴,榆林还走出了中国治沙史上的众多治沙英雄,从上世纪的惠中权、李守林、漆建忠、朱序弼到新世纪的杜芳秀、张应龙、李增泉……这一大批治沙英雄和先进集体,以超人的胆略和气魄,磨练出“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 人进沙退,榆林走出防沙治沙“中国经验” 如今,榆林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也走出一条防沙治沙的“中国经验”。 “中国经验”的背后,是科研人员与治沙群众数十年的艰辛摸索,是群众汗水和科学智慧的结晶。当年,他们面对寸草不生的茫茫大漠,从榆林地名着手,从点滴的、零星的沙柳柠条等沙生植物中寻启示,坚持适地适树,良种壮苗;他们根据榆林的自然环境总结出不同地形地貌的治理办法,指导群众逐渐从单纯防风固沙植树造林到发展杨、柳、榆、杏、果等多种经济林和果园,不断优化林木结构。 数十年来,林科专家们穿梭于大漠之中、沟壑山区、盐碱滩上,成为备受人民尊敬的“绿色精灵”“绿色使者”。他们不仅治沙改土、植树种草,还在积极引进新品种、科学布局林产业,引导榆林人民向沙漠要环境,向沙漠要产业、要效益。早在1973年就建立了西北地区唯一的樟子松良种基地——榆林市樟子松种子园。后来,又成立了“榆林市长柄扁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力开发长柄扁桃产业;建成了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开展了大樱桃、黑枸杞、美国红树莓等11个项目的试验研究。 如今,榆林已经初步形成“东枣、西薯、北种、南豆”的特色产业格局,不断发展壮大“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目前,全市各类经济林面积达400万亩,其中红枣170万亩、“两杏”80万亩、山地苹果65万亩、长柄扁桃40万亩、核桃32万亩、海红果5万亩,搭建起独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 数十年治沙久久为功,“榆林绿”锁住了毛乌素沙地。数十年来,“榆林经验”不断向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推广,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榆林治沙经验由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来源:西部决策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