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和剂局方》的盛行与“今方”之争

 醉青YPS 2020-12-06

自宋大观年间,陈师文,裴仲元等奉敕撰集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问世以来,由宋至元,极为盛行。朱震亨曾谓:“《和剂局方》之为书也,可以据证检方,照方用药,不必求医,不必修制,寻赎见成丸散,病痛便可安全;自宋迄今,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从朱氏之言可见《局方》在民间流行极广。

漫谈《和剂局方》的盛行与“今方”之争

《局方》之所以盛行主要是疗效可靠。当时所收录的医方皆“几经名医之论定,献于朝,行于世,所谓得十全之效,无纤芥之疑者。”其次这些医方大多经各地熟药所制成丸、散、膏、丹,病者购之极为方便。再者,《局方》是官方颁布的一个处方配本,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流行极为普遍。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局方》的盛行也带来了流弊,使医界酿成一种不注重辨证施治单纯“以方试病”的恶习。同时《局方》又好用辛香燥热之品,这就引起了金元时期以四大家为首的“今方”派的反对。张元素曾谓:“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故张氏“自为家法,不用古方。”刘完素亦云:“五运六气有所更, 世态居民有所变,此一时,彼一时”。刘氏用药偏主寒凉,并撰《宜明论方》与《局方》立异。形成了“《宜明论方》行于北,《局方》行于南”的局势。至元代朱震亨著《局方发挥》一书,此书专为批驳《局方》而作,其曰:“今乃集前人已效之方,应今人无限之病,何异于刻舟求剑,按图索骥,冀其偶然中难矣。”朱氏是河间的三传弟子,并兼通东垣、子和之学,由于朱氏的批驳,使四大家之方在南方兴起。

漫谈《和剂局方》的盛行与“今方”之争

有意思的是,朱震亨为自己质疑“局方”找了一个过渡,称精研经典医方特别是张仲景伤寒方的许学士(许叔微),二百多年前就不满局方的教条了,所以他只是继许叔微后,重新担起“改而证诸实”将医学引回正道的责任。不论朱震亨在什么意义上反思《局方》借“一方通治诸病”的弊端,总之,此后又是漫长两三百年,医方运动对医学的负面影响都未能有效改变。

从此盛行200多年的《局方》一蹶不振,而被四大家的“今方”所淹。而《局方》早被称为“时方”了,元·戴良《丹溪翁传》云:“时方盛行陈师文,裴仲元所定大观290方。”因而,实际上这次论争是“时方”派中的新派与旧派之争。

漫谈《和剂局方》的盛行与“今方”之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