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几道最冷门的一首词,结尾一句太过飘渺迷离,连道学家都被诱惑

 读书狗子 2020-12-07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北宋词风初盛之时,不论是高居庙堂的文人政客,还是市井酒肆的歌女游人,都很喜爱填词听曲。不过在朝的文人多填雅词,而在野的骚客多写俗词艳词。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填雅词者如宰相晏殊,流连市井填艳词者如才子柳永。

彼时,虽有“词为艳科”的说法,但作雅词的官宦文人往往对写恋情相思的“艳词”很是鄙夷。据说柳永曾携自创的“曲子词”拜谒晏殊,晏殊阅其词集,读到“针线闲拈伴伊坐”一句,直斥为淫词艳曲。可见当时雅俗泾渭之分。

然而最让晏殊意想不到的是,他最看好的小儿子晏几道却走上了“艳词”之路。晏殊作词往往抒发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而晏几道则截然不同,其词多写言情相思,正是乃父口中的“淫词艳曲”。

晏几道的词风似父而造诣尤过之,最著名的便是其“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名句,被后世评为“闲雅沉着,当时更无敌手”。

今天咱们再来欣赏一首晏几道的冷门词作《鹧鸪天》:

鹧鸪天

北宋·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晏几道最冷门的一首词,结尾一句太过飘渺迷离,连道学家都被诱惑

这首词一般认为是一首久别怀人之作,不过从词中时间描述看来也似是写初见当夜分别后的情事。不论如何,此词都是写恋情相思,正是晏殊所鄙夷的“淫词艳曲”。然而就是这样一首“艳词”,却被北宋最有名的道学家程颐称赞为”鬼语也“!

此词上阕开篇先描述初次相逢的情景:“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虽然纯是写景,却从字里行间表现出词人对女子的倾慕之情。

后两句“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便写在意中女子的歌声中开怀畅饮,被美妙歌声所陶醉、被美艳女子所迷醉的绵绵情意。

晏几道最冷门的一首词,结尾一句太过飘渺迷离,连道学家都被诱惑

下阕转而说词人分别后的心情:漫漫长夜、久不成寐,“碧云天共楚宫遥”慨叹由于人为的阻隔,使得互生情愫的两人不能相见。

结尾“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两句可谓是最精彩的神来之笔。现实中的人受到阻隔不能相见,而“梦魂”却无拘无束,在今夜梦中,穿过迷蒙夜色,踏过杨花谢桥,再去重回意中人儿。

晏几道最冷门的一首词,结尾一句太过飘渺迷离,连道学家都被诱惑

从初见的一见倾心、到歌酒酣畅的迷醉,别后相思的寤寐思服、最后写至梦魂相会,以缥缈迷离的梦境衬托歌酒相欢的美好,反衬现实中的迢遥间隔,用意尤深,细细品读深婉有味、情韵无尽。

如此缥缈迷离之语,就连一向以方正自居的道学家程颐都赞叹:“鬼语也”,意境之幽渺真个有我见犹怜的魅力。也难怪世人称小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