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许宇航:汕尾宋元时期城寨

 海陆物语 2020-12-07

海陆丰宋元时期城寨

·许宇航

城池和围寨是旧时一地的地标性建筑,作为防卫建筑,起初是因聚居而发展。据考古发现,我国已知最早的城池为史前龙山文化藤花落古城,而最早的建城史料为《考工记》王城图,这种方形城池后来成为城池建设的蓝本和主流。

海丰地处广东沿海,旧时为百越杂居之地,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东晋咸和六年即公元331年(一说为汉元鼎年即公元前111年)置县,唐以前城池失考,明清时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寨建筑发展迅猛,一时呈星罗棋布之势。至二十世纪早期和中期,因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破坏,城寨毁坏拆除,不复旧观。现保存下来较为完整的有海丰赤石古寨群和陆丰大安古寨群,因近代交通改道地处僻远而得以幸存,此外尚有一些城寨遗址散落各处,约略可以勾勒旧时城寨布局。笔者正是根据这些遗存以及史料,试图钩沉海陆丰城寨原来的面目,在文字整理和旧物复原上作一些尝试。

这里先讲述海陆丰宋元时期的城寨。

据海丰县嘉靖志载:“海丰县旧有土城,在今城东一里,元至正后废,故址犹存。”这是海丰现存最早有关城池的史料记载。元至正(1341-1368年)时值元末明初烽烟四起之际,旧城大约毁于兵乱。经考证,旧城在现海丰县城东上埔,现尚遗有东岳庙(后因明城外新建东岳庙而改称外东岳庙)、先农庙、三皇(药王)庙等旧城庙宇可作证。旧时土城,采用夯土版筑,平地筑城,则从四周护城河挖土,运至城墙上夯筑。为了固土,还加入稻草、芦苇、竹片等物,是以坚固异常。城东旧城遗址,历经明、清、民国,早已为居民区所覆盖,现已难觅旧时城墙痕迹。

海丰故城的始建年代,城址是否一直在城东上埔,现已难以考证,清同治海丰县志记载:海丰故城在今城东里许,叶春及记海丰为邑始于东晋之季,城则莫知其始。土城至元而圯,故记之,即令不坏奈何聚土而寸岩邑是也。即使置县年代,至今尚有汉元鼎置和东晋咸和置之争,从汉至宋,时间跨度长达千年,期间是否存在有县无治或有治无城的时期,现因缺乏史料和实物考证,只能存疑。但海丰古时作为百越杂居之地,汉族先民在移民海丰之初,必然与土著先民发生斗争,因斗争而催生建城筑寨的需要,这种需要会随移民人数的增多而加剧,当不会晚于唐代。这也可从海丰唐武德五年(622年)析东部设安陆县(县治在今陆丰大安),唐贞观元年(627年)撤并,唐天宝元年(742年)海丰擢升为海丰郡,管辖归善(今惠阳、惠东)、海丰、河源、雷乡(龙川)、兴宁六县,至唐乾元元年(758年)废郡为县,这两度兴废约略可窥当时繁盛一斑。从现百越遗存地名埔仔峒、康美峒、湖田峒、九龙峒、五云峒、螺峒、八万峒、杨安峒、明热峒、明溪峒、大安峒等周围环伺,也可领略几分古时斗争形势。因此,结合地理地质,笔者大胆推测海丰故城,应在今城东上埔或东向位置上,当然,具体位置和始建年代还有待下一步的考古挖掘发现。

官方筑造城池的同时,民间也有筑寨防卫的需要,海丰宋元古寨,现有遗址可辨的有:城东台冲下寨、梅陇金刚围寨、赤石元新寨、羊坑寨、马蹄岭寨、金石寨、元兴寨(下城)等。城东台冲下寨地处古时水陆要道上,据《黎氏家谱》记载,其开基祖玉甫公,自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由闽迁海丰台冲,已有下寨并筑有寨墙,相传原始乃盗贼聚集之地,筑寨设防,在溪边勒收行水,现寨为黎氏后人居住,东、北两面墙残存,南、西寨墙墙址尚存,为三合土夯筑很是坚固。梅陇金刚围寨位于旧时傍海古道边,据该寨王姓老人称,王姓五世祖于明初迁入金刚围,已有古寨,为金姓建于宋代,自王姓迁入以后,金姓衰败迁走,但寨名沿用至今。现残剩一段40米寨墙,高3米、厚0.6米、为贝壳灰、沙、土夯筑。赤石元新寨位于双宫岭古道旁,据历代相传寨建于宋、元时代,原住民为叶、董、钟、郭、吴等二十四姓,今均没有遗留,现住民陈、李、洪、曾四姓中的陈姓,居此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寨呈方形,寨向165度,东西面宽92米,南北纵深114米,面积约10488平方米,开设三门,南门为正门,东西开侧门,均设内外门,寨四角建置方形炮楼,寨内民居为梳式布局。寨墙为灰沙夯筑,高5米,厚0.7米。

羊坑寨位于双宫岭下,据该寨陈姓老人传,其落担祖永农公于元末明初从陆丰迁赤石,已有羊坑古寨。寨为方形,寨向320度,东西长73米,南北长92.6米,面积约6760平方米,开设南北两门,北门为正门,寨四角建置方形炮楼,以正门为起点铺设巷道,两边置民居。寨墙为灰沙夯筑,高4.75米,厚0.65米。

金石寨位于赤石墟,原名金竹寨,约建于元末。寨呈桃形,寨向230度,进深166米,面积约19900平方米,开设两门,正为和南侧旁门门向均为230度,中设巷道,两侧建民居。寨墙灰沙夯筑,高5米,厚0.7米。

马蹄岭寨位于赤石镇马头岭村,与元新寨、羊坑寨等属同一年代,始建年代当在宋元时期。寨呈方形,寨向160度,东西面宽90米,南北进深66米,面积5940平方米。开设东、南二门,南门(正门)门向160度,东门门向80度。正面左右两侧各置一个方形炮楼,长4.7米、宽3.35米、高6.25米,后面左右两侧各置一个半圆形炮楼,四角炮楼均设若干炮口枪眼。寨墙灰沙夯筑,高5米、厚0.65米。

这一时期建筑的古寨当然不止上述数例,如成墟于宋绍兴年间(1127-1161年)的公平旧墟,宋景炎二年(1277年)因盗贼四起,墟内商户集资,沿公平墟四周筑墙建寨,并置打手防守,后毁于元末洪灾。诸如公平旧墟寨现已不见遗址的宋元时期古寨,现或为新寨民居所覆盖,或毁于洪涝兵灾,为人所遗弃以至泯灭,现已难以寻觅。

  • 2015年3月

15星期日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了

碰撞再碰撞,交流再交流

打破体温计会致汞中毒? 专家称需小心处理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吗,请进入!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看看这个故事

中国画的雅与俗

非万不得已别去银行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看看这个故事

黄宾虹的花鸟不差于他的山水

用一盘红烧肉告诉你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的区别

李可染先生讲山水画

黄宾虹的花鸟不差于他的山水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作品、书作品吗,请发到下面的邮箱!

(诗歌不超10首,小说不超过10000字,散文、随笔、杂文不超过5000字;书画不超10幅)

【有作者简介、照片更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