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年级历史重要材料解析(第六期)

 家有学子 2020-12-07

11.(10 分)自古以来,人类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以及来自罗马诸省的玻璃、珊瑚、珍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中的中西方贸易得益于哪一条商道的开辟?该商道的开辟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以英国为例谈谈对划线部分的理解。(4 分)

(3)从交通方式和活动区域两方面,比较材料一中的商道与新航路的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人类交往的什么趋势?(3分)

11.(1)丝绸之路。(1分)丝绸之路使西域和中原牢固地联成一体,对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2分)

(2)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英国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等。(2分)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凭借地处大西洋沿岸的有利地理位置,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不再甘心忍受封建专制制度对他们的种种限制,从而寻求政治变革。(2分)

(3)丝绸之路是陆上运输,往往采用骆驼等工具运载货物;新航路是海上运输,主要用船运载货物。丝绸之路连通了亚欧两大洲,新航路连通了世界。(2分)

趋势:区域联系日益密切,人类交往不断扩展、越来越频繁等。(1分)

12.(10分)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与文化】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民主与法制】

材料二

(2)图一是英国为纪念《权利法案》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哪一政治体制?图二所示会议颁布了哪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图三所示文献反映了哪些进步的思想主张?(3分)

【经济与科技】

材料三 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从材料中指出一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电使蜡烛黯然失色”,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哪一个时代?(3分)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综合上述材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哪些启示?(2分)

12.(10分)(1)运动:文艺复兴。(1分)思想: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精神)。(1分)

(2)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1分)法律文献:1787年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1分)思想主张: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任答一点1分)

(3)历史意义: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提高了生产力,有利于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任答一点1分)发明成果:汽车、飞机、内燃机、电的应用。(任答一项1分)时代:电气时代。(1分)

(4)启示: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依法治国);加强制度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答一点1分,共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13. 法治建设就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经过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奴隶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该砍掉。”

——《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    历史学家迈尔斯教授认为,犹太人的宗教、希腊人的艺术、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明里三种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台伯河畔的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

——《迈尔斯教授讲世界历史》

材料三    我们看,《人权宣言》的发表形成了法国大革命的高潮,这并非偶然,起草宣言的委员会承认,“这一崇高的思想”产生于美洲。在北美洲确立起自由的那些事件,我们已进行合作;北美洲向我们表明了我们应将对于自身的保护建立在什么原则的基础上。

—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这座台伯河畔的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请用相关史实说明。

(3)《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发表对法国大革命有何影响?

(4)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法治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如何使我们圆梦成真,请你建言献策。

13. (1)利益: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原因:罗马法奠定了整个欧洲的民法基础。史实:①《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②以《查士丁尼法典》为核心的《罗马民法大全》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内容: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影响: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具有否定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意义;②宣告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4)①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法律成果,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原则;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法律尊严。

14. 人类社会的民主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材料三    “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法学汇纂》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古代文明成果?这一文明成果有何历史价值?

(2)材料二中,漫画《通往公民大会的“通途”》中,交通禁行标志禁止了哪些人的通行?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的民主政治”?

(3)材料三体现了《罗马民法大全》的哪些原则?

14. (1)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历史价值: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禁行:外邦人;奴隶;妇女等。狭隘:指雅典民主政治仅是占居民比例9%的公民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专政。

(3)正义,平等,人权。

15. 人类文明:人类所建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称为人类文明。自古以来人类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构建更广阔、更深层、更丰富的文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在爱琴文明时期,希腊地区的各地居民就与……相邻地区的古老文明有所接触……希腊半岛……因毗邻东方,得以近水楼台地吸纳已有的东方文明成果。东方人不仅带来了玉器、香料、陶瓷等物质层面的物品,还有科学、诗歌、神话、理念等思想层面的结晶,亚非文明的输入极大提升了古希腊文明的水平,使其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古代希腊

材料二    亚历山大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但是,伴随着亚历山大东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移民到西亚、埃及,希腊的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希腊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材料三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明的特点。

(2)材料二运用了哪一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请你概括材料二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请以英国为例谈谈对材料三中划线部分的理解。

 15.(1)特点:海洋文明,“小国寡民”,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2)方法: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消极: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积极: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3)影响:①新航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理解:英国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等。

16. 不断创新、学习是一个国家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材料四    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到修理街道等琐事,都涉及了。新政上谕纷至沓来,急而乱,多而杂,前谕方下,后谕又催,不分轻重缓急、主次先后,令人眼花缭乱,……新政每一项措施都重要,结果究竟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后来连改革者也弄不清了。正如英国人赫德所说:维新派“不顾中国吸收力量,三个月内所想改革的政事,足够中国九年消化”。

——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1)材料一中,日本向“老师”学习后进行了哪次改革?在这次改革中日本向“老师”学习了什么“先进才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是通过哪些具体制度保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

 (3)依据材料三,概括拜占庭帝国被历史大潮所淘汰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5)综上所述,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6.(1)大化改新。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2)①设立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②实行公职薪给制;③建立陪审团制度;④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写出两点即可)

(3)主要原因:不思进取,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

(4)改革的内容繁琐、乱、多、杂;措施不分主次。

(5)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要实事求是。(言之有理即可)

17. 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和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有利于水稻和小麦种植的土地相对太缺乏了,从这个角度看,哥伦布大交换是很大的恩惠,中国迫不及待地接收了它,原来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等作物。甘薯、玉蜀黍、大花生、烟草、辣椒、菠萝、腰果、树薯(木薯),所有这些都流入福建、广东,并逐渐传播至中国各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谁能想象,若没有成堆的辣椒,今天的川菜会是什么样子?

——《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 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 1788年,革命的百年纪念近了,英国人开始仔细审视英国政治的现状。大洋的另一边,托马斯·潘恩于1776年1月发表《常识》,主张美国人为维护天赋权利而反抗,不仅是权利,而且是使命。美国人学到的这课,当然没有在大西洋这边被人忽视,特别是没有被那些一直评论美国独立战争的人忽视.

——《英国史Ⅲ:帝国的命运1776—2000》

材料四 我们不应夸大仁慈的专制君主贯彻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所取得的实效,因为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哥伦布大交换”在中国起了什么作用?中华文明对“哥伦布大交换”作出了什么贡献?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什么事件导致“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并概括日本文明的特点。

(3)材料三中的“英国政治的现状”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潘恩的主张。指出美国独立战争对“大西洋这边”的法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在英国十三块殖民地爆发一场革命”是为了完成什么历史任务?

17. (1)作用: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使中国物种急剧增多;使中国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等等。贡献: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提供了条件。

(2)事件:大化改新。特点:善于学习外部文明;具有可塑性;善于借鉴先进文明等。

(3)现状:君主立宪制。主张:天赋人权。影响: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或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关系:启蒙运动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或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法国大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任务: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或追求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伊斯兰教是严格信仰一神的宗教,其通过消灭偶像崇拜的传统习惯,引导阿拉伯各部落在信仰宇宙唯一之神的基础上,突破氏族部落的藩篱,为建立统一国家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郭永胜《试论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关系》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的文明达到很高的水平,其科学、技术及文化成就,即使在帝国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保持领先地位。由于践行伊斯兰教所倡导的真主之下人人平等的思想,因此帝国的阿拉伯人及其他民族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与兼收并蓄的态度,从而大大推动了那个时代的科学进步和发展。

——赵达明《阿拉伯帝国的礼物——科学成就与地位》

材料三    阿拉伯人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里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

——《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1)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谁?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宗教创立的目的是什么?

(2)请举一例“阿拉伯帝国的文明达到很高的水平”的表现。据材料二说明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

(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阿拉伯文化灿烂的原因。并简要说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8.(1)穆罕默德。为建立统一国家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2)数学:创造完整的代数学;文学方面:《天方夜谭》;医学:《医学集成》或《医典》。伊斯兰教所倡导的真主之下人人平等的思想,有利于文化上的宽容和兼收并蓄,从而推动了那个时代的科学进步和发展。

(3)吸收、消化外来文化;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 史料是历史的重要表现,史料包含文字史料和图表史料。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文字篇】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使“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随着美洲的发现及后续的殖民扩张,给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

(3)材料三中图一(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所示的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献是什么?以上法律文献的制定和颁布对人类社会的转型有什么重大意义?

(4)材料三中图三的漫画展现的是近代欧洲“民主与专制”斗争的主题。(注:图中文字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专制权力;只有人民同意国王才能执政;国王神圣的权力)请回答: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欧洲资产阶级最终取得的胜利成果是什么?

19. (1)理由: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或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人物:哥伦布。条件:给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或回答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或殖民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法律文献:《1787年宪法》。意义: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

(4)成果: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或推翻封建社会,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或由人治社会过渡为法治社会。)

20.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的ABCD四条路线,哪一条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路线?从全球观点看,新航路开辟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2)在三角贸易中,商船贩卖的特殊货物是什么?这一贸易对非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3)请你谈一谈新航路的开辟与三角贸易有什么联系?

20.(1)B线;把世界开始连为了一个整体。

(2)黑人奴隶;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奴隶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丧失,造成了非洲劳动力的严重缺乏,使非洲经济发展缓慢。

(3)新航路的开辟发现新大陆,使得欧洲、美洲、非洲开始了联系起来,随着美洲的开发和欧洲经济的发展才逐渐形成了欧、美、非的三角贸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