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星 | 渔鼓声声

 昵称37581541 2020-12-08


渔鼓,是水上人家的常用道具。作为一户渔民,谁家里能没有渔鼓呢?渔鼓,现在用网络查询,一准是往乐器或乐曲上引导的。殊不知,对于一户渔民来说,他们的生活就离不开这样的律动和曲调。
  
渔鼓,多是用一节竹筒做成,从一头用篾刀砍开,另一头保持竹节处不断不裂,旧时,在演奏这种曲调的时候,两片竹节相击打,发出“当当”的声音,然后就着这种节奏来演唱。也有复杂一些的装备,竹筒掏空,一头蒙上蟒皮,另准备一条折完的竹片来敲击,声音更悦耳一些。当然,这是渔鼓成熟以后的做法,也几乎是用作表演性质的。
  
设想,在旧时的渔家,渔鼓一定不是用来表演的,而是为了生计。清晨,晨曦初上,渔家划着小船出去,一人撑船,一人“当当”地敲着渔鼓,水下鱼群,听闻响声,自然是四下逃窜,慌乱之中,撞在了船下细密的渔网上,被粘住,动弹不得,一圈船划下来,渔家的网也满了,收网,借着金光闪闪的朝阳,满载而归。
  
这些场景,很多诗词中也有记载,只不过,他们称渔鼓为“鸣榔”。比如,在宋代陈亮的诗词《一丛花·溪堂玩月作》中,有这样的句子:“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鸣榔,原为捕鱼人的工具,后来,成了曲调,折射出了先民们的乐观和浪漫。在遥远的古代,渔家敲着渔鼓,唱着曲调,沿岸,草木葳蕤,桨声欸乃,一遭划下来,收网回家,把打下来的鱼,到集市上售卖,换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
  
前几日,在故乡的涡河岸边散步,再次听到渔鼓的声音。那声音深沉而悠远,沿着河筒子悠远传来。再看这户渔家,拿的是一只塑料水瓢,在敲击船舷,如此简陋,完全是赤裸裸的捕鱼工具了。我问渔家,家中还有竹子做的渔鼓吗?回答是“有”。言谈之间,我得到渔家的信息,其实,渔鼓最早并不是为了捕鱼的,而是渔民养鱼的时候,在水上劳作,清理一些水草,怕鱼群误入受到伤害。船到之处,怕船桨伤到鱼群,只得“当当”敲击渔鼓,提醒鱼儿赶紧躲避。到后来,演变成了通过惊吓鱼群,达到撞网捕鱼的目的。如此功用的云泥之别,颇值得人深思。
  
敲一声渔鼓,让鱼是又爱又恨。




繁星投稿方式

邮箱投稿  

1804288208@qq.com  yzwb250@126.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