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镜检查报告解读

 新用户91329473 2020-12-09
胃镜检查报告包括检查者基本信息、检查项目、检查所见、病理诊断和镜检诊断。
  检查所见:指医生在胃镜下所看到的食管、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以及十二指肠的变化。
  常见镜下诊断:未见明显异常、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炎、食管癌、胃癌等。
  表示正常的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如果伴有不适症状,应由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
  表示异常的结果
  1、反流性食管炎:镜下可见食管黏膜充血、水肿、不光滑、血管纹理不清、可见条状红斑,甚至有糜烂、溃疡,齿状线也失去正常形状等,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胃酸抑制药物,以减轻反流及减少胃分泌物的刺激及腐蚀;
  2、慢性浅表性胃炎
  镜下可见胃黏膜有充血、水肿、条状红斑、糜烂、出血、局部有龟背纹样改变,黏膜脆性增加,需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胃黏膜保护药物或制酸剂。
  3、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病变累及腺体,出现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呈灰白色或黄暗灰色,黏膜皱襞变平坦、缩小、颗粒状不光滑,需戒烟忌酒,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杆菌,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
  4、胃溃疡
  胃壁组织缺损形成凹陷,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覆有白色或黄白色苔,溃疡周围充血、水肿,边缘隆起或有周围黏膜向其集中,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胃黏膜保护药物,如硫糖铝、铋剂等,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5、十二指肠球炎
  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不光滑,有弥漫性小颗粒状(淋巴滤泡增生)、发红(充血)、水肿、糜烂等改变,提示十二指肠球炎,需要去除致病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抑制胃酸分泌。
  6、食管癌
  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狭窄及肿物形成,中、晚期有明显的不规则狭窄和充盈缺损,管壁僵硬,确诊后首选手术治疗,同时配合放化疗。
  7、胃癌
  胃癌分型不同,其镜下表现也不同。如隆起型胃癌镜下可见黏膜呈息肉状隆起,表面凹凸不平,颜色是红色或有糜烂,与周围正常黏膜无明确分界;平坦型胃癌病变略微突起或低于周围的黏膜,病变黏膜可呈局限性或较广泛发红、变色或褪色等,确诊后需要手术治疗,同时配合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其他支持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