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加拿大生宝宝(中):分娩

 察右中旗人故事 2020-12-10

本文作者:依然的敏敏


预产期前两个月,产科医生(英语简称OB)小姐姐就帮我在她的接生医院做好了注册,并把怀孕期间所有的产检资料都传了过去,只待我随时去分娩。她在自己门诊的公告栏里打印张贴出了去医院的地图和待产包明细,内容甚至详细到提醒你带上数码相机为初生宝宝拍照。第38周产检,她说我们很可能周六在医院见,老公还开玩笑说,离预产期还有十几天,她就能这么有把握地预测周六生?

重阳节,也就是星期六,早晨一睁眼发现,羊水有些破了。OB产检时叮嘱过多次,宫缩疼到每四五分钟一次的时候就要准备去医院了,可那会儿我只有轻微且不规律的痛感,真的不知道这样大摇大摆去医院会不会被赶回家。身为医生的公公电话里坚持要我们去医院检查一下以防羊水流干难产,于是老公拎起待产包就开车带我和我妈直奔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圣约瑟夫医院了。一路上我妈帮我掐表计时,看宫缩的持续时间和间隔,痛感逐渐变得明显,想起产前讲座里助产士教的方法,我开始深吸气长呼气以缓解疼痛。

到了医院,前台简单询问了下基本信息,医院就调出了OB事先传过去的档案,然后护士带我到检查室检测宫缩频率和强度。起初我还有些心虚,不知道待会儿人家问我现在有多疼时该怎么描述我这不到火候的“阵痛”。免费医疗体制,可能是怕有人白白占用医疗资源,据说这边经常有产妇去了医院疼得不到位又被发配回家的。

几个护士陆陆续续进来,边看监视器边摸摸我的肚子,她们告诉我,我的OB晚上八点上班,如果今天生可能是她来帮我接生。有个护士大姐和我简单聊了两句之后转身风趣地对老公说:“瞧,她还笑的出来,说明这会儿还不怎么疼呢。”然而几十分钟之后,宫缩就变得越来越强烈,屏幕上波形图的波峰越来越高,我开始真的笑不出来了。一个叫Rachel的小护士为我准备好病服,时不时问我感觉怎么样了,当我的深呼吸法不起作用了的时候,她温柔地拉拉我的手,安慰说:“亲爱的,我知道,你现在疼。别怕,很快就会好的。”Rachel让老公和我妈陪我在走廊来回走一走试着缓解阵痛,我越走越吃力,后来疼到紧紧抓着他们的手才能迈开步子,走到走廊椅子旁一屁股坐下就站不起来了。

做好准备工作,Rachel就慢慢把我们带到另外一个隔离区域内的产房。扶我上产床坐下,她又急匆匆出去找笑气罐子(很笨重的金属瓶子),试了有几个气瓶都是空的,跑了几趟才拿到一个充满的。她赶忙帮我戴上呼吸面罩,陪着我一起深呼吸。几口笑气下肚,像喝了顿大酒,头顶上的天花板开始旋转,他们说什么我都听不清了,耳边只有自己“呼哧呼哧”的呼吸声,然而疼痛在这样的模糊中反而更加清晰了。我抓着床的扶手,看着老公和我妈很着急的表情,隐隐约约听到Rachel反复安抚我说亲爱的很快就会好,意识越来越模糊。阵痛仿佛要把人撕裂,我感觉自己像一条大浴巾,隔会儿就被拧干一次,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大脑里仅剩一个救命的英语单词——epidural(硬膜外麻醉)。想当初我也预习了不少产房里可能用到的英语单词,可现在也顾不得许多了,只能抱着这一个词不放了。我死死盯着面前墙上的LED时钟,看它一分一分艰难地跳数,嘴里不停地重复edidural,Rachel隔会儿就去看看麻醉师有没有从别的手术台上下来。

圣约瑟夫医院的产房(图片来源于网络

迷迷糊糊里,听到一阵嘈杂,抬眼看到产房进来好几个人,拿着各种器械向我围了过来。麻醉师说了几句我也没大听清,只记得大意是“抱歉过来晚了”。每次宫缩来时我都不自主地蜷缩成一团,脑袋里一万只蜜蜂飞过。他们很耐心,和我讲话过程中,看我阵痛来时就停下等着。短暂的清醒中,麻醉师告诉我他会在下一个阵痛过后往我脊椎插进一个小管子注射麻药,管子会在分娩过程中一直通着,觉得疼痛难忍时就可以调节手边的旋钮再输进来一些麻药。操作前按照规定,产房里只留下老公一个家属。我坐在床边背对麻醉师,老公紧紧地抱着我的膝盖,因为颤抖得厉害,一个长得像洋娃娃的小护士走上前轻轻地抱着我,很关切地安慰说:“亲爱的,你疼了就紧紧抓着我,很快就会不疼了,没事的没事的……”Rachel也在旁边一个劲儿鼓励我,“亲爱的,你很棒,真的。你坚持了这么久,很快就好了……”可能宫缩太疼了,针头插进脊椎的过程我并没有多少感觉,到退出针头,管子粘在背上,好像只是一眨眼的工夫。

麻药大约十五分钟后就起效了,痛感大大降低,产房也似乎突然安静下来,我才注意到这里温馨优美的环境,此时产房里只有Rachel一个护士陪着我。Rachel说可能过几个小时我就会感觉到不同于宫缩阵痛的疼痛,痛处靠下超出了硬膜外麻醉的范围,那是临产的征兆。

没过几分钟,一阵一阵的腹痛就发起了,我开始在Rachel的指导下用力,老公站在床边拉着我的手,隔会儿就给我擦擦汗,我妈紧张地都不知道手脚该放哪里了,护士说什么她虽然听不懂但也跟着应和:“就是,用劲儿,用劲儿!”我开始忍不住了,每push(往出推)一下,就跟着喊叫一声,看着自己高耸的肚子心里还想着:“宝宝还好吗?这个艰难的过程他也一定很痛苦。”Rachel在产房里跑来跑去,不停地为我换一次性产褥,以免细菌感染。疼痛来时,Rachel说一句“push!push!”我妈跟一句“用劲儿!用劲儿!”我脑子里竟然在这时候闪过了一幕幕电视里看过的生孩子镜头,有那么一会儿还真的觉得好玩儿呢,怀疑我们此刻也正在为一部家庭情感大剧拍摄生孩子的片段……

这时一位当值的美女医生也来到了产房。我妈一句“孩子的头出来了!”把我拉回到现实,拉回到产床上。Rachel很振奋:“我们再来最后一波push!”此时我妈、老公、Rachel、医生,仿佛每个人都在艰难地分娩,跟着我一起吸气,用力。时间刚过晚上7点,伴随一股强大的暖流,宝宝连着脐带被高高举起,老公大笑:“哈哈,生出来了!”宝宝似乎蒙圈了几秒钟,脆脆地哭了一声,就开始试着伸展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儿。医生把剪刀郑重地交给新爸爸,老公接过剪刀来给剪脐带。他好像是怕我们母子疼,竟然紧张得一剪下去还没有完全剪断,又不得不补了一剪子。我大悟,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补刀”啊!Rachel处理好脐带就把宝宝抱着放到我胸口。长长的一眼对视,我心想,哦这就是我儿子(心中的音乐盒响起~~);宝宝还有些肿的黑亮的大眼睛也注视着我仿佛在说,哦这就是我妈妈(心中的音乐盒响起~~)。我伸手轻轻地抚摸趴在我胸口的这个小东西,柔软,温暖,带着初生婴儿的香气,他的每一个动作表情都牵动我的心跟着翩翩起舞。我感受到了他有力的呼吸和心跳。从此我是个母亲了!瞬间,全世界都在音乐声中跳起欢快的舞蹈。

宝宝一步都没有离开我的视线,我们被一起推回病房休息,接下来医院要进行产后的24小时监护,确保各项指标正常后才可以让我们回家。当然,如果指标都正常,想多住也是不可以的。在病房里,每隔几小时就会有护士来帮我体检,儿科医生为宝宝检查心跳、体温、听力等各种指标。护士详细教了我们如何为宝宝洗澡哺乳等,医院为宝宝办好了健康卡(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免费医疗卡),提供了初次见儿科医生的档案,一切都有序且周全。很让我妈感慨的一件事是,医院对产妇的产后排尿护理。产后第一次排尿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护士嘱咐我有尿意了一定要按床边的“呼叫”按钮。收到我的呼叫后,值班护士很快就来到病房,搀我下床去病房内的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帮我洗好手,在坐便器上垫上一次性尿液收集器,然后在门外等我起身。起身后又给我准备好卫生纸,帮我穿好衣服洗好手后,她再去检查尿量,扶我上床躺着。然而尿量不足,这说明膀胱还没有完全恢复工作。如此麻烦人家我很不好意思,但护士却格外耐心,让我不要有任何负担,一再有尿意就随时呼叫他们。就这样试了好几次,换了几轮值班护士,每一个人都努力尝试不同的方法帮助我放松排尿,最后一个老护士放开水龙头让我听流水声,给我构造在沙滩度假休闲的场景,我才终于过了这一关。

医院给产妇提供营养搭配合理的三餐,其中还包括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果汁和酸奶!我暗自佩服外国产妇的彪悍,但深感自己没有那个体魄和胃口,心想能舒舒服服喝点粥就好了。老公需要时不时应付医生和护士,离不开病房。这时他住在市中心的一个高中同学听说后立马打车过来了,从华人饭馆买了菜和粥,和我们一起在病房里吃。那个时刻我真的很感动。

宝宝特别乖,几乎没有哭几声。我妈和老公在病床前守了我和孩子一夜。其实,我一夜未眠,这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一天,怎么睡得着?我妈和老公好像也没怎么睡,隔一会儿就弄弄手机,有好多家人朋友都在问情况。

第二天早晨,我的OB小姐姐听说我生了,就来产房看望我和宝宝,特别开心,说我没有受多少罪就生下了宝宝,从正式开始使劲到生下来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真替我高兴。是啊,大概是宝宝心疼妈妈吧,没有让我疼太久。接生护士Rachel今天来上早班,又抽空来病房和我们聊天,我妈、老公和我都说了很多感激的话,Rachel只是笑笑说这是她应该做的,反而夸我是个坚强的妈妈。临走前她弯下腰深深地拥抱了我,祝福我们一切都好。她抱起孩子时的样子温柔美丽,老公拿起手机拍下了这一瞬间,站在旁边为我体检的老护士阿姨感慨道,有一天再见到长大成人的宝宝,Rachel或已是她这般年纪,今天这一切将会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呀!

接生护士Rachel抱着刚出生十几个小时的宝宝

当天晚上10点多,宝宝终于完成了拉和尿的任务,其他身体指标也正常,我们可以办出院手续了。老公说结账很简单,唯一需要交的钱是单人病房和四人病房的差价,200多加元,因为保险只包四人间,单人间需要额外补交这个差价。在护士教完我们怎么用婴儿汽车座椅后,我们就高高兴兴回家了。

我很幸运,在女人一生中最神奇而美好的经历——分娩中,享受着亲人的陪伴,遇到这些可爱的医护人员,迎来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从父母的孩子变成我自己孩子的父母,我自此开启了日夜喂奶换尿布为宝宝服务的新妈妈旅程,辛苦却充满了爱和幸福......


该文作者为内蒙古集宁人,同时也是察右中旗媳妇,于2013年硕士毕业后前往加拿大多伦多生活。

【本期幕后】

策划:安强

编辑:王丹

校对:楚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