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踪的改兰和玉柱(上)

 察右中旗人故事 2020-12-10

本文作者:谢江


1

盖房挖土现尸骨

1976年打倒四人帮,78年改革开放一直到2006年免去农业税后农村面貌大改观,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不少人家都拆掉土坯房盖起了砖瓦房。

二后生家也准备从村东搬到村西,盖三间大瓦房。

盖房首先要平整好地基,要取好土垫。村里四周都是石头山,唯一一处能取土的地方是饲养院后面的黄土坡。多年取土,黄土坡缩小了一半。

那天二后生请村里的三个小伙子帮忙拉黄土,三娃刨土,五子和双喜装车。

“嗨,这土里咋还有烂鞋底子?”“你好好地刨哇,说不定还能挖出值钱的东西呢,挖出个古墓那咱们可发大财了。”

“不对了,咋还挖出骨头了?这是甚骨头?咋也不能是人的哇。”

“慢些,再往里挖挖看。”“哎,快来看,挖出棒骨了,这肯定不是羊的,也不是猪的,莫非是牛的?”“撇哇,牛的可比这个大。”

“我看着就是人的,不要挖了,报给乡里哇,让乡政府的人看看再说吧。”

很快乡里来个干部,看了半天也没闹清楚是啥骨头。“我看还是请旗公安的专业人士看看吧,暂时不要在这块儿挖土了。”乡干部说完扭头走了。

过了几天旗公安来了几个人,到挖土的地方把挖出的骨头和烂鞋底子收集起来装到一个牛皮纸袋里后对乡干部说:“骨头肯定是人的,我们把这些东西拿回去用仪器检测,断定一下骨龄和埋在地下的时间。这个地方要保护起来,等候我们的消息再说。”

大概过了三个月,旗里来了两辆公安局的小车,从车上下来六七个人,先到挖出骨头的现场拍照测量了老半天又都去了乡政府。

在乡政府会议室,公安局秦副局长做了简短的发言,他说:“经过检测,挖出的人胫骨基本断定是三十五六年前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男性的。那只烂鞋底是解放牌胶鞋,也是三十多年前生产的,就这两样东西而言没什么好研究的。不过我查了公安局留存的未侦破的案件档案,阿图木勒公社脑包图村在上世纪69年失踪过一男一女,至今没有消息,乡政府的同志们看看有没有必要再挖下去,看看有没有可能挖出什么线索。”

“我们想知道旗公安局领导是什么意见。”乡政府宝音主任说。

“要继续挖是要乡政府组织人力干,公安局是没有经费的。因此才会先问乡政府的意见。”

“那我看快算求了吧,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

2

追查蹊跷无名骸骨

回溯挖防空洞历史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二后生他们又继续开始挖土。几天下来挖出了大大小小几十块骨头,还有一双女人的塑料鞋底。几个人歇息的时候,把骨头随意的一摆弄竟然摆出了一大一小两副人骨架,就是都没有头颅骨。这下几个人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他们商议了一下赶快又报告了乡政府。

乡派出所的人看了后,通知旗公安局。当天下午旗公安负责刑侦的队长带着法医来到现场。他们把所有的骨头和那副塑料鞋底分装编号拿走了。旗公安通知乡政府的同志,到村里找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了解失踪人员信息,上报旗公安刑侦队办公室。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终于弄清楚失踪男女的信息了。

失踪的男的叫于玉柱,失踪那年30岁,未婚,失踪在挖防空洞那段时间。女的叫刘改兰,23岁,生有一个女孩,也是失踪在挖防空洞那段时间。

乡政府把了解的信息通报到旗公安局后,旗公安局来到村里找到于玉柱的亲属,提取了样本。公安局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在大同郊区找到刘改兰的妹妹,也提取了样本,送公安部做DNA鉴定,并告之:结果要等候较长时间。


于玉柱、刘改兰失踪在挖防空洞的那段时间,那么农村挖防空洞是怎么回事儿呢?那还要从那时候的最高指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说起。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由于对国际形势估计过于严重,毛泽东强调要突出战备问题,要准备粮食和布匹,要挖防空洞,要修工事。

根据中央精神,1969年8月,中央正式成立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各省市、自治区也纷纷成立领导小组,在全国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挖防空洞的活动。

那时候公社领导亲自下队布置,参加选择挖防空洞地址,要求各个生产队必须按时按量按计划完成任务,并把挖防空洞提升为政治运动。那时候只要一听说政治任务,大家都像打鸡血一样的兴奋,积极投入到运动中。

“挖洞”的运动就是检验对毛主席忠不忠的行为和态度,谁也不敢有半点的怠慢。当时各个生产队都在自家的地方找可以挖洞的地方开挖“防空洞”,就好像扔炸弹的飞机马上就要临头一样紧迫,大家轰轰烈烈、日夜不停、盲目地大挖所谓备战“防空洞”。那时挖洞没有任何安全措施,那个土根本不结实,万一泥土塌下来就把人给活埋了,要出人命的。可是,在无限忠于伟大领袖的愚蠢年代,真是天不怕地不怕,不怕死不要命,现在看来,愚蠢至极。脑包图村的防空洞就在挖出人骨头的地方,因为脑包图村周边的山都是石头山,只有那个地方是土山。挖了不久还是遇到石头,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改道重新挖,结果留下了一段很窄小的废弃地道,因为没人收拾还塌了一段。

大家的积极性是提高了,生产队长张贵宝发愁了。他愁的什么呢?那年天旱雨水少,眼看着年底不少人家连口粮钱都挣不出,现在又投入那么多劳力挖防空洞,肯定分值还会降低,就怕到年底家家都欠集体的口粮钱。

那时候每个生产队情况基本一样,队长的想法都是和张贵宝一样,对挖防空洞不是很积极,都是做的表面文章。因此挖防空洞的积极性很快就降下来了,由开始的全民投入改为由基干民兵来干。由每天二十四人三班倒,减少为十二人两班倒。后来干脆就只有六个人分两班应付差事,傍晚六点到晚上十点一班,晚上十点至凌晨两点一班。都是由一个男的刨土,两个女的装车运土。这样干不耽误第二天生产队里的活儿,同时也能应付上级检查。

其实后来公社也对挖防空洞没有积极性了,下来检查的次数越来越少,一个月也不来检查一次。再往后,稀里糊涂的挖防空洞运动悄悄地停了。

3

走访调查失踪事件

2007年的夏天,DNA检测报告由旗公安通知了乡政府派出所:男人骨头就是于玉柱的,女人骨头就是刘改兰的。旗公安要求乡派出所的同志调查失踪原因,乡政府委派公安小刘负责此事。

事情过去快四十年了,那时候参加挖防空洞的人走的走亡的亡,这事儿还真不好办呢。

小刘先去了于玉柱的亲属家询问:“你们知道于玉柱失踪的事儿吗?”“听上辈人说过。”“你们能详细说说吗?”“还详细?详粗的也说不清,那是我们上上辈的事儿,我们就知道有个爷爷辈的人三十多年前失踪了,其他啥也闹不机密啦。”

小刘又四处打听李改兰亲属的情况,结果刘改兰的亲属们早在二十多年前迁回河北老家了,具体地址没人知道。

小刘挨家挨户地走访了有半个多月,终于得到消息:乡养老院有位姓赵的老汉知道那时候于玉柱和刘改兰的事儿。小刘在镇上的小超市买点儿水果,来到养老院,找到刚刚睡起午觉的赵老汉。

“赵爷爷,您老身子骨很硬朗啊。”“凑乎哇,托你的福,暂且死不了。”

“看您老这满面红光的模样,能活过一百岁呢。”

“你这个娃娃可真会说话,我八十多岁了,你说我能活一百岁,我已经活够了,剩下的二十年,送给你哇。”

“那我可不能要,还是您老健健康康地活着才是。赵爷爷,我是来找您问讯点儿事情的,您老知道那时候挖防空洞的事儿吧?”“还能想起些。”“那您老认识于玉柱刘改兰吗?”“一个队的咋能不认识。”“太好了,麻烦您老给我讲讲他们的事儿,来,爷爷抽颗烟,慢慢地叨拉。”

“于玉柱比额小个十来岁,现在活着咋也有七十多了。他家人口多,光景不好过,玉柱三十好几了还没娶上媳妇,是个打光棍的命。改兰家是河北蔚县那边的,不知道和村里的谁沾点儿亲,就嫁给这村的李二娃了。改兰子小,那时候也就十七八岁,生了个女女,现在咋也有六十多啦。”

“爷爷喝口水再说,不着急。”

“那时候村村挖防空洞,大户人家,个人家也挖洞呢。没多少日子,村里就传开了,说玉柱和改兰挖防空洞时搭伙计了,闹得村里风言风语的,改兰的婆婆还和玉柱的娘打了一架。后来玉柱也和改兰的丈夫打了一架,听说还动了家伙,李二娃被打破了脑袋,玉柱被大队治保主任叫去可没少骂。骂也不顶用,这两个人还是勾勾搭搭的,还在搭伙计。”

“爷爷,改兰离婚了没有?”

“没有,再往后玉柱和改兰找不到了,改兰丈夫家的人说他们做了不要脸的事儿,在村里待不下去了,扔下孩子私奔了。又过了几年,改兰的爹娘带上改兰的孩子回河北老家了。”

“改兰子的丈夫也去河北了?”

“他去干甚,他又不是那里的人。改兰子失踪几年后,她女婿去了后草地了,没见他回来过。”

“他去后草地甚地方您老知道吗?”“不知道,你是公安的还没办法查啊?”

“说的也是啊,那谢谢爷爷了,您老保重身体,过些天再来看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