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浪丨三海的故事

 新用户6981V1ce 2020-12-10

三海不知道是那年离开豫西渑池的,从此杳无音信了。

在乡亲们的记忆里,三海老家是安徽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来我们镇谋生,那时候农村还是大集体,几乎没人外出搞副业。农人们靠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吃饭。

三海的弟弟听说是个石匠,也来过豫西干过石头活。三海脑瓜灵活,是做小生意的料。那时候,他常去洛阳进小百货,一根桑木扁担,两个竹篓子,一面铜拨郎鼓,组成货郎挑子,一头篓里装炒米蛋(用大米加糖稀制成的圆蛋蛋),另一头装日用品。走街过巷,翻山越岭,叫卖货,虽说费点腿力,辛苦点,倒也赚点小钱维持生活。

那个年代,我们国家物资匮乏,农村人很少赶集上街,小货郎成了“及时雨“,大家用雪中送炭来赞誉最恰当不过了。村民们每逢听到拨郎鼓响,便知道是三海来了。孩子们争先恐后、蜂拥而至,把他围个严严实实。这炒米蛋成了孩子们最渴望、最理想的美食,五分一个,没买的孩子看着吃草米袋的孩子,馋的直流口水。大人们把目光盯在了日用品篓子,看家里有啥缺的顺便买点。

几年下来,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了货郎三海,这三海嘴巴甜,大伯、大娘、叔婶、哥啊、嫂子的喊的那个响亮,熟人慢慢的越来越多,自然亲和力就强了。

三海进村,张大娘拦住货郎挑。

大侄子:“下次去洛阳给我进点松紧布,再来包大号针,要过年了,得给孩子们做棉鞋”。

李嫂拦住三海,大兄弟:”下次来带点暗扣,扣门,再进点毛线,俺给你哥做棉袄,织件毛衣“。

王大爷肩上搭根旱烟袋过来了,海:“再来时给爷爷捎个烟袋哨,这破烟袋又不好用了”。

三海眨巴着小眼睛,面带微笑,满口应允,行,行,行,下次一定有你们想要的,哈哈哈哈……

人们调侃着,山村活跃着愉悦的气氛,男孩们要”洋鸡蛋竹笛“,女孩们要彩笔,胭脂粉。

说实话,三海挺有人缘,我记得每到秋季,人们把煮熟的玉米棒子、刚出笼的红薯送给三海吃,三海狼吞虎咽,边吃边笑。只要看到他进村,人们端饭给馒头,生怕他饿着了。遇到红白事,只要三海来了,做总管的立马安排大家给他端上好菜。孩子们这个喊叔,那个喊伯,把个三海心里喜得美滋滋的。这三海年轻时挺勤快,他定居的村子及周边村子每遇到建房子,公益活动缺人手时就过来帮忙,有求必到,有忙必帮。口碑极好。

改革开放后,市场搞活,经商的多了,逢集逢会多了,大街上百货门市,地摊多了。三海失业了,他的生意彻底走向了低谷。八十年代后期,三海去了关家底私营煤矿,做了装卸工,熬了几年,被矿领导提拔为队长,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他的生活改善了,烟酒、好肉的生活很好。我们下班时路过他住的窑洞,总进去和老三海唠嗑,听他讲江湖故事。

年底,三海请矿长写幅对联。李矿长根据三海多年的经历,随吟一幅对联:

漂漂泊泊四海为家

烟来酒去醉度年华

三海走的时候没人知道,但他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不管他是死是活,我们祝他平安吉祥,晚年幸福!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网名,黄河浪,曾用名,杨爱国。河南渑池人,1971年生,原河南义煤集团职工,热爱文学,有诗作发表于文学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