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说古玉熟旧感难仿,什么才是古玉熟旧感呢?

 任杉杉 2020-12-10
有人说古玉熟旧感难仿,什么才是古玉熟旧感呢?

元/明褐斑白玉辟邪,尺寸:8.3厘米,估价:HKD 1,2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1,580,000

古玉与现代玉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古代的玉器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熟旧感”。这种熟旧感非常微妙,其它玉器很难具备,所以也成为了玉器界公认的古玉不可仿制的特征之一。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古玉的熟旧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人说古玉熟旧感难仿,什么才是古玉熟旧感呢?

红山文化玉猪首龙形珮,尺寸:高7.4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1,600,000,成交价: RMB 1,568,000

首先,熟旧感至今没有准确的定义,它更多的只是一种艺术气质,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感受,藏友们只有通过反复观察对比才能领悟得到。小编统计到,大多数藏友们用来形容熟旧感的词语,一般是“精光内敛”、“温润优雅”、“有如陈年的老酒”之类,另外还有奇特一些的,比如“同煮熟的白萝卜一般碧嫩通透,令人回味悠长”,可见古玉的熟旧感给鉴赏者带来的审美感受,主要集中在时光感、气质感两个方面。

有人说古玉熟旧感难仿,什么才是古玉熟旧感呢?

战国青玉龙凤纹剑璏,尺寸:长7厘米,估价:HKD 200,000 ~ 260,000,成交价: HKD 1,562,500

而从熟旧感形成的角度来分析,也可以看出古玉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在这两个方面的改变是最为显著的。古玉一般是古代的陪葬品,这意味着它们要深埋地下经过几千年的时间。而在这么漫长的年份中,古玉表面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结果就是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形成通透的质感。一般来说,古玉的年份越久、墓葬环境越好,玉器的时光感就越好。

有人说古玉熟旧感难仿,什么才是古玉熟旧感呢?

清17至18世纪黄玉衔芝瑞兔,尺寸:6.5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1,500,000

不过只有时光感是不够的。比如刚出土的生坑古玉,此时的玉器一般有线条硬朗、表面粗糙的视觉效果,同时玉质较差,表面甚至会有灰皮或是鸡骨白出现,这主要是失水造成的。而这时,如果有人为的盘玩,那这枚古玉就会迎来质感上的飞跃——在盘玩过程中,玉器表面粗糙的地方被磨损,因而变得光洁亮丽;同时人手上的水分、油脂也会均匀地向古玉中渗透,十七变得水润,透亮,因此提升了古玉的气质感。

有人说古玉熟旧感难仿,什么才是古玉熟旧感呢?

西汉早期白玉龙首带钩,尺寸:长9.8厘米,估价:HKD 350,000 ~ 500,000,成交价: HKD 1,500,000

经过了长时间深埋地下,静静地发生化学变化,以及出土后经常的盘玩,一件古玉由此得到上好的熟旧感,艺术价值得到升华,整个玉器上升了不止一个台阶,也最终成为了无数藏友的心头之宝。

有人说古玉熟旧感难仿,什么才是古玉熟旧感呢?

战国玉勾连云纹双龙带钩,尺寸:长12.5厘米,估价:HKD 120,000 ~ 180,000,成交价: HKD 1,500,000

而从上边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玉器的熟旧感非常难以形成,即便是现代的化学技术也很难还原这一过程,再加上本身特质的难以把握,现在熟旧感也非常难以仿制。所以,通过判断古玉是否具有较好的熟旧感,可以估计这件古玉的真假。我们藏友们多琢磨几件玉器的熟旧感,用心去把握这微妙的审美特征,这样在下次见到古玉时就可以快速的与之产生心灵感应,从而较快的判断玉器的真假。

有人说古玉熟旧感难仿,什么才是古玉熟旧感呢?

清中期碧玉圆雕卧牛摆件连铜鎏金座,尺寸:长21厘米,估价:RMB 1,200,000,成交价: RMB 1,456,000

综上,古玉的熟旧感非常的难得与珍贵,我们感兴趣的藏友们可以多多关注古玉的这个特质,以寻找更佳质量的古玉。最后祝大家都能收藏到自己喜欢的古玉吧!

有人说古玉熟旧感难仿,什么才是古玉熟旧感呢?

战国白玉龙首带钩,尺寸:长18.2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1,416,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