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红教父(认识老坏,get收古董的新姿势)

 新师道 2020-12-10

《寻宝图之南红教父》

创作团队

第五篇:解密古圈

第二十章

认识老坏,get收古董的新姿势!

       下庄这一行其实也是各有各的门道儿,有的人属于文买,通过在乡下路口摆摊吆喝高价收购,等人们过来询问然后出售自己的老物件儿,比如张博伟和常诚;有的人属于武买,比较简单粗暴,直接进入乡下人家里翻找老物件,也称强买;还有的人利用了乡下人对古玩的无知,用一些小伎俩来骗取看中的物件儿,这叫炸买。买法各式各样,不同的人用不同的买法。

       老坏是个收废品的,名字是大家叫出来的,时间久了叫习惯了,连自己也叫自己老坏,平时收点儿破铜烂,偶尔也会做一点古玩,比起张博伟对于古玩的了解,只能算是半个行内人,看不出好坏,收东西全凭运气。但往往像他这样随意收古玩越不拿这个当买卖,反而越能捡着便宜。老坏常年出没于农村城郊之间,腰上扎着一支掉了膝的牛皮带,目光有神,是藏身于市井,表面不动声色内里有点玩意儿的江湖人。

       如果人家有废品要卖给他,他就直接进到人家家里去,翻翻这个翻翻那个,偶尔翻到一些老古董农村人也不一定当好东西,顺手也就把那些东西给带出来了。张博伟他们也从老坏这儿买点儿东西,相当于在行业里边儿叫“串行”,但是他的主业还是收废品。

       天晴气朗是下庄的好日子,张博伟和常诚兄妹选了城效的村子里去淘宝,说巧不巧的遇到了老坏。他正在一个农村大姐家里收废品,隔着篱笆门远远瞧见张博伟他们过来了,害怕同行耽误他的买卖,赶忙从大姐家走出来,阴阳怪气地说,“你们一会儿不要乱说话,在旁边看着就行,懂不懂?”

       张博伟对常诚和常玉笑着说:“看来坏哥要有什么大招放出来,那咱们就去看看好戏?”常诚和常玉的兴致也被挑起来,自是点头答应。

       “虽然那东西我也看不太懂,但是只要能买下来,挣点儿钱我就卖给你们哥儿俩。所以你们仨待会儿可别瞎插话啊,你们有你们的买法,我也有我的买法。”

       三人一听这个买古董还分买法,顿时觉得有意思了,在老坏的示意下默默在他身后跟着回到了大姐家里。这大姐家里是典型的北方农村院子,进门之后就是一堆的农用工具和三轮车、摩托车混杂在一起。院子里牵着一根晒衣绳,上面晒了很多小娃娃穿的衣服,院子外一棵老树的枝丫浅浅地伸进来,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我的老大姐啊,您快拿过来啊!”老坏刚进门就嚷嚷起来。

       “来了来了!”只见那大姐手里拎着个瓷瓶走了出来。张博伟一看,隐隐只觉这个瓷瓶非同一般,应该是个老物件,看起来像是俞子明的浅降彩。

       关于这俞子明,张博伟以前看过一些古玩书籍有一定的了解:他是晚清浅绛彩画师中创作周期最长,作品存世量最大的画师。而浅绛瓷是在晚清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的地的悲惨境地之时,景德镇御窑厂的画师们在厂子被兵火烧毁后,为了生计而烧制的一个崭新的瓷艺品种。浅绛彩瓷投市以后,由于画面新颖,价格低廉而一时脍炙人口。可惜的是,到民国初年,浅绛彩瓷便已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为粉彩所代替,至今景德镇也没有人能画得出浅绛彩!

       张博伟又偷偷仔细打量这个瓷瓶,上面画的山水人物,是个双耳花口瓶。但是个单只儿,还有点小残。他心里盘算着,即便是单只,这物件应该也能卖个七八千吧!

       “大姐你看啊,你这瓶子一直扔在墙角儿,值不了仨瓜俩枣儿的,尤其是这瓷器。俗话说呀,天残不算残,人残不值钱!你这东西磕成这样了,也值不了几个钱!”老坏三句两句就扯到了重点,这玩意儿不值钱,可是听到这,那大姐就急了,“不值钱?不值钱大概能值多少啊?”

       “这么着,我买别人家这样的东西,大概也就是八毛钱一斤,你要卖的话我就上称给你称称。”老坏抖着腿,斜眼看向大姐。

       头一回听说买古董是拿秤称的,张博伟当时有些震惊,这法子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啊!

       那大姐穿着个一身红花格子外套,还带着袖套和帽子,一听这话,更急了,把帽子都掀了下来,眼睛一斜,“八毛?!前两天人家给我一块五一斤,我都没卖。八毛钱一斤,不行,你给我加点,好歹也得一块五啊!”

       老坏说拿称称时,张博伟三人已经够吃惊的了。但是站在旁边也不敢随便吭声。这大姐的反应更让人意想不到。其实仔细想想,农村人就是这样,你给他定个什么样的规矩,他往往就会按你的路子走!

       只见老坏不慌不忙拿起瓷瓶掂了掂,说道:“你说一块五,那是别人!现在是我买,一块二!你卖不卖?卖我就上称了。”

       见大姐不说话,张博伟在一旁帮腔了:“行了大姐,你说的人家给你一块五,谁看见了?人家还跟你八毛呢,大家差不多就行了。”

       这时常诚也开口了:“你在棚子里边儿扔着这东西没啥用,哪天再碰一下,砸一下,再破一点,我看五毛钱一斤都卖不了。”

       这大姐听人这样一说,犹豫了一会,说道:“行行行!你称吧!”老坏把瓷瓶往称上一称,十三斤!一斤一块二,这样一算下来,十六块钱都不到!

       这次他们下庄可算是长见识了,买古董用称称,只能说没文化真可怕!

       买完瓷瓶,大伙一起走了出来,谁也没说话。到了在村口,老坏把那瓷瓶一拎起来,朝着张博伟说道:“这东西的好坏,我没文化,看不懂。你们哥儿俩怎么着,收了还是怎么地?”

       张博伟和常诚相互给了个眼神,收!于是张博伟说:“毕竟有点残,就三百块吧!要是这个价呢,我俩就收了。”

       常诚也补充道:“你这一会儿三百块就到手啦,够你收几天废品呢!”

       常玉从头到尾看着三人在这里掰扯,心里觉得好笑,忍着笑,蹲下身子仔细去检查那瓷瓶。

       老坏这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做生意可是猴精猴精的!他斜睨了那瓷瓶一眼说道:“这可是古董!我买的便宜那是我的本事,捡来的金子随行卖,是不是?我虽然不太懂,但是从你们哥儿俩那言语表情,私下里嘀嘀咕咕,我知道这东西不是个太差的玩意儿!这上边儿的字儿我是不认识的,但是你们看这上边儿这彩,颜色这么艳,这小人儿画得跟活得一样,三百块钱,怕是拿不走吧?”

       “不愧是老坏啊!”常诚心想这老坏还是有点儿眼力见啊,看来不好对付。

       “这样吧,你觉得多少合适”常量还在想着要不再给他加点时,张博伟在一旁开口了。

       “少说也得一千五吧”老坏又抖起了腿。

       “不行,贵了贵了!”常诚一口拒绝。

       “看你们刚刚的反应,这东西怎么都会超过这个价吧”老坏不依不饶,“你们看着办,收还是不收吧,快点决定。”

       “这样吧,我们再加七百,一千可以了吧”张博伟说道,“你好歹也让我们哥儿俩赚点吧,这已经是友情价了。”

       “不行,再加点。”东西在老坏手里,他当然有底气,而且他能感觉到他们俩真的想要这件。

       “一千,不行我们就不要了”张博伟面无表情地说道。

       “大哥,您看我们一路跟着你,看你这样收来的瓶子,俗话说见者有份,您好意思卖给别人啊!”常玉一边用手抚着瓶沿,一边机智的打起了人情牌,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说的老坏讪讪的有点不好意思。

       “行吧,那就一千成交。”老坏一口答应下来。

       回到北京后,张博伟他们三在程田物色了一个好的收藏的买主,这个瓷瓶一共卖了七千元。

赵小明《寻宝图之南红教父》

赵小明心理团队创作

中国首部古玩珠宝心理小说

心理学版本的--古董局中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