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了二十三就是年了,回头看灶王爷早就下岗了

 珠海老杨品谈 2020-12-11

打造最具人文精神的自媒体公众号  

点击上方“老杨品谈”关注

个人微信:yangyu1970s



小时候到了腊月二十三父母就说,过了二十三就是年了。语气里总带着些忧伤,小时候很不解,为什么孩子们热情高涨的时候大人们的脸上却总挂着些苦涩。慢慢长大了,知道在那个经济匮乏的年代过个年就是让大人过个,一年到头也没剩个三瓜两枣。

有一年,大概我七岁吧,腊月二十三的早上,看见奶奶一个人躲在仓房里掉眼泪。爷爷气哼哼地说,哭、哭、哭,就知道哭,好过赖过都是年。爷爷看着院里的几个孙子说,等着,爷上街(gāi)给你们买芝麻糖去。我们几个孩子高兴得欢蹦乱跳,大鼻涕都流到了嘴里也不管。

前几年经济发展较快的时候,有好多人也说年不好过。不是没钱,是大家比富。一年过后,没点什么大发展都不好意思回家。没个房子,不开辆汽车好像都不是人;不揣上几万块钱现金,带上两条中华,穿上一身名牌连亲戚朋友都不敢见。

虽然今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但比富的风气也减了许多,最成码有个说词——经济不好,大家都理解。从某个角度说也是好事儿。

腊月二十三叫小年。这个小年很有意思,很亲切,很人文。算是春节大幕的开启。节字的本义是节制,并不带欢庆的意义。老辈的人都知道,越是过年礼节越多、约束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春节是对过去一年最大的反思。小年是反思的开始,不反思也不行,有个灶王爷要上天汇报。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中国是个没有宗教的国家。有人说,怎么没有,我们什么都有,佛教、道教、天主、基督。是的,我们有的太多了,我们包容了太多,也就等于没有了。这些年很多学者、专家对中国没有宗教大放厥词,说中国人因为没有宗教才如何如何。用句不太礼貌的话来评价,这都是无稽之谈。中国人有自己的、朴素的生活哲学,他们能在迷途中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调整自己。也有可能是儒家的任重道远;也有可能是道家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实在不行也可以求一下观世音、捧一下关二爷。都不管用了也没事,我们知道求人不如求已跪人不如跪已的硬道理。

在中国诸神体系中,灶王爷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神了。土地爷是玉皇大帝派下来管土地的神,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你家管灶台的神。解放前的中国差不多村村有土地庙,家家供灶王爷。

土地爷、灶王爷把中华民族的农耕特色和大国国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农耕土地最重要,人口重多吃饭最重要。

灶王爷可不只管吃饭,他在你家什么都管,小到你家的炉灶烧火是不是顺畅、夫妻是否恩爱,大到你家的人从善还是从恶,是荫及子孙,还是殃及后代。


 

灶王爷只是一张小纸画,北方是贴在灶坑上边的墙上。一年下来烟熏火燎,都会变成满脸漆黑的包公。大人常常说玩得一脸黑的小孩子,看你把脸造的,和小灶王爷似的。

记得小时候,邻居陈二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早上把媳妇拉到院子里打了一顿。陈二的媳妇五大三粗,平时总是打得陈二满院跑,可这天她老老实实地挨了陈二一顿胖揍,竟然没吭一声。

早上,陈二把灶王爷从灶墙上揭下来,正准备烧了,送灶王爷上天。拿着灶王爷对着燃好的香一拜才发现,他手里的灶王爷大头朝下,而且头的一边比脚的一边还黑。陈二一下子就火了,去年年初四那天晚上陈二喝多了,是媳妇把灶王爷贴上的,居然贴反了。这还不算,这一冬天,陈二家的灶就不好烧,总里冒烟,常常呛得全家十冬腊月里地到院子里站着吹西北风,陈二常被媳妇骂得狗血喷头,说他连他灶台和火坑也搭不好。这也就算了,媳妇还说,明年开春找个会搭坑的,哪怕和人家睡一宿(xuǐ)也行,把灶台和炕重搭一遍,再也不想到了冬天受这冒烟儿的气,这是对一个男人最大的侮辱。陈二拉着媳妇的头发问,你这败家的娘们,灶王爷都大头朝下一年了,你说,咱家的灶能好烧?能不冒烟吗?你说他这一年好受吗?你说他上天能说好话吗?陈二是边打边问,陈二媳妇一言不发。

陈二他爹跑出来说,别打了,打媳妇灶王爷也会向玉皇回报的,作孽啊!快点把灶王爷烧了送上天,多供点灶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少说话。

陈二这才住手,烧了灶王爷,回屋找昨天从集市上买回来的二斤芝麻糖。进屋一看两孩子把芝麻糖都吃光,正用手小手择脸上的芝麻粒,有滋有味地嚼着。陈二气得把两孩子又打了顿,两个孩子大哭着跑到院子里找娘。陈二媳妇一看陈二又把孩子打了,火一下子上来了,拿起铁锹朝陈二劈去,陈二一躲,铁锹劈到了鸡窝上。几只鸡打着鸣儿,满院子乱飞。闹得鸡飞狗跳,孩子哭老婆叫。陈二家的年就在这“热闹”中开始了。

这只是那个年代的趣事,现在都用天然气了,灶王爷早就下岗了。

2016年也许会迎来新一轮下岗潮,很多热门行业的职工,也会像灶王爷一样暗然离岗。





人生不过三万天,

行走江湖几十年。

看淡成败荣辱,

追求快乐一天。

关注身边小事,

感受世界万千。

快乐时光尽在《老杨品谈》。

草根谈世事,凡人品平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