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详情

 ekylin 2020-12-11

前两天,一篇《自从把孩子当植物养,我整个人都好多了》的文章在朋友圈里很火。

 

大意就是,每个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特性,我们不要把孩子比来比去,如同不要比较白菜和萝卜哪个好吃,玫瑰和百合哪个美丽。

 

我估计大部分家长看完都挺快乐的,暂时缓解了焦虑。然后用不了多久,一个急于收成的在田里心急火燎的农民伯伯的形象又暴露无遗。

 

就好像今早一个妈妈说,“昨天约好了要心平气和对孩子”,“今早看到他们班级群里我又急了”。

 

如何才能把孩子当植物养?

除非你把自己也当植物养。

我们为啥会把孩子比来比去?

因为我们一直把自己也比来比去。

 

是你与自己的关系,定下了你与所有关系的基调

 

1. 关于比较,我们没停过

 

今天早上,在我们一起学习心灵成长的同学群里,大家在聊天:

一个同学已经成了签约老师,另一个同学说好有压力呀

一个同学已经举办了几十场沙龙,另一个同学说:我才举办了五场,追赶你们追的好累呀。

 

你看,这些话像不像:

为什么我的孩子一岁半还不会说话?

别的同学都在学奥数他不学就拉下了呀

虽然这次考试进步了可是在班里也只是中游水平呀

 

你看,即使是学习着心灵成长,在我们这个追求自我”“允许”“自由的圈子里,也有很多同学不能免俗,包括我自己。

这个时候,我们好像就忘了,他是冬瓜我是西瓜,他是鸡毛菜我是黄花菜,我们菜得不同呀。

 

你看,为什么一个人的成绩,会成为另一个人的压力

为什么你自己走了20米,本来走得挺开心的,结果看到有个人竟然走了50米,内心马上充满惶恐?

 

你又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打扮的漂漂亮亮出门,看到有人更漂亮,心里马上想:“要是我再高点就好了”、我皮肤像她那么白就好了

开开心心的度过了肥宅的周末,发现朋友圈里大家都在学习上课进步,马上开始自省。

 

小时候比谁的书包好看,谁的零食多;中学时比成绩,比朋友多,比谁受欢迎;大学时比社团,比奖学金。

制定考试的目标,我们想到的从来都是“班级前3”、“年级前10”,而不是“比上次多考一分”。

穿件衣服,也被形容为无形的战争,商家的的宣传是“艳压全场”“让其他人羡慕”“成为整条街最靓的仔”。穿衣服本来的乐趣是让自己开心,不知什么时候,一定要压过别人我们才会开心起来。

唱首歌,也是“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

 

拜托,过得比你好,也不一定好。

比你幸福,也不一定幸福。

比来比去,还哪顾得上幸福。

 

 

 

2. 其实你是怕

 

如果是遥远的陌生人还好,越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亲朋、好友、同学,

尤其是曾经和你差不多的人,或者你觉得不如你的人,

他进步越大,你就越有压力。他离你越近,你就越着急。

 

其实你不是嫉妒,不是不希望他好,你只是不想自己被比下去。

为什么?

因为你怕

 

你怕自己不再优秀、不再特别

一个不优秀,不特别的人,会有谁来欣赏,谁来爱呢?

 

你觉得当你比不过别人时,就说明你还不够好

不够好,就不够有价值。

没有价值,就是没用呀。

一个没用的人,是不是会像品一被扔在垃圾堆里,会喜欢没用的人,谁会记得没用的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我们真的很怕自己变成一个没用的人呀。

别忘了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做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呀。

 

换句话说,

一旦你不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时,

你不确定你究竟有什么价值时,

你害怕你没用时,

你就开始比较。

 

 

3. 比较为我们带来什么?

 

这份恐惧帮了你,

它变成了一股力量,叫做证明自己

这个力量让你不停的努力,不停的往上爬,不停的创造更好的业绩,更大的辉煌。让你在山顶上看着山脚下的人时,隐隐的得意,觉得他们在某个层面或者所有层面上,并不如你。

当然同时你也会很愿意帮助他们,因为这也是证明自己的方式之一。

 

这份恐惧也害了你。

它让你停不下来。

哪怕这一刻你正在听着心经品着茶,非常云淡风轻,下一刻你看到山腰有人影浮现了,或者有人去了更远的山峰,

恐怕茶还没凉,心里就已经在计划接下来的路途。

其实你不是要领先,你只是怕落后。

你不是一定想赢,你只是不想输。 

 

比较无非有两种结果

赢了,你舒心,觉得自己好,有价值,你值得。

输了,你揪心,觉得自己好像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多价值,也不值得。

换句话说,你的自我价值感全被外界环境控制了。

这就是对心灵自由最大的绑架

你再成功?对不起,心灵不自由,你不会快乐。

 

 

4. 比较是种遗传病

 

我们现在忙着把自己做比较,也是因为当年我们是被在父母的比较中长大的。

是的,这份习惯会遗传,这份恐惧会遗传。

 

对自己价值感不确定的父母,同样无法承认孩子的独一无二本身就是孩子最大的价值,他一定需要比较,才能确定孩子的价值

 

孩子这样长大了,也是对自己的价值感不确定的人。

未来,孩子继续与他人去做比较,也去比较自己的孩子。

 

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

 

 

这样的比较何时是个尽头呢?

自我价值感是心灵状态的万源之本。

一切因自我价值感低而开始。

一切因自我价值感高而终结。

 

自我价值感高是种怎样的体验?

那一天,你相信,你只因为你自己,没有任何条件,无关你的身材、容貌、财富、学识,你的存在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美丽。 

 

最后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大家一些小的行动建议

1.任何时候,停止自责

2.试着把每次自责变成鼓励

3.每天肯定自己一件事

4.每次看到自己/孩子/伴侣一个缺点,就找到一个优点

5.因为比较而焦虑时,探索你在焦虑背后,最害怕的是什么,开始内观觉察。

 

最后祝大家,属冬瓜的,越来越圆。属西瓜的,越来越甜。

在那个不需要比较的世界里,自由生长,各自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